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球热门:《明日战记》票房扑街,对古天乐与香港电影影响有多大?
2022-08-23 15:41:50 来源: segelas

《明日战记》票房扑街,对古天乐与香港电影影响有多大?

只是随便问问,大家莫要瞎联系哈~~

简单地谈几句个人的看法。


(资料图)

排除宣发方面的争议,仅就影片而言,《明日战记》更接近于个体失败,或更准确地说,“操作失误”。它与创作者有关,而与整体香港电影的创作水平并无太大关联。

《明日战记》的问题,不在于完全的“抛弃文本”与“动作场面堆砌“,而是正相反:它试图在表面主体的动作戏之中,埋入文本为主的内在核心,强化人物的情感。而以它的时间长度来说,这必然失败。一部90分钟的电影,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而导致如此思路的,或许是港影创作中的“传统惯性”。

它的开头,便是有些凌乱的,似乎预示着整体时间资源的不充裕。作为背景交代,人类毁灭了自然,并得到了自然破坏的结果,大气污染。用天幕代表了消极回避态度的人类,遮蔽了结果。由此得到的“自然地球的被破坏”,构成古天乐对女儿“带回往昔地球”愿望实现的亲情能动力推手,带来了他的亲情表现形式。

并且,张家辉的人物表现度,是本片缺陷的典型象征。他的态度构成了其人在电影里的“概念化意义“,而以成片而言,意义代表性完全压过了作为人物的动机合理性,完全没有具体展开的交代环节,甚至仅就“阴谋”本身而言,都变成了当众捣乱、拿所有人当瞎子的“硬干”。

在剧情交代里,潘多拉摧毁天幕,迫使人类无法回避,而是必须直面它这个”自然界的植物“。就像它所代表的”魔盒“含义一样,是人类打开后便无法知晓结局好坏的存在。但是,在电影的设定中,它已经破坏了天幕,因此人类必须去”打开“它。而计划B中放弃部分人口的惨状,是天幕之后的“第二层被动行为”,好于天幕的“完全回避问题”,但也轻易地放弃了“事在人为”的能动努力。古天乐等人需要以能动性争取的,便是突破这两层“被动”之力,实现其上的计划a。这正是电影开头的陈词“结局如何,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表述-----它强调了人类“努力”的主观能动性作用,首先是在面对大自然时选择不回避地主动迎接,随后是在迎接的选择中付出人力,争取到好的计划A结果。

一如很多港片所做的那样,给予人物能动性以推动力的,依然是亲情与友情。“一切转进柔情”的倾向,就像某篇文章对比两版《无间道》时所说的那样:对于黄sir的坠楼,不同于刘伟强给出的黑白闪回慢镜头,更没有《再见了警察》的吟唱,马丁斯科塞斯呈现的,只有溅在迪卡普里奥脸上的鲜血。

《明日战记》里,古天乐对女儿“还她一个绿色地球”的愿望实现,让他为任务付出一切,而古天乐与刘青云、姜皓文之间的兄弟情,则让后两者从非一线、非现役的岗位上离开去救援,万国鹏和女通讯员之间的爱情,包括古天乐小队成员之间的友情互动,都为他们的努力提供了作用----为了拯救彼此,给对方更美好的未来。相反地,开头提出的”机器人执行计划“,导致失败,而后用人类执行,则是对于人类能动性的凸显。

但是,这样的设置,固然非常“港影”,但也带来了港影经常会出现的“格局高度”问题。常理上讲,末世科幻这样的题材,人物们拯救的应该是世界,是全人类文明。本片确实给出了这样的任务出发点,但在具体执行环节上,却几乎是“习惯性”地将重点放在了“兄弟爱人,亲朋之情”上,局限得有些过于个体了。即使是比本片更精熟很多的大导演吴宇森,在操作《碟中谍2》时,也有着类似的现象。

同样的“负面本土化”,还包括了剧情展开后的重点。比起与潘多拉的对抗,对张家辉的“办公室斗争”与“抓内鬼”,似乎成为了更重点的部分。在开头阶段,这其实是有征兆的事情----张家辉和刘嘉玲同时作为高层,同时给出了战斗员们不满意的方案,一个是保护天幕,一个是B计划,同时站在了战斗员的对立面。由此,电影试图给出一种”悬念“,让观众猜测二人的正反派属性。并且,这也符合电影的立意:这是人类如何面对自然惩罚的故事,因此更多的是人与自身选择的战斗,对张家辉的斗争,恰好可以将主角们与”回避型心态“的他形成对抗,将一切落到人与人的层面。

这当然非常”港影“,操作起来似乎也较为熟练,但它显然与影片在成片状态下的大部要素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在至少2/3的时间里,银幕都被各种各样的动作场面占据了。如此一来,文戏的存在感淡化,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内心的变化,基本没有任何的深化空间,只是在疲于奔命地”动作戏跑场子”。看看开头那个几乎是”一个逗号便大转折一次“的多层次背景介绍,便是如此。这不仅仅是人物与张家辉的交互环节,上述的所有关于“人类自身”的设计初衷,都被全盘破坏,毫无说服力。反过来,由于作为概念而出现的“抓内鬼”,观众也无法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动作场面上,无法将它当作一个单纯的“看特效爽片”。

在影片的第一场战斗段落中,这种现象就比较明显了。古天乐等人执行任务的过程,其实占比最高的不是表面的动作部分,反而是“文戏”。整个前半部分都是以"人和人的对话“为主体推进,而作为动作场景的,则是”机舱内“与”医院里“,固然有与潘多拉的对抗,但也只是”向着枝蔓花朵开枪,搏斗”这种呈现“某一局部”的小场面。

这个段落里突出的,首先是人物之间的情感力----在古天乐飞机遇险的时候,镜头屡屡切到了刘青云的脸上,让他先从故作镇定的”大局指挥者“身份,逐步加剧内心动摇,最后在担心朋友的情况下自己出击,抛弃了指挥官身份;而飞机坠毁后,场景转移到医院,但核心依然不变,用诸如”古天乐看到戳伤战友的铁钉“等细节,聚焦于古天乐对受伤战友的关怀,以及万国鹏对此前给自己开玩笑舒缓压力的战友的担忧;而古天乐苏醒前闪回中的父女相处瞬间,则进一步加深了亲情对他奋战的推动作用。第二点,则是人物各自承载意义之下的行为表现。在画面切到基地的时候,张家辉先是冷着脸旁观战况,与心急如焚的其他人完全不同,而后则给机器人输入命令,阻挠任务进行,让他不支持”直面自然恶果“而是“遮蔽自然天灾”的”回避保守“型心态表露无疑。机器人在他指令下的背刺,也反衬出了人类“有情感”的重要性。而刘嘉玲在A计划悬而未决情况下贸然开启B计划,也让她再一次站到了“人类能动性”,也是“结局如何我们自己决定”之宣言的对立面上。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效果。它显然是以“人物”出发的,这让动作场面有所收敛,经常性地让位于角色交流、内心展示,而自身反倒不是内在的核心内容。因此,它并没有真正呈现出足够大的画幅,足够久的细化,去突出科幻类型的“未来感”,而是“打枪”与“肉搏”这样更偏向于传统动作类型的东西。然而,仿佛是为了故意强调自己的科幻属性,展示自己的预算都花到哪里,本片的表层却又几乎全是零碎的动作场面,以第一场为例----打打枪,刘青云开始焦虑,刘嘉玲开始没自信,张家辉开始搞事;下地面,似乎要呈现出更加全面的末世图景与怪物体貌,战友之间的相互救命却又开始了。他们一直在打,但也一直都打得零零碎碎。

打没打得够持续够完整,更谈不上“科幻”,观众被引导到了对人物的关注上,而人物的内心世界、立场动机,却又完全是扁平的,毫不动人,谈不上说服力。以此而论,观众出现了“变成抓内鬼”的反馈,恰恰是跟上了电影的引导,而他们又没能得到这方面的良好体验。作为推动力的情感薄如纸片,它推动着突破的“两重阻碍”刘嘉玲与张家辉,前者一触即溃宛若走流程,后者则是动机严重缺失。

可以说,本片想要用堆砌的动作场面来强化科幻属性,又以港影思路而注重人心情感,“大”与“细”都想兼顾。这绝非不可能,但以本片只有九十分钟的空间来说,却显然资源分配乏力。最终,它只能给出一个小场面局部为主的科幻架子,以及展开严重不足的虚弱人物----姜皓文对古天乐刘青云的友情,只能用一个“他们都没有台词交流”的瞬间闪回,而张家辉的“反叛”,则是在一众人眼皮底下的公然明牌作案。

在电影的第二场---也是最后一场----动作场面中,主创终于集中起了预算,制造了一些足够大的场面。人物开始脱离局促狭小的空间,来到广阔的外界,也动用了更大规模的热兵器,稍微有了一些“预算在燃烧”的感觉。然而,上述的种种问题,在影片既定基调的引导之下,在这里依然作数,严重地扯了这段高潮的观影体验,让它甚至无法达到本应具备的“普通级科幻动作”水平。由于本片缺少”前情铺垫“,导演只能用一些闪回这种理应作为”补充辅助“的方式,来表现人物之间的既往关系,情感抒发完全延展不开,在高潮段落的”内心高潮“程度映衬之下,显得非常突兀而单薄。

具体而言,首先,古天乐的动力”女儿“,在依然以闪回做交代的基础上,给了他一个”拯救小女孩“的桥段,将之作为女儿的投射,试图让父爱亲情的表达更加完整、具体一些,展现古天乐在逆境之下受到”给女儿一个更好地球的愿望“激发的转变。这当然是对一个主角的合理待遇,但古天乐和女儿的部分本身就停留在---甚至只有几个画面----的闪回里,在这里的“投射体”小女孩虽然更加实在,但也无法挽回本体的表现单薄,且自身其实也只有几个动作、几段对话而已。此外,万国鹏和女友在一开始的懦弱(害怕怪物)与逃避(对待任务消极),是为了最后基于”拯救彼此“之爱情的“奋发”的铺垫。然而,所谓的爱情,只停留在了电影开篇时二人的唯一一场互动,以及女友的一句“我男友在飞机上”。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古天乐、姜皓文、刘青云的兄弟情。它同样完全基于闪回,与古天乐父女有着同样的基础问题。对这样一个港影的标志性情感类型,导演试图营造出传统的变奏走向:先是兄弟之间的误会,而后误会开解,兄弟们联手对敌,攻无不克。类似的东西,在黄金时代的港片里屡见不鲜,近年来也有《扫毒》这样的代表----它与《明日战记》的相应桥段几乎一致,甚至连演员都没怎么变化。对于这种情感走向,港影似乎是有着一种“约定俗成”的感觉,到了这个剧情阶段,就必须给到这个情节。像《扫毒》,就已经是对此“极致夸张”的代表了:无论是三兄弟的和解,还是张家辉忠实于兄弟的砍手,还是砍手后的联手清图,还是最后的“合唱歌谣”,都显得或刻意,或过火。而比《扫毒》更缺乏“前文”与“细化”的《明日战记》,在情感的说服力上,无疑会更加薄弱。

于是,本片的一切就显得无法收拾了。在投入大量预算的理论动作高潮部分,导演却还要延续此前的内在表达,给出一些不够让人信服的情感表达,并让“情感”带来的积极能动力,与“直面自然问题”的主观选择结合起来。古天乐因为小女孩而站了起来,姜皓文与古天乐解除误会而奋战,万国鹏因为女友而崛起。而他们对敌的张家辉,派出了机器人,则让最终对决变成了“主观力驱动的人类与被动命令控制的机器人”的最终战斗。“毁灭自然”的核弹没有扔出,代表自然的绿意回归地球。

但是,从成片结果来看,它们的存在,只是打断了观众对动作场面的爽感体验连续性,并由于自身的突兀而让观众获得"莫名其妙“之类的“不合时宜”感受。

事实上,纯以动作场面进行人物塑造,同样可行,这需要动作与人物在“氛围”上的完美统一。《怒火攻心》的快节奏暗合着人物要崩掉的心跳,《极速追杀》的一板一眼对应着约翰威克作为杀手的冷酷、报仇雪恨的坚定。而本片里的动作场面,显然过于“中庸”求稳,并无太大风格可言。并且,它也不是前二者那样的“只聚焦一人”,而是多角色中心。这是一部很传统路子的电影,也就放大了资源分配不均后的种种文本缺陷。

当然,一方面,这也显然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而另一方面,似乎也是为了突出人物之间情感关系的需要-----如果人物处在持续激烈的战斗中,与基地的交流必然不够长度,节奏的激烈会带来观众对于情感把握的疏忽,也会让人物的关注点集中在敌人身上,而非对彼此的担忧。

在立意上强调人物,强调情感,强调叙事,但在资源分配上又偏重于截然相反的动作场面。这种拧巴直接导致了本片的两头不靠:动作场面里,穿插着粗糙不堪的文戏。此外,仅仅就动作场面呈现,本片也有着”负面本土化“的意味----似乎是有意在突出东方元素,本片有着太多的冷兵器决斗,而淡化了大场面,这让本片的人物更像是”披着战甲在演传统动作片“,科幻氛围严重不足。

它的一切文本,都仿佛依赖着与观众的”极度默契’:我给你一个概念,一个画面,你就能反应过来我是在说什么,并激活以往的港片记忆,从中汲取到相应的信息与感受。观众并非做不到,但这样并不好。

当然,我们终究可以为这一切找到”预算不足“的理由。由于预算不足,影片时长被缩短到90分钟,挤压了本应更丰满的文戏空间。由于预算不足,特效资金需要节省,便用更低成本的冷兵器动作戏代替了大场面,也让影片在高潮之前,让场景集中在黑暗狭小的机舱或室内,遮掩后景特效的粗糙。

这肯定不是《明日战记》独有的问题,或许口碑比它还差的《上海堡垒》也用了同样的方法。从开场的第一场战斗戏开始,在“显示科幻战争属性”一般地,展示了一段外星人和无人机空战后,绝大部分的画面就锁定在了地面和室内部分中。最常见到的战斗不是大规模空战,而是怪物突袭到室内后与我军陆战兵种的交锋。大规模战争场面相对很少,其中还包括了“上海大炮发射”这样节省预算的夜场戏。就连最后的决战,也要让鹿晗早早坠机而转入一大段室内部分。而更夸张的是,很多场景里,主创为了节省特效投入,甚至干脆用基地内全息投影来表现外星人对防护罩的攻击,特效预算之寒酸可见一斑。这个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使用流量后的预算压缩原因。

但是,这些是很好的理由,但绝不能抹除影片成品水准不足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说,它确实是港影风味的科幻片,但港影的创作惯性与科幻类型结合,带来的却是偏负面的效果。它造成了一种非常拧巴的互斥效果,就像是片尾曲《逆战》响起的瞬间------歌曲和片子,哪儿都不挨哪儿。

科幻片里的”人情“主核,并不是不可行,事实上以华语市场的科幻收容度,这其实是更能靠近观众认知的稳妥做法。《红海行动》同样是大量动作戏,文戏较少,但用细节生动地刻画了配角之间的关系。《流浪地球》则是将微观个体的人情上升到对整体之情的案例。从这个角度上说,《明日战记》更多地,事实上是主观上的能力不足,并没有做好自己理论范围以内的事情。

这与任何外部因素都无关。与它的预算无关,更与”香港电影“无关。而与古天乐个人有关的因素,也是他参与之下的创作力,而非“古天乐不容易”。

责任编辑:zN_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