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球聚焦:小五台山,三只蜗牛在深夜召开神秘会议……
2022-08-10 19:38:01 来源: 猫盟CFCA

细想来,我已经好几年没在小五台爬山了。这次我带着小蚊子和她妈妈再次来到了这座熟悉的山。

要不是十年前在小五台摔断腿,恐怕我都还不会下决心投身保护。而小五台也是第一个在山西以外我们拍到豹子的地方,因此我对小五台总是有种特殊的情感。


(资料图)

夏天满目苍翠的小五台山 ©大猫

不过这次来是协助蚊子来完成她的一个实验:在华北山地不同地区测试狍子对豹的反应。当然这个实验还在进行中,这个故事以后让蚊子自己来讲比较好。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些事儿。

01

现在媒体报道的一些风格我很不喜欢:动辄就说生态向好。

这儿出现几个天鹅是生态向好,那儿一只野猪进了城也是生态向好,总之不管出现什么动物都能得出一个结论:随着保护工作的积累和加强,生态越来越好。

事实果真如此吗?

冬季,小天鹅在小五台湿地中的水面上游弋 © 大猫

当然很多地方的生态确实是在恢复,有些地区的某些动物数量也确实在增加。但也有很多地方的动物实际上是变少了。

就拿我家来说,2004年我搬来的时候,夏天晚上总能听到大杜鹃或四声杜鹃的叫声,偶尔还有纵纹腹小鸮在叫,如今啥都没了。

我家在通州,城市化非常典型的地方。我家如此,其实整个北京也一样。

这里面存在一个陷阱:小尺度的快速变化很容易被看见,而大尺度的持续变化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去和20年前对比,可能我也会觉得这两年小区里鸟变多了蛮好的。

从这只石鸡的角度向前望去,大片的农田曾经也是天然的荒原湿地 © 大猫

北京是个地形多样的城市,有山有河有平原,因此我常说北京能看到不同的动物群落。比如山里有野猪狍子斑羚山噪鹛星鸦等,平原湿地有刺猬黄鼠狼雁鸭鹭鸥。

而且随着北京观鸟或自然观察者的增多,很多物种记录也随之增加,因此大家觉得北京生态好像还挺好的。

为啥说小五台要说北京呢?因为小五台山就紧挨着北京,与北京门头沟的百花山、东灵山、黄草梁等知名景点同属北太行,因此我想把小五台和北京做个对比。

我希望大家能明白,即便是近在咫尺的小五台,它呈现出来的生态景观和北京也大不相同。

秋季的小五台山,层林尽染 © 大猫

02

先从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鸟开始吧。

早在2013年我们开始在小五台山做调查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不少鸟在小五台更常见,而在北京则相对罕见。

比如长尾山椒鸟,过去我总觉得这是一种在南方常见,但在北京总是偶尔才能看见的鸟。然而有一天早上我起床从山口的休息站走出门,忽然看到一大群雌性长尾山椒鸟从眼前飞过,数量估计有四五十只。

眼看着这群黄色的精灵从深绿色的森林上空掠过,惊得我目瞪口呆。可惜当时手里根本没有相机,也无从记录下来。

长尾山椒鸟 © 大好

此后便发现,其实很多北京的“好鸟”在小五台山都比较菜。金雕、红翅悬壁雀等如此,但凡进山总能看到;星鸦、松鸦则随处可见。

此后的几年里,但凡去小五台山,有空观鸟时便总有收获。

冬季的时候在山里褐马鸡总能邂逅且不说,小五台山前有大片的洪积平原,上面布满碎石,不易耕种,因此很多地就那么荒着,一些杂草和灌丛生长其间,为不少鸟类提供了栖身之地。

我们曾在这里看到数量众多的白腰朱顶雀、普通朱雀、红眉朱雀和云雀百灵。

金雕在山间盘旋 © 大猫

松鸦站在发了新芽的树枝上 © 大猫

红眉朱雀在一片和它的颜色很搭的花丛中 © 大猫

就在前几天,我们在小五台爬山时,我发现身边有不少蓝眉林鸲蹦蹦跳跳或者婉转鸣唱,显然其中不少是今年的雏鸟。

我此前从未在北京看到有这么多蓝眉林鸲在高海拔地带繁殖。林间还有另一种悠扬的鸟鸣声,总觉得在北京极少听到,但在这里似乎一会儿就会有一只。

下山后发现大好也录了一段,回来后查证,确认是乌嘴柳莺,这东西在北京很罕见,但在小五台却似乎并不算少。

2017年大好跟我们一起来过此地后也觉得,诸如白腹短翅鸲、锈胸蓝姬鹟、粉红胸鹨、牛头伯劳等鸟类,在小五台山林里密度颇高,花点时间便能看到。

牛头伯劳 © 大好

胖嘟嘟的褐头山雀挂在满是松果的树枝间 © 大猫

小五台山下有个山水汇流后冲刷而成的湿地,过去就关注我们的人想必还记得在2016-18年我们曾经关注过这个被叫做“羊圈湿地”的地方。

这片湿地面积也不大,当时大约1.5km²左右,听说现在由于水流量小了因而面积更小了。

但就在这里,夏季有着无数的黑翅长脚鹬繁殖,蓝翡翠、纵纹腹小鸮、雕鸮稳定地居住在河滩边的土崖壁上,成群的黑鹳则在浅水里觅食,白顶䳭等也颇为常见,而在北京难得一见的大麻鳽、栗苇鳽、紫背苇鳽等在这里可谓来了包看——数量众多,随处可见。

黑翅长脚鹬在湿地中展翅 © 大猫

纵纹腹小鸮蹲在土崖壁上 © 大猫

求偶的黑鹳正在翩翩起舞 © 大猫

大麻鳽 © 大猫

紫背苇鳽 © 大猫

栗苇鳽 © 大好

事实上小五台的鸟种未必比相邻的东灵山、百花山更丰富,但这里的鸟数量却更多。究其原因,还是小五台的森林比北京保存得更加完整,林龄更长,而山下的洪积平原和湿地也更加原始——这种更加天然的景观显然为鸟类所钟爱。

相比之下,北京的森林过于破碎和年轻,而山脚下早已不见大片的荒滩和原始的湿地,它们早已在北京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消失了。

山前洪积平原,是众多鸟类的家园 ©大猫

03

前几天当我们开车在小五台山涧口沟里的时候,大好看到一个小动物从侧面跑了过去。几秒后我们又发现它从车前面横穿而过,我看清了这是一只香鼬。

我们都为这个记录而高兴。因为我们这几年才刚刚确认了香鼬在北京东灵山、海坨山一带的分布,并且一直猜测小五台也会有,没想到这次一来就证实了。

海坨山,红外相机拍到的香鼬(北京的“香大仙”可戳:原以为是普通的北京黄大仙,谁知道你居然这么香?)

在这里我并不想去说小五台山的狍子、斑羚和野猪有多少,我们也确实很难知道它们的准确数量。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另外两种不起眼的小动物:跳鼠和黄鼠。

这两位都是属于内蒙干旱区的动物,我们在那片湿地边上的荒地里能找到它们。

起初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我们看清楚了一只黄鼠在土墙边的草地上虔诚地看着天。晚上我们也用手电照到了蹦来跳去的跳鼠,并且我看得很清楚:它长了一对像兔子一般的长耳朵,显然这是一只五趾跳鼠。

长了一对兔子耳朵的五趾跳鼠在夜里出现 © 大猫

这两个物种本身并没什么稀奇,如果去内蒙古,能够在草原上看到不少。但是在北京边上的山区能看到,还是很有意思的现象:过去北京也有类似生境的时候,想必这些小动物的数量也不少。

我一直猜测,北京野鸭湖边上的康西草原就曾经分布有黄鼠和跳鼠,只是如今那里早已被改成跑马场,本来就不大的荒地恐怕是容不下这些原生的小动物了。

达乌尔黄鼠在小五台湿地的草丛里迎来朝阳 © 大猫 

04

我的重点就是:其实我们今天看到的自然景观,可能和过去大相径庭。

北京的平原地带如今种了太多的树。我不明白种树是怎么和优化环境划等号的,事实上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丧失了大片的荒滩、湿地、农田,而这些地方原本有很多的鸟和兽,如今它们都已经消失不见,被适应了人造林的灰(喜鹊)喜(鹊)麻(雀)斑(鸠)白(头鹎)等取代。

我们看到的景观虽然绿了不少,但多样性却下降了许多。有些东西没有了,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

北京已经提出了“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乔则乔”的绿化原则,这是个好消息,即便不知道离落实还有多远。

金莲山盛开在小五台山间,这片山林看起来如此健康而美好 © 大猫

人工干预自然是一件人类已经摸索了数万年的事儿,如何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又保证自然本身的构成和面貌,这是个至今无解的题目。

我们似乎满足于“彻底改变了地球的模样,但还保留着一点点原始的样子”这种现状,在谈及保护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将其放在“先保证发展”之后的位置。

而这种态度使得我们绝大多数人很难发自内心地去了解自然的本质——当环保也变成一个个项目,去保持自然原本的规律就变得费力且容易变味。

毕竟,去计算需要种多少树、浇多少水、打多少药、除多少草都是一些可以转化成经济指标的事情。但做这些事情我们最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所以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没事就来小五台转转,好让我记得华北山地、平原、湿地原本该有的样子。

华北典型的山前平原和农田 © 大猫

蒙古兔在草地上狂奔 © 大猫

花鼠扒在土壳上探头探脑 © 大猫

虎斑颈槽蛇在水草丛中穿行 © 大猫

吃饱的华北蝮躲在石头缝里 © 大猫

中国林蛙耍杂技般地蹲在一片草叶子上 © 大猫

罕见的黄缘蛱蝶在即将凋落的花儿前停留 © 大猫

几只蟌在禾草叶子上排队,其中一只队形乱了 © 大猫

花朵成了螳瘤蝽的坐骑 © 大猫

三只蜗牛在深夜紧急召开神秘会议 © 大猫

责任编辑:zN_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