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人围观庞宽的“新裤衩”
2022-04-30 06:23:22 来源: 印客美学

4月25日,新裤子乐队成员庞宽发起了一项行为艺术《拜拜迪斯科》。

他要进行为期14天的现场艺术展示+网络直播,在六平米的高台上上演“隔离真人秀”。

300万人好奇庞宽怎么上厕所,这一词条甚至还曾冲上了热搜第一。

这极大的满足了大众的窥私欲。

行为艺术到底要怎么理解?谁的行为才有资格成为艺术?

01

行为艺术的门槛在何处?

这场展览是庞宽在4月20号决定的,三天后他没有和乐队成员商量,走进了一座80年代的画廊,开始了长达14天的艺术创作。

一个2.5米×2.5米(6.25平方米),高1.2米的台子上,有一箱速食饭、一箱酒、一箱衣服、一箱零食、一本书、一本杂志、一部手机、纸笔、一卷卫生纸、一个椅子和一个马桶。

这就是他“隔离”的家。

对于庞宽的这场行为艺术,有人只是单纯的围观,觉得搞笑。

有人表示尊重和欣赏,觉得这位音乐人非常的酷,这场行为艺术很有想法。

也有网友直接在直播间里当起了“妈”,关心怎么洗澡,怎么换内裤,还让庞宽起来运动运动。

还有人称赞庞宽的行为艺术“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无论是“14天”还是“方台”都充满了象征意味,认为庞宽的这次行为艺术意味深长。

当然,还有人对此表示嘲讽和质疑。

他们认为这就是一场作秀,是为了获取热度而哗众取宠。

还有人觉得这种行为艺术对现实生活并没有改善作用,不如多捐点钱来得实际。

其实这次庞宽的行为能受到关注,还是因为有公众人物自带的流量加持,且他的做法打破了最近艺术的平静,引发了热议。

我们所关注到的行为艺术,也大多都是由艺术家、名人或者美院学生进行的。

那么,普通人会做行为艺术吗?

答案是:也可能有,只是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或者是被大众当作“精神病”给忽略了。

那到底什么才叫行为艺术?名人做的就是行为艺术吗?

02

真正的行为艺术是啥样?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区分一个做法是“行为”还是“行为艺术”?

小印觉得,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它给别人带来的意义。

人的日常行为并不是都要具有意义的,但作为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必须要具有意义。

没有意义的行为,即使是由艺术家创作的,也只是打着艺术的旗号哗众取宠罢了。

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行为艺术呢?

行为艺术就是艺术家以人体为主要媒介,有一定时间长度,是一个有预期目的、有观念诉求的艺术作品创作形式。

在所有艺术形式中,行为艺术被称为最具争议性,最难懂的艺术。

许多杰出的行为艺术家将耐力作为艺术实践的一部分,他们在表演中加入虐待甚至酷刑的成分。

观看行为艺术的观众通常不会有十分愉悦的体验,更多的是感受到挑战、震惊、批判以及自我怀疑。

我们没法给真正好的行为艺术做出明确的、框架式的定义。

但可以确定的是,行为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且没有脱离行为艺术本意的作品。

比如谢德庆的《囚笼》《打卡》《户外》《绳子》《不做艺术》。

从1978年到1986年,每一个作品都成了经典之作。

谢德庆和琳达,《绳子》 1982

尤其是第一个作品《笼子》,他将自己关在笼子里一年,这期间不与人交流,不能看书更别说玩手机听音乐,在狭小空荡的笼子里他每天能做的事就是在墙壁上刻画一条线,来记录一天的流逝。

一年后当他走出笼子时,面色苍白,怎么努力都说不出话,只能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

谢德庆《笼子》1979

第二个作品《打卡》是在一年内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拍一张照,也就是一天拍24张照片,一整年没有睡过一次完整的觉。

谢德庆《打卡》1980

这些“自虐”行为听起来就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不止是谢德庆的意志力超人,他对于艺术的坚持和通过身体力行所表达的观念是前所未有的。

在中国最经典的行为艺术,是一群来自北京东村的艺术家共同创作的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植根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中国古训。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1995

这张照片当时引来了不小的轰动。

“它把人与人,人和自然以及男女两性,重新置于关爱和怜悯的维度上来探讨本源性的存在关系,给出了身体艺术前所未有的中国经验。”

艺术家张洹1998年《为鱼塘增高水位》的行为艺术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受到高度关注,他的行为艺术创作中让人不安的因素,也曾遭受过无数的恶评。

张洹《为鱼塘增高水位》1998

张洹的行为艺术主要是通过行为表演表达自我内心的骚动,同时展现社会现象。

比如1994年艺术家创作的《十二平方米》,描绘的是艺术家在身上涂满蜂蜜和鱼油,坐在肮脏的公厕里,让蜂拥而至的苍蝇围在他身上长达一个小时。

这并不是他自己找罪受,而是想要映射北京艺术东村及其他地区的生活环境,并表现人的顽强生命力。

张洹《十二平方米》1994

但也正因为如此,行为艺术会陷进怪圈:为了表现自己作品的独创性,“艺术家”们开始在作品中加入血腥、暴力、色情等场面,甚至还有人用虐杀动物来展现“行为艺术”。

比如之前在《人与动物》展览中,一位行为艺术家将一头水牛开膛破肚,然后自己钻进牛肚子里,让人把牛肚子缝合起来,过后创作者手持尖刀,破肚而出,再撒下漫天的花瓣。

这种行为以“艺术”的名义表演暴力血腥画面,为的是获得更多关注,实际上带给大众的只有排斥和恶心。

它只能表现出创作者的自虐、与社会隔绝和极度渴望关注的心态,不是真正的艺术。

除此之外,当下的“行为艺术”还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

打着艺术的旗号进行表演,套用照搬,浮于表面的“创作”屡见不鲜。

“艺术家”借助社会事件来营销自己,但当事件过去、新闻效应不在,这类作品又该何去何从呢?

​03

行为艺术怎么玩才能破壁?

行为艺术进入中国也有些日子了,但放眼望去,如今的行为艺术处境仍不乐观。

到底怎样才能实现行为艺术的破圈?

关键就是让大众理解它的意义:这个作品有何意义,想要表达什么,能否让“我”感同身受。

一个好的行为艺术应该是以艺术家为主体,有计划的做出的,而不应是突发奇想、异想天开。

它是观念艺术的一种表达,表达的内涵要与大众生活挂钩,打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表现的方式也要直戳观众心理,可以晦涩一些,但一定要让观众“能懂”。

就像庞宽的这场展览,持反对意见的人基本都是认为该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就是表演日常的生活。

还有一些看起来非常“随便”的行为艺术,比如艺术家韩冰遛白菜、遛苹果,这种让人觉得“我来我也行”的形式,会让大众对现代行为艺术感到排斥和轻蔑。

一个行为能否成为真正的行为艺术,并不在于它受到多少人的关注或采用怎样标新立异的形式。

而是在于它能否带给观众带来思考、感悟和启迪,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情感产生共鸣。

如果艺术家想表达的精神内核是对社会现象、人生哲学等的思考,那么他就比较容易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更容易让观众感知。

但如果他的精神内核是倾向于通过一些行为去博取眼球、获得利益,那么作品呈现的方式也就会更加奇怪,带着哗众取宠的意味。

当然,艺术家行为的真实目的只有本人才能知道,观众也只能通过其表达形式进行判断。

另外,要想实现行为艺术的“破圈”,需要采用不同的形式,不能一味的走极端。

艺术家可以将行为艺术与音乐、戏剧、舞蹈、电视、电影、媒体等其他类型的艺术结合在一起,来增加行为的感染力和传播度。

这也会使得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隔阂越来越窄。

伊夫·克莱因1961年《自由坠落》

最重要的还有走出模仿区,有创新度。

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观念。

在现在国内的一些艺术表达上,我们总是能看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子,对于本土文化的运用则寥寥无几。

忽略本土的文化情感,一味地缺模仿甚至是照搬西方艺术,这样抄来的东西没有意义。

最后,国内的行为艺术者想要真的获得艺术界和大众的认可,就必须认真的进行一番反省,仔细考虑艺术作为人类时代精神的审美理想代表,究竟有着怎样的使命。

你对于国内行为艺术的发展或者庞宽的这次行为艺术有什么看法呢?快来评论区和小印一起讨论吧!

责任编辑:zN_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