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要闻:钝俚:锂资源疯涨是资本对新能源产业的绞杀
2022-07-23 08:48:35 来源: 抚今追昔

一般意义上,资本和金融是实体的工具,是实现价值的载体。但很早以来,资本已经脱离了实体、特别是某一固定领域或某一固定行业的约束,奔向了所有可以被其介入的实体,并如水蛭一般:不仅寄生于此,也可放肆于此,更能抛弃于此。故所有实体企业的终极目标,不是在制造业消费端证明价值,而是在资本那里。


(资料图片)

一个很明显的现实是,当前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不多。作为锂电新能源,其研发水平、生产技术、市场拓展、应用场景全面铺开,已经成为了当下唯一纯增量市场的实体制造业增长极。除去单纯当前的商品消费因素外,中国俨然已经初步实现成为包括动力汽车在内的全球新型动力系统的发起者、领跑者、规则制定者——正因为如此,面对的质疑、围堵乃至于绞杀都不可避免,且必须做出张弛有度、互利共赢的正面回应。

锂电新能源行业以碳酸锂作为计价基准。近一年半来,其市场价格由4万元/吨飙升至50万元/吨,车企好日子已然不在,即便是看起来风光无比的行业技术集成者、市场引领者的电池生产厂商,也不得不从锂矿源头做起——比亚迪、宁德时代,乃至于特斯拉、无不迫于此压力,将更多财力、精力、人力放在资源获取上。

毋庸置疑,锂价过高,已经成为了制约行业良性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发展“主力”变成发展“阻力”的时候,一方面,必将会刺激诸如钠电池之类的替代材料研发,促使其市场推广步伐加快进行;另一方面,当资源成为寡头时,最大得益并不是国家财政收入或本国矿山企业,反而是澳大利亚、南美等国外大型托拉斯企业。

作为民用消费单体最大产品的汽车,传统领域一直以来就是车企主导,沉淀多年的所谓世界名车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反观锂电新能源汽车,主导权在电池生产商,不在车企——即便如特斯拉,对外号称三电管控才是核心;但很残忍,作为工业市场商品的组成,电池才是成本的要害——电池与车企迟早会面临选择:电池企业造车、车企制造电池。

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这么感受明显,只是因为作为普通消费者能够感受到的密切相关家庭用品。而更为宏大的新型动力系统构建、更为广泛的储能应用场景全方位拓展,全新的能源供应、传输、运用模式,才是面向未来竞争的国家发展新赛道中,足以安邦定国的坚固基石。

当根本不能待代表科技研发运用水平的资源端成为最大行业食利者,处于核心技术端的高科技环节便成为了摆设。这对于技术进步推动人类文明提升的终极意义来讲,反讽意味特别浓烈。更不用说,国家博弈、全新赛道、市场消费等交织一起,最终卡脖子的是谁,最大获利者又是谁?!

硝烟四起,时不我待!疯狂的锂、暴涨的镍——或许还会有更多元素周期表上的东西——资本决定市场、金融决定实业、工具决定本体成为公共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大病灶。立足本土资源开发才是长久之计,国际形势本身不是越来越开放包容,而是越来越严峻对立,自我卡脖子的事干不得,引狼入室或者拱手相让的事更干不得,锂绝对不能成为第二个铁

无数教训告诉我们,“自我掘墓”不仅存在国家民族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更是如此:数码相机之于柯达、单反相机之于手机……技术革新引领市场,才是真正的革命更迭。 故而,单纯相信所谓完全市场自我调节,其实就是为富不仁破底线、资本大鳄割韭菜,资本的短期暴利极致诱惑之下会变本加厉魔爪频出。

国家队出手不仅仅是缓解资源短期供给或者国有资本直接插手抬高资源价格,当下更应该强化市场之外的国家调控、打击这两手,而且两手都要硬。

国家力量的最大作用是兜底,方法上就在于两手准备:扶持产业发展、打击囤积居奇。与此同时,从国家博弈的战略层面上讲,首先做好战略物资储备和经济运行托底;第二是必须坚决打击恶意炒作那些战略必备、工业必须、经济必用的各类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的非市场竞争行为,比如稀土、稀有金属。

钝俚记于2022年7月21日

责任编辑:zN_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