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球热消息:一边性骚扰一边”割麦子
2022-09-29 22:30:05 来源: 乌鸦校尉

大家好,我是乌鸦。

对于娱乐圈,普通群众除了围观八卦新闻吃瓜之外,基本上全凭想象。不过,就算不是圈里人,很多吃瓜群众对娱乐圈的一般印象也是潜规则众多、乱象横生,或者水太深,一般人把握不住。

通常来说,这些潜规则或者乱象对普通人来说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毕竟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


(资料图)

但明星虽然离普通人很远,通往星途的艺考却距离普通人很近,就算自己家里没有直接参加艺考的,亲戚、同学、朋友或者邻居总会有人参加艺考。

而最近一段时间,艺考曝出了大问题。

1

实际上,这件事情是一个瓜牵出了另一个瓜。

9月中旬,有网友爆料,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20级学生赵韦弦以“软件测试”为由,向众多女生索要私人网盘账号,并私自查看下载对方的私人照片。不仅如此,他还在19年到21年期间以“作业拍摄”为名要求女生穿泳装、超短裤等录视频,录制女生“沉重的喘息声”,并半夜骚扰女生,要求对方拍裸照。

不得不说北影的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爆料当天就发布了公告,表示已经成立由相关部门和院系组成的专班展开调查。

这边关于赵韦弦的爆料才开始酝酿,那边又有网友爆出了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

博主@施子怡zhucebuliao表示,自己也被赵韦弦骚扰过,但是“赵韦弦的艺考老师,影路校长杜影(英)哲,有更严重一万倍的恶行。”按照施子怡的描述,杜英哲在15年时间里利用职务之便,性侵、性骚扰多位女学生、女员工,其中不少还是未成年人,并表示这“可能是国内教育界性质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被害人数最多、被害人平均年龄最小的一场性剥削。”

除了施子怡,还有多名前学员、前员工和北电毕业生对杜英哲实名举报。

根据她们的举报,杜英哲曾对多名前学员和前员工进行摸头、摸背、摸大腿等肢体猥亵以及言语骚扰,并多次以试穿面试服装为由直接触碰学生胸部等身体部位,或诱使学生在其面前洗澡、换衣等。除此之外,杜英哲还以辅导写作为由,引导学生描写暴力、色情情节,并打探学生私人问题和感情经历。

9月21日,杜英哲在朋友圈回应时表示,“向被伤害过的人真诚地道歉”,称“目前指责我的这些行为存在夸大和不实,但我不再发反驳,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无论是‘重口味教学’还是‘顾问制度’,根子上就是利用人性中恶的一面让学生艺考成绩更好”。

而在前一次回应中,杜英哲表示自己的教学方法确实很有争议,但也很有效果:“我在艺考中的教学方法的确很有争议,但也很有效果,因为天真单纯的考生在艺考中是没办法竞争过接触过成年人世界的考生的。

当然,凡事都要讲证据,无论这些指控多么让人义愤填膺,还是要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不过从目前来看,两位被指控的人处境都不太乐观。

9月21日,海淀公安发布情况通报:

针对网传某高校学生赵某某(男,20岁)违法情况,经警方初步查明,赵某某涉嫌相关违法犯罪,目前该人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对于网民举报某艺考机构人员杜某某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警方正在调查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

就在第二天,警方又发布了一份情况通报:

针对网民举报某艺考机构人员杜某某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警方经进一步调查取证,已将犯罪嫌疑人杜某某(男,40岁)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尽管刑拘不代表最终定罪,但如果没有任何证据,警方也不会这么果断迅速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杜英哲的行为先放在一边,至少他说的有些话在现实里确实没错,“天真单纯的考生在艺考中是没办法竞争过接触过成年人世界的考生的”。

但是考生们面对的最大威胁,并不是来自接触过成人世界的考生,而正是成人世界本身。

2

中国的艺考群众基础相当广泛,至少最近20年是这样。

1952年,我国开始实行艺考,中间经历了多次沉浮波折,1965年艺考被废除,1977年又重新恢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参加艺考的考生都非常少。

2002年,全国一共有3.2万考生参加高考,当年的高考报考人数是510万,艺考生只占0.6%。

这个数字在2020年暴涨到117万,高考报考人数是1071万,艺考生比例已经达到了10.92%,等于说每10名高考考生里面,就有1个报名参加艺考。在此期间,中国设置艺术专业的高校也从597所猛增到将近2000所。

考生多、学校多,自然招生也多。2020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人数排在第三,仅次于工学和管理学。

在这多达百万的艺考生中,很多人确实具有艺术天赋,他们参加艺考,要么是为了发挥自身特长,要么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要么冲着明星的光鲜和收入,这些理由都无可厚非。

但10个考生里面就有1个有艺术天赋的,这比例未免也太高了,那么难道中国有这么多人热爱和追求艺术事业?

当然不是,真正的动机,是为了绕过高考

2017年,《北京市高中美术艺考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一文对几百名参加美术统考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想要成为画家或者设计师的考生不到20%,从小对美术感兴趣的不到30%。

但是在这些考生中,有超过74%认为学习美术更容易考上好大学,同时超过79%的人承认自己的文化课成绩不是很理想。这其中,76.4%的人被老师建议参加美术艺考,79.4%考生的父母希望其学习美术专业。

既然大部分考生既没有美术追求,也对美术不感兴趣,为什么老师和家长都建议他们参加美术艺考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另一个数据里找到答案:62.2%的考生认为国家的艺考政策对他们有利。

这个调查的结果虽然样本不算大,但是结论却相当具有普遍性。

除了少数真正感兴趣和有天赋的考生外,大很多艺考生和家长都是在高中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被老师劝说,临时转到艺考路线,“让孩子学美术吧,否则连二本都考不上”。

对于很多家长和考生来说,花一年甚至几个月时间突击培训一下,就能够以比较低的分数考上大学,听起来非常靠谱、划算。艺考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了很多人“曲线救国”的捷径。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供给,艺考热催生出了一块庞大的艺考培训市场。

根据方正证券研究统计,在5年前的2017年,艺考培训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16亿。而到了2021年,有数据显示,艺考培训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35.6亿。作为比较,2021年全国电影总票房是472.58亿,比艺考培训少了60亿。

当一条捷径每年都有上百万人走的时候,它就不再是捷径了。

而不管你的动机为何,一旦你决定参加艺考,那么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3

虽然艺考培训的市场很大,想从里面捞钱的机构和人自然也不少,谁能够招到更多的考生谁就能赚更多的钱,因为“只要有学生就有钱”

那谁的手里学生最多呢?答案很明显——高中

所以在考生们没有决定要不要参加艺考的时候,在他们还没有报名培训班的时候,利益的链条就已经开始轰隆作响了。

2013年,广东有爆料人联系信息时报表示,某培训机构通过回扣招生,牵涉了全省上百所中学,“招生业务员会进学校谈,学校谁负责就找谁,最好是搞定校长,如果校长搞不定就让找级长,甚至是班主任、艺术老师,让他们鼓动学生报读,如果学生成功报读,校长和老师就会获得回扣”。

学生交的学费越多,回扣也就越多,很多时候回扣的比例能够达到40%—50%。当然,按照学校的说法,这些钱不是回扣,而是“教研费”。

有了培训机构的承诺,合作的老师就会在家长会上,大力推荐这些机构,“女儿喜欢,而且老师在班上也介绍过这间学校,所以就决定了”。对于那些犹豫不定的学生,老师还会给他们“开小课”坚定他们的报考决心,“我们几个都被老师分别叫去聊过,老师跟我说,这间培训学校升学率高,而且可以选择的院校多”。

这种推荐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一些班主任在学生没有选择自己指定的机构时,会对学生进行威胁,“老师说,如果你不去这家机构,我就不能准你的假,也不能让你参加艺考。最后,是我爸妈给这个老师送了几瓶泸州老窖,请他吃了几顿饭,包了点红包,才把这个事情给搞定的”。

某种程度上,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不只是学生,很多培训机构也算是弱势群体,需要上下打点,“跟学校接触,托关系,找人,请吃饭”。这主要是因为,艺考培训这一块市场非常分散,最大的几个机构加起来也只占了10%左右的市场,小的培训机构多如牛毛。

对于这些规模不大的培训机构,招到学生才能活下去,“即便是在北京,云集知名艺术院校的地方,这里的艺考培训机构很多也要选择与地方机构合作来招揽生源,这样才能比较好地生存下去”。很多较小的画室因为拿不出回扣高价买学生,最终倒闭。

就算要分出去一半的报名费,培训机构也能够获得高额的利润,因为培训费用太高了。举个例子,某家培训机构的培训日期是三个月,分三个班依次进行,基础班31900元,提高班32900元,冲刺班33900元,加起来总共98700元,算上住宿和吃饭,花费超过10万。如果考生基础薄弱,报了6个月,半年之内最少要花掉20万元。

50%的回扣还不算是最多的,有些培训机构更狠,回扣比例直接是100%,也就是说考生交的学费全部归中学。就算这样,他们也还是能赚到钱。“把学生圈起来,吃饭、住宿全都在我这儿,住宿费我收,饮食费,平时喝的水、抽的烟都得从我这儿买,挣这个钱”。

在艺考生中,家庭条件好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普通学生,很多学生手里拿着最新的苹果手机,脚上穿的是限量版球鞋,属于“高净值客户”。“住宿费一个学生一个月收五六百块钱,住的条件很好,有空调;吃饭要花一千块钱左右。加起来最低一千五,刨掉成本五百块钱,一个学生一个月最低的利润是一千,大型艺考机构有五百人,一个月的食宿方面的纯利润就是五十万”。

某些培训机构甚至会直接向考生出售香烟,仅此一项每月就能赚几万块。这里面算的还是花销大头,艺考过程中随便一点不起眼的花销,比如交通费、化妆费都是几百上千起,用家长的话来说:“这艺考简直是钞票堆出来的啊!”

而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艺考家庭来说,这些花销带来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但对很多家长来说,只要能让孩子考上好学校,花再多钱也是值得的。

这种对教育投入逼近极限的接受程度,非常受利益相关方的欢迎,在他们眼中,学生就像案板上的肉,“大家都在宰”

只不过,这些前期可预见的花销花出去后,考生和家长在被宰的路上只走到一半,还有更多的“潜规则”在等着他们,这些潜规则既包括钱财,也包括身体。

4

很多艺考培训机构在吸引考生的时候,都会打出“考官班”的名头——你要考哪个学校,我们直接找来这个学校的老师甚至是教授来给你上课,而且这些老师很多都是你参加艺考时候的考官,“你上过考官班的,大家多少会混个脸熟,如果一个学生可以给90也可以给95,脸熟的话我就给95,他有个印象分”。

严格来说,这样的做法是违规的。教育部办公厅2015年12月发布通知,“严禁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内设学院(系、部等)及教职工组织或参与考前培训、应试培训”,并提出建立违规评委黑名单通报机制,“一旦进入黑名单的考评人员,终身不得参与各省(区、市)和高校组织的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

尽管如此,足够大的利益还是让很多大学的老师选择跟机构合作,甚至很多老师的收入大头都来自于此,有机构负责人这么跟家长解释:“他们在学校挣不到太多的钱。我们给他们一个小时五六千。”

在很多老师眼里,这种行为属于把闲置的资源提供给社会,因为总的有人去教考生,“你不能说培训上了课的人就一定会腐败,你也不能说这个人没有给艺考培训上课他就一定清廉”。

话虽如此,很多高校老师给机构的合作远远超出了培训的范畴。有的老师会利用自己的学生传递信息,依据价码高低和关系远近泄露不等量的考题。在考试中,能动的手脚就更多了,美术考试中可以在考生的画板上做标记,音乐考试中考官能够根据考生的演奏方式分辨是不是自己辅导的学生。

这些手段还算是比较矜持的。

2020年6月30日至7月10日,四川音乐学院先后有3名女教授被纪检监察机关带走调查,其中邓丽芳还是声乐系副系主任。

根据记者获得的举报材料,在过去数年,四川省外的考生是每人收18万元才会保证被录取,这位系主任来到声乐系之后,价格也水涨船高,“每名外省考生涨价、收25万”。

一位熟悉邓丽芳的受访者表示,其在招生方面收受贿赂已经很长时间,原本在美国的邓丽芳在招生考试季不顾家人劝阻着急回国,因为她急着回来“割麦子”,“她将收受学生家长的钱财比喻成一年一季的‘割麦子’”。

如果收受钱财是割麦子,不知道侵犯身体应该叫什么。

2008年,有门户网站对艺术院校女生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有超过40%的女生表示自己碰到过“潜规则”事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艺考作为进入艺术院校的途径,自然不可能完全隔绝这种风气的蔓延。

在参加艺考的学生中,很多都是不到20岁的女生,用杜英哲的话来说,那就是还没有体会过人性的恶。在这些考生眼中,名校毕业辅导自己的老师个个自带光环,无论是经济条件、社会地位还是人生阅历,都值得自己崇拜。更何况考生还要依靠他们通过艺考。

图谋不轨的老师会把自己的行为包装成艺术和培训的一部分,利用老师的身份和地位对考生进行骚扰,“高中校园那样一个封闭的环境,突然接触到这些东西,真的会觉得是自己有问题”。

而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老师跟考生发生肢体接触的机会非常多,而且很多培训班采用的都是封闭式管理,相对隔绝的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可乘之机。一位影路的前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杜以老师身份性侵她后,又以“追求者”身份与其长期维持性关系:“先以老师的身份打着‘帮你’的旗号,然后以喜欢为借口,打着‘恋爱’名义继续关系,这是他最熟练的套路。”

一时的骚扰很容易就发展成了长期的精神控制,甚至有人觉得自己跟杜是真感情。反家庭暴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资深援助律师李莹表示:“权力控制关系下的性骚扰中,受害者认为对加害人产生感情,甚至发展成恋爱关系,是比较常见的。这是因为她们要合理化受到的伤害,应对可能的污名化。”

现在杜英哲已经被拘留了,但是艺考还在继续,还有百万计的考生或怀揣着希望和梦想,或只为了走捷径在参加培训。

如果我们回到问题的根源,会发现这一系列链条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在入口处,艺考对文化课比较低的要求吸引了大量本不应该参与的考生大量涌入;在终点前,高校老师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和主观评判的自由度,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很难依靠自我约束杜绝各种腐败或者寻租。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问题现在正在改变。

近些年教育部一直在推行省级统考,目前艺术类本科5个专业类中,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专业,已经实现省级统考全覆盖,招生规模占比达到75%。截至2020年,除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外,高校的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已不再组织校考,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

2021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4年,要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根据《意见》的要求,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同时,对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的专业,将不再组织专业考试。

除了大力推行统考,压缩校考规模,限制相关高校在校考中的自由裁量权,《意见》还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可以说,这每一条都是直指问题根源,也只有改变不合理的规则和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杜英哲在回应中说,自己是“利用人性中恶的一面让学生艺考成绩更好”,“希望同学们能相信我初心不是坏的”,也许考生们有一天确实会接触到复杂的人性,但这种接触大可不必在备考的过程中发生。

无论怎么包装,这种行为都只能让人唾弃,更重要的是,还违法。

参考资料:

财新周刊:《“影视艺考第一人” 刑拘风波》

图解教育:《艺考,高考的终南山捷径?》

南方周末:《播音艺考黑幕调查》

凤凰WEEKLY:《揭秘艺考培训产业链:特训班半年20万,宣称知名高校在职教师任教》

记者观察:《高考倒计时 | 艺考培训十年记:一个学生就是一沓钱》

责任编辑:zN_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