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世界头条:日本人为何热衷于道歉、谢罪:不宽容社会下的畸形美德
2022-09-08 05:41:08 来源: 也有这种说法

作者:

公共场合,日本人规矩得要命,表面上十分为人着想。就算是身处东京这种近两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在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的地铁里,发生碰擦时,日本人也永远是互相鞠躬,互相道歉。


【资料图】

我们不难发现,每次当日本发生重大事故并且政府或者企业产生重大失误的时候,都会有负责人或者官员站出来向公众鞠躬道歉。

他们会用最诚恳的语气,以及貌似谦逊的态度向大众展示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对于是否改正,永远都含糊其辞。

有人说是因为日本人素质高,也有人说是轻犯罪法条例的震慑,很多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大家都会因犯错而受到惩罚,或者是受到羞辱。

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有一个严厉并且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不断加深的法则,就像一双无形的鹰眼一样,每时每刻都盯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操纵着每个人的行为规范。

一、不宽容的社会下的美德

“世间”法则

日本人所说的“世间”很具体,指人自身所属的社会群体。不同的身份都有各自的圈子,比如学校、公司、家庭、政府等等。

想要在圈子里混的如鱼得水,自然需要遵循其潜规则。为了满足各自上级即可以对自己前程或者学业、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人的要求,日本人自然修炼得一身察言观色、谦逊有礼的好本领。

成为那个不会“读空气”的人意味着受到其他人的嫌弃,以及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故而,在所有日本人心目中,“世间”就是一堵隐形的无坚不摧的墙壁,不可越雷池半步。每个日本人都害怕被挤出“世间”,无法融入到社会中是十分可怕的,所以要戴上面具。

可是如果连表达愤怒的方式都会因为这个规则受到限制,那么,他们能够选择的愤怒的形式是什么呢?用眼睛。

日本有句著名的话:“用口杀不死人,用眼睛可以。”

这句话等同于我国的“人言可畏”。对于接受过素质教育,有一定道德感和羞耻感的人来讲,做错事后被人以职责的眼光来看待,这是十分让人难为情和羞愧的。

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日本人道歉,比如丰田公司因为某批产品质量问题公开鞠躬道歉,首先是对社会道歉,其次才是对受害者道歉,因为他们的思维是:因为我们的原因,给 “世间”带来了不必要的关注和不安.这就是很大的失礼。

所以,日本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给您添麻烦了。”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在意 “世间”的眼光?

一、“世间”法则

从平安时代开始,日本仿照唐朝的制度所建立起的地方统治下,有着严格的乡人自治的因素。

人们因为政府严格的户籍制度导致出行严重受限,而所处的也是山川较多的环岛,所以都被严格控制在固定的生活圈里。

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会固定在这狭窄的区域。在日本,生存就意味着你要遵从乡土、地域、集体这些“世间”的法则,不然寸步难行。

到了日本的江户时代,村落中一直流传着古老严苛的传统,对于一个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人间失格”的家伙,处以“村八分”这样的处罚。

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说,一村人在交往和互助的各项事宜中的“十分”里(出生、成人、结婚、建房、出行、生病、法事等等),对这人只有两分可和村民交往:失火或者葬礼这样有关生死轮回的重要事宜。

一个日本人,如果遭遇到“村八分”,只有遭受鄙弃、等死的份儿。

日本战国时的名将武田信玄曾经说过一句话:人就是城,人就是石篱,人就是沟渠。“世间”是人的“世间”,是比任何法律都要严苛的铁板一块。在“村八分”“世间”的残酷世界里,没有人情个性可言。

二、道歉用语繁多的日本人

日语中有“すまん”、“悪い”、“すまない”、“ごめ ん”、“ごめんなさい”、“すみません”、“申し訳ない”、“申 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ご迷惑”等有种类繁多的道歉用语。

并根据道歉的对象的亲疏远近、事态严重性来区别使用。

种目繁多的道歉用语一方面说明了日语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道歉在日本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日本人的这种遇事先道歉的行为,为他们避免了人际交往中的不利因素,转被动为主动。

资源短缺灾害频发的国土中,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抵抗自然灾害,因此养 育了注重集团主义生活,注重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的日本人。

不管谁对谁错双方都先道歉的行为反映了日本人的非常容易 接受对方道歉,善于道歉又善于接受对方的道歉。注重人与人之间场面的和谐,不大吵大闹的民族性格可以归结为土居健郎提出的“甘え”的文化心理。

伪善的日企和政府

当违法事件暴露之时,日本企业里最高总裁总会献身通过媒体向所有民众进行道歉。

看起来日本企业很有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实际上,日本制造频出问题,可以反映出日本企业家并非有高尚的企业社会责任,只是为了利益最大化,为了“大局”着想而去做的道歉。

企业总裁亲自现身道歉只是日本家长制现代企业的一种“危机公关”。稻盛和夫在《企业家精神》里主张的“利他”主义经营哲学的实质其实也是“利己”。其最终目的或者说第一目的是利己的企业利润。

二战期间日本人的残忍行径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但是从二战结束后直到今天,很少有日本首相为当年的侵略行为道歉。

每年的“靖国”神社参拜竟能引来很多日本政要。诸多现象都表明了右翼军国主义残留在日本政府及民间的影响力依然还在。

否认侵略的历史事实,篡改历史教科书、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拒不道歉。日本政府拒不道歉的态度以及继续伤害战争受害国民 族感情的行为,反映了日本国内对于战争的反思还很不够。

真正的道歉应该是发自内心而不是为自己超脱,毕竟受害人想要听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话语,而是真心实意的悔过。

相比较德国一直重复强调自己二战时期的罪孽,并且时常举行仪式来纪念那些因为他们的侵虐行为而受到伤害的无辜群众。日本的行为充满了表面功夫,以及伪善虚伪的丑恶内在。

总结

日本人的行为具有两面性。对于在国外的日本人,会打破一贯的行为模式,放纵自己的性格。

一边是国内四处都是相同准则下的熟人,把整个框架都笼罩在个人身上。另一边则是相对宽松的社会。人自然会选择相对轻松的方式生活了。

这样的不同,可以说是小国寡民下可悲的性格压抑所致。从日本人通过频繁地道歉来维持日本社会良好的运转。

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道歉的钟情。但是通过分析,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道歉还是企业面向消费者的道歉,都流于形式,归根到底是维护人际关系、场面关系的法宝。

参考文献

1.《从日本用语来看日本文化心理》

2.《多棱镜看日本人》

关键词: 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zN_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