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球热讯:现在不要说清北了,中国靠前的学校,本科学生出SCI,都不是什么罕见事了吧?
2022-09-21 05:29:13 来源: 漠江之北

【本文来自《从清华大学“孙行者”招生题看该校的一个悲哀》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Jarod

很莫名其妙,我一直说的都是本科数理,你非得偷换个概念去说什么考大学的内容和难度。

你我一个认知偏差应该是理科学习,你们觉得现在高考理科难,我觉得从初一到高三六年的的数物化三科课程,考到接近满分撑死了2年时间就足够足够了,14/15考进清北的并不少,当年我们寝室就俩,我大学估计1/3的同学应该都可以做到。现实也是,钱伟长数物化英入学总共考了25分,却成为了三钱之一。理学的特点是天赋够零基础一样可以几年精通,天赋不够怎么也翻不过去。


(资料图片)

我一直说的是本科,前面有人有同样的问题,甚至拿什么现代分支来说事.......搞清楚啊,现在大学本科的数物课程和100年前的差别不大,1931年清华就有量子力学课程了,本科阶段能学到的绝大部分课程都是100多年前的东西,课程高度重合,你们这么说我觉得你们就不是理学专业的。本科阶段清华现在的课程难度不如100年前,这本就是常识性问题。

韦神是数院最先叫出来的,但你们外界不知道的是疯人院每个院每年都有这样的人出现,数物化每年都有近似的,这类人罕见,不代表在清北这样的人罕见。本科比老师强当然有, 随着国家的强盛,理学专业能留住人了,之前学生时代的一位位“神”才能留在学校。

还有一个认知偏差,你们以为那时的清北教师水平差,拿清华物理系来说,当时的主任可是叶企孙先生,大部分理学人都是国外顶尖大学学成归国,可是一点都不差。你们以为理学教材国内的好,又恰恰相反,即使现在理学课程最好的教材依旧基本都是国外的,基础科学专业教材跟国外还有差距。

你们压根就不是学理的,也不是清北的,全都是自己的揣测。

我也还是那个说法,清北中科院都有当年的笔记展览,全英文书写,有幸看过两位功勋当年的整本笔记,题目难度超过现在清北生本科水平,这种事实和常识性问题有什么可讨论的。

大学跟中学,还是有点关系的。毕竟人的知识嘛,都是通过渐进式学习来获取的。

中学不行,想靠大学一飞冲天,那只能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得到的。

你拿钱伟长来说事,其实并不能说明问题。毕竟钱老那已经是记入史册的精英中的精英了。绝大多数的天才,都达不到钱老的修为。

你对我的反驳,其实恰恰是你的反证。

首先,钱老的例子其实正好说明当年中国中学教育有多差劲。这也只能迫使钱老还得在大学期间去补中学的知识。当然,如果你认为钱老能做到的,大部分清华北大学子也能做到,那我没什么话可说。但如果如此,中国当年何至于被外国蹂躏。中国当年不就是因为科技水平差、工业水平差才导致山河破败的吗?!如果钱老这样的人物满街是,中国何至于此!

其次,我也有考入清华北大的同学,但老实说,我对他们的印象,都达不到你所说的水平。人家都是老老实实学习的人,也远远达不到啥都能轻松解决的程度。跳级成功的天才,如歼二十的总师杨伟,在中国也是存在的。但在你口中,六年中学,两年读完,如此的轻松。让我感觉中国是“杨伟”满街走的即使感。可惜现实并非如此。杨伟在中国,那也是罕见的人才。

再者,韦神在北大,那也是韦神。天才和天才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并不是每一个考入清华北大的人,都是韦神级别的天才。

你的问题在于幸存者偏差。你的常识其实并不是常识。不管是钱老也好,笔记也好,你以为这些留存下来的精华是当年的全部,或者普适当年的所有人,其实是不正确的。

一个简单的事实就能说明问题。

当年的清北的老师、学生的科研成果和现在清北的老师、学生科研成果相比如何?!

如果当年的清北有能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很多年前就被吹上天了吧,可惜没有。

但现在,不要说清北了,中国靠前的学校,本科学生出SCI,都不是什么十分罕见的事了吧

责任编辑:zN_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