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为了疫情中的上海老人,这群年轻人在行动
2022-04-17 08:22:33 来源: 显微故事

疫情袭击上海,最让人担心的,恰恰是最沉默无声的一群人。

上海,目前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60岁以上老人约有533万,占总人口36.1%。数量庞大的老人中,44%是空巢老人。

这群孤独的老人,也成了疫情阴影下最脆弱的那一部分。

2022年3月底,因奥密克戎变异株肆虐,上海宣布全市逐步展开封控。

城市按下暂停键,老人的窘迫与无助却更加凸显——如何帮助不会使用互联网订菜、买药、寻医的他们,获得必需的物资与帮助,成为横亘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不愿坐视,许多年轻人选择站了出来,成为老人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器——有的加入志愿者组织,带着七八十岁的独居老人下楼做核酸,或是深夜把药品送到老人门前;有的自发为小区团购物资,并一步步教老人学用手机买鸡蛋和蔬菜。

在此之前,钢筋水泥的建筑里,他们或许只是互不相识的邻里。

文 | 蔡玉

编辑 | 常新

01

老人说“谢谢你,我学会了,不用再教了”

我很开心

之庭 重庆人 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志愿者

我是党员,也是仙霞新村街道的社区志愿者,这个街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29000名,我所在的楼栋,独居老人更是占了近六七成。

大规模核酸检测前一天,居委会征集小区的青壮劳动力当志愿者。毕竟申领核酸码,对老人来说操作起来有点复杂,需要手把手地教,还有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

我是这一楼栋的“楼帮帮”,首先要逐门逐户和居民沟通,先把核酸码给申请了,检测当天再把10多个七八十岁的独居老人带领下楼,一块做核酸。

第一次上门去沟通时,疫情还不像现在这样泛滥,很多老人不理解,也带着情绪。

有的总质问我:为什么要封小区,为什么要强制隔离,还抱怨申领核酸码很麻烦;有的老人一开始也不给我开门,说她不要做核酸,不想被隔离。

但没办法,还是得一家一家地敲门。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会安慰我,和我们一起上楼给老人做工作。

慢慢的,老人对核酸检测越来越接受了。那段时间,我就逐门逐户地,教他们用手机申领核酸二维码,截图后保存,叮嘱老人第二天到现场直接打开图片使用。每个老人大概需要5分钟。

也有的老人,有操作手机的能力,想自己来,我就把公司发的核酸检测服务使用指南转到群里。

有时下楼做核酸,阿姨们碰到我就说,这个操作指引很清楚,不用麻烦我再教了,我就很开心。

后来,随着疫情的蔓延升级,我们工作的重点,就转移到保障物资的配送上。

我们社区有1千多人,目前社区管理的合作模式是,居委会——楼块长——楼帮帮。居委会把物资从小区门口运到楼下,楼块长负责统筹,再由楼帮帮们搬运上楼,分给每家每户。

大家很有爱,社区里的团长们,不仅会开采购食物的团,还会主动帮我们志愿者团购防护服,号召大家一起众筹。

相比过去,见面其实更少了,但社区里的每个人,却变得更近了。有的会把体温计挂门口,给有需要的邻居使用。需要啥药品,群里说一声,也总会有回应。

我最近缺油,也团购不到,在群里说了一声,之前不给我开门的阿姨,第一个站出来说她有。

现在大家都知道,哪门哪户住的是小伙子小姑娘是谁,都叫得出来名字的。

02

老人晕倒了,所有邻居一起打120

那一刻,我很难过,也感动

晓佳 上海人 长宁区新华街道居民

因为家有5口人,每天都要数一数还剩下几个土豆。我感觉可能短期不会解封,囤的菜只够吃4天。

在3月27日,我在小区业主群里发起第一个团购,团的是蔬菜水果,需要100份起团,当时群里没有太多人回应,大家还在讨论团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天之后,可能是外区的一些情况,让大家开始紧张起来,很多邻居开始提出希望能有团购,我找了一个只要30份起团的保供企业,组成了团购。

上海是个老龄化非常高的城市,我们小区亦然。很多老人不和子女住,对于团购这种新鲜事物,他们看得一知半解,

一旦开始做团购接龙,屏幕里飞速滚动的信息,老人根本看不过来,他们的询问也很快被其他消息淹没。

好几次在团购结束后,来询问是否还能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几个团长就会在开团前先询问群里的老人,“团鸡蛋了,你需要吗?”,“阿姨,菜还够吗?要不要补充一点?”。

有的老人不太会用手机,不会改群名片,更不知道什么叫群接龙、怎么填网络表格。

我之前做过支付宝发起的“蓝马甲”行动志愿者,对教老人用智能手机更熟悉一些,就拉上一些小伙伴,开始帮老人团购物资。

群里有人问,我们就私信教他们,一张张截图发过去,一个个步骤去引导。有些比较复杂,就直接帮他们搞定。

慢慢地,老人和我们熟络起来,手机使得越来越溜。有个老奶奶,群里的团购都参加,表情包也用得很好了。

小区有4幢楼,差不多2千户,团长有25个左右,群里的互助氛围,越来越浓了。

有个居民囤了20桶84消毒液,每2层放了一桶,无偿给大家使用,群里还有医生告知大家混合比例。

我们问居委会要了一份独居高龄老人的名单,在群里自发组成了助老志愿者团队,每两三天敲一次门,关心情况。

老人用药的需求很多,会有志愿者专门收集,统一去配药。遇到急需用药的情况,大家也会翻翻自己的药箱,看看有没有同款药品可以让对方救救急的。每家人门口都会放一个袋子,方便无接触置换物资。

我们的邻居有英国人也有韩国人,邻居女孩的电脑坏了,他们也会主动来解答。

还有些事,让我很揪心,也感动。4月12号,大家排队做核酸的时候,一个90岁的老人在家晕倒了,120打不进去,现场的邻居都很着急,纷纷拿出手机,一起帮忙打120。

打了好久,终于打通了,医生、居委也及时上门查看情况。

后面大家也在群里关心老人的情况,还好,老人没事。

做志愿者也好,做团长也好,都是大家互相帮一帮,把难的日子过去了就行。我只是希望,这样的困难赶紧过去。

儿子今年4岁,也越来越懂事了。一开始非常恐惧做核酸,会咬住伸进嘴巴的棉签,现在会默默给自己打气:口罩往下拉,嘴巴要张开,啊,好了,“医生你觉得我棒吗?“

现在鸡蛋还是很稀缺,我们5口人的早餐就煮一个蛋,给儿子吃。原来的饭渣吃饭也有进步了,知道了要珍惜粮食,有一次晚饭,他突然问我,这就是粒粒皆辛苦吗?

听儿子这么说,虽然日子很难,也有点欣慰。

03

想起去世的外公外婆

我决定做团长,帮老人买鸡蛋

古美 上海人 闵行区古美街道居民

决定当团长的那天,是在社区群里有一位小姑娘,说在帮邻居大爷抢鸡蛋,怎么也抢不到。老人的老伴在医院,孩子在浦东,一个人住。

这一天是4月3号,清明节,如果没有疫情,我本来是打算去祭奠家人的。我想,如果外公外婆还在世,一定也会希望有人帮帮他们。

我开始四处去找,运气很好,联系到一个渠道,想起要鸡蛋的人应该很多,便有了发起团购的想法。

当时小区内还没有团长配送过,我赶紧向别的小区学习,如何向居委会报备、消杀、配送,再到售后。第一次的团购特别顺利,小区也热情高涨。

鸡蛋是志愿者送上去的,跟我说谢谢太好了,爷爷终于吃上鸡蛋了。

虽然很快假期结束要上班了,但我决定继续做下去,还拉了二团长以及居委进来,保证团购后的服务,鸡蛋从100盒到3、4百盒,团购群也400多人了,团购品类也从鸡蛋发展到面包等其它必需品。

小区一直有确诊,其实遇到挺多困难的,挺多次也都放弃,但看到老人和那么多需求,就想还得接着干。并且我发现勇气和爱是可以传递的,越来越多的居民,跟居委备案后,自发成团,互帮互助。

我所在的支付宝,就是家上海公司,疫情期间有许多同事也出来了,做团长,做志愿者,想着能做一点是一点。

公司也一直在努力提供保障,行政同学还给上海地区团队的主管发了邮件,让他们理解支持志愿者工作。

有个男同事姚悦,社区1200人,一半以上是老人,疫情开始,居委会就有人感染,导致物资发放很难正常发放。

他就报了名去做志愿者。上千户的小区,几十个志愿者,男生的数量就更少了,很多物资总是凌晨一两点才到,他就一直配送到深夜。

辛苦是辛苦,但他觉得还得干,物资里有很多是药品,对老人是救命用的。

遇见的很多老人,也给了他继续的理由。有一天晚上九点,社区里还在排队做核酸,其中有一对家庭,是70多岁的女儿和90多岁的母亲。

队伍很长,但她们没有什么怨言,安静地排队,安静地配合做核酸,却会在检测结束后,走过来跟他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其实并不辛苦,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少。我有个同事丹陛在浦东潍坊街道,大概1千多户,只有两个居委工作者,每天都看到他们忙到深夜运送物资,早晨出门核酸,又能见到他们。

还有医务工作者。他记得有一天,从清晨6点到晚上8点,8名江苏赶来的医护工作者,1名上海本地的医生,15名志愿者,一起为小区做核酸检测。

天气很热,大家在防护服里都很难受。但无论是他们,还是小区居民,隔着面罩,还是会点点头致意,或是轻声说一句谢谢。那一刻,他相信上海还是会好起来的。

进入【显微故事】,关注发生在任何行业一线的故事

责任编辑:zN_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