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全球观察:传说中“没有脚的鸟”,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2022-08-30 15:46:20 来源: 科普中国

立秋已过,天气微微转凉。正当我们感叹天气的变化时,一种鸟悄无声息地踏上了自己的旅程,空荡荡的巢穴表明这群可爱的精灵已经在向非洲进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种“酷爱旅行”的鸟儿就是北京雨燕。每年的4月到7月,北京雨燕都会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在90天左右的时间里,产卵、孵化、育雏,并在天气转凉时前往非洲,等到来年春天再和大家相见。

北京雨燕在空中飞翔 (图片来源:globaltimes.cn)

01

几乎不落地的“飞行员”

说起北京雨燕,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谈到2008北京奥运会“福娃”之一的妮妮,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其实妮妮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Apus apus pekinensis)其实是雨燕(Apus apus)的一个亚种

1870年,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发现北京的雨燕在形态上和欧洲的雨燕有所不同,故而将其称为普通雨燕的北京亚种,也就是所谓的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 (图片来源:pbase.com)

北京城区是北京雨燕的主要分布和繁殖地,而远郊区县则相对较少。

因为雨燕属于攀禽,需要山体岩缝或者洞穴筑巢,而北京自明代迁都以来,兴建了大量的建筑,这些建筑中的梁、檩、椽形成了一个个的人造洞穴,相比于野外更加安全舒适,长久以来,雨燕就慢慢习惯了在北京城筑巢繁殖。

不论是欧洲的普通雨燕,还是北京雨燕,每年7月,它们都会离开栖息地,迁徙到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区域。虽然它们长途跋涉前往非洲旅行,但令人讶异的是,它们的脚可能从未踏足过非洲的土地。

它们在空中觅食、在空中交配、在空中获取筑巢材料,它们或许会降落在树枝或者房屋上,但不会真正降落在地面,因为它们的腿脚短小,翅膀又很长,一旦落在平地,就无法借助腿部力量再次起飞

如果没有得到救助,就几乎预示着死亡的命运,所以雨燕也被称作“没有脚的鸟”,其属名和种加词“apus”源于希腊语“apous”,意思就是“无脚”。不得不感叹一句,分类学家们起名的本事真是绝了。

雨燕的小jiojio (图片来源:merseysiderg.org.uk)

为了搞清楚雨燕会在空中停留多长时间,2013年,几位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科学家为19只雨燕安装了轻型的数据记录装置,并在一两年后重新捕获它们。研究人员通过装置记录的雨燕的加速度、身体姿势等数据,判断其当时正在飞行,还是在休息。

数据显示,一些雨燕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几乎从未停止过活动。举个例子,科学家们发现,在 2013 年 9 月至 2014 年 4 月期间,一只雨燕只在2月份休息了四个晚上;在第二年,这只雨燕从未休息过一整夜,具体而言,它只休憩了两个小时。根据科学家的测算,雨燕在迁徙的过程中,花费在停留休息的时间只占全程的0.64%

雨燕 (图片来源:newscientist.com)

如此长的飞行时长意味着雨燕必须能够在飞行时睡觉,虽然没有足够小的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雨燕飞行时的脑电波变化,但是对军舰鸟的研究表明,鸟类确实可以在飞行途中睡觉。

或许,雨燕也像军舰鸟一样,每次睡上几秒,又重新振作精神。可能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它们跨过千山万水,完成这一来一回就是几万公里长途旅行吧!

02

这是一场三万多公里的旅行

事实上,虽然人们长期以来都很好奇雨燕的飞行能力和迁徙路线,但由于雨燕是在是太小太轻了,只有30-40克重,稍微重一点的装置都会影响雨燕的正常飞行。

戴着环志的普通雨燕 (图片来源:commonswift.org)

所以在早些时候,人们试图通过环志(特制的、标有编码的金属脚环)来了解雨燕的飞行踪迹。但是大家也知道,雨燕飞得快,又飞得远,环志的最大作用可能就是用于估算雨燕对于繁殖地的忠实度。想要知道它们飞往何处,经过哪些地方,还得找到其他办法。

光敏定位仪便是近年来科学家们找到的新方法,定位仪净重仅0.65克,对雨燕飞行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定位仪上的光敏元件会对太阳高度角及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记录。

科学家们在回收了定位仪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就可以通过一套方法计算出雨燕相对准确的迁移路径。

光敏定位仪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大家看看安装了光敏定位仪的雨燕,是不是像背上了一个小书包?当雨燕在来年春天回到原来的栖息地进行繁殖时,科学家们就可以对这些定位仪进行回收,然后确定它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在哪驻足停留啦!

2012年,一项发表在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上的论文研究了欧洲普通雨燕的迁徙轨迹。这些空中精灵会向南穿过欧洲,然后向西南方飞过西撒哈拉沙漠,前往刚果盆地。

欧洲普通雨燕的迁移轨迹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比起这些欧洲的亲戚,北京雨燕要前往越冬地所要经过的距离想来都要更远一些,事实也正是如此。

2014年5月,中国观鸟会给31只北京雨燕身上佩戴了定位仪。来年5月,他们回收到了13只佩戴了定位仪的雨燕,虽然数量较少,但是依旧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关于北京雨燕迁徙的有效信息。

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2018年,科学家们一共回收了25个光敏定位仪,其中还有5个具有两年的跟踪数据。基于这些定位仪提供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了北京雨燕前往非洲过冬,再从非洲返回北京的迁徙线路,相关文章于今年7月发表在期刊《运动生态学》上。

左为前往非洲越冬的轨迹,右为春季返回北京的轨迹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令人惊叹的是,这段迁徙之旅竟然逾越了差不多30000公里的距离

具体而言,北京雨燕从7月离开北京,历经3个多月,到达南非高原的越冬地,这半程就已经差不多有15000公里,这意味着这些雨燕每天要飞行130多公里。

来年春天,北京雨燕从非洲返回和大家相见,这段距离同样不短,但是北京雨燕们赶着回来繁殖,飞行速度较快,差不多两个月就能完成返程。

所以当年存在一种说法,认为一只北京雨燕在自然老死之前(按寿命14年计),飞行的距离已经可以超过地球和月球间的平均距离(384403.9公里)

雨燕,真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生物!

03

北京雨燕,需要更多保护

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这种一生属于天空,一直在跨越千山万水的鸟中精灵,在十几年前,甚至濒临消失。

根据《中国绿色时报》的报道,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种群数量曾达到鼎盛,约为5万只,但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了本世纪初,雨燕在北京仅存约3000只,且在后年的10余年里继续减少,2014年,北京观鸟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北京雨燕仅存2700只

伴人而居的北京雨燕 (图片来源:osme.org)

北京雨燕习惯在人造的建筑物上筑巢繁衍后代,但近几十年,北京城楼、庙宇、古塔等适合北京雨燕筑巢的建筑越来越少,这是让其数量锐减的关键原因。

不仅如此,上世纪80年代后,各单位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也影响了雨燕的生存,人们认为雨燕的粪便可能会腐蚀木材和漆面,就在古建筑的屋檐下设置了护网,这一下给雨燕整不会了,家在眼前而不能回,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雨燕的困境让鸟类爱好者和专家们十分焦急,思来想去,决定为雨燕们提供新的筑巢去处。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起了雨燕塔,但尴尬的是,雨燕塔住进的却不是雨燕,而是满满的麻雀。

2018年,为了了解雨燕是否会对古建筑有不利影响,一项题为《古建保护与城市生态研究——以栖息在正阳门上的北京雨燕为例》的课题正式启动。

根据课题得到的数据,雨燕粪便与巢穴的酸碱度为中性,粪便及巢穴中的真菌、细菌以及微生物中未发现有对建筑木构件构成降解或腐蚀的菌群。也就是说,雨燕对于古建筑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此,专家们认为,营造新巢,不如保护好雨燕原本可以筑巢的古建筑。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专家和志愿者们发现,北京雨燕也在不断适宜变化中的北京。它们的筑巢地从古建筑向外扩散,立交桥下,仿古建筑的屋檐,现代建筑老旧破损产生的洞穴中都开始出现雨燕的身影。

最近的数据显示,北京地区雨燕的种群规模已经增加到了一万只以上。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和北京相依相伴的鸟类,依旧可以自由地在北京的天空中翱翔!

作者:EVEE

参考文献:

Hedenström, A., Norevik, G., Warfvinge, K., Andersson, A., Bäckman, J., & Åkesson, S. (2016). Annual 10-month aerial life phase in the common swift Apus apus. Current Biology, 26(22), 3066-3070.Morganti, M., Rubolini, D., Åkesson, S., Bermejo, A., de la Puente, J., Lardelli, R., ... & Ambrosini, R. (2018). Effect of light‐level geolocators on apparent survival of two highly aerial swift species.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49(1), jav-01521.

Åkesson, S., Klaassen, R., Holmgren, J., Fox, J. W., & Hedenström, A. (2012). Migration routes and strategies in a highly aerial migrant, the common swift Apus apus, revealed by light-level geolocators. PloS one, 7(7), e41195.

Zhao, Y., Zhao, X., Wu, L., Mu, T., Yu, F., Kearsley, L., ... & Liu, Y. (2022). A 30,000-km journey by Apus apus pekinensis tracks arid lands between northern China and south-western Africa. Movement Ecology, 10(1), 1-12.

责任编辑:zN_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