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当前时讯:姚晨失控了,好事
2022-10-18 16:40:12 来源: 肉叔电影

可能是这段时间最两极分化的剧。

主演姚晨。

从造型到人设,全盘颠覆。


【资料图】

烟熏妆,暗黑系口红,不羁的发型,犀利的眼神。

张口闭口就是***(此处“哔”的一声)。

没想到...豆瓣最高赞评论是这个

怒气摁不住了,便拎起七斤重的吉他把对方砸出一个脑震荡。

被拷在警局里了,还能铁头功磕人。

人如其名——

《摇滚狂花》。

没错,国剧此前几乎未见的中年女性形象。

然而,豆瓣口碑走向两极。

一两星的痛骂摇滚设定:

一点不摇滚

导演但凡喜欢点摇滚都拍不出来这么个玩意儿

四五星的夸赞女主人设:

国产剧女主终于不是善良温柔贤惠的小白兔了

又拽又酷的人设简直太迷人!!

吵到了什么程度呢?

甚至豆瓣的讨论区都出现了这么一条热评:

好奇毁三观的剧是怎么通过审核的?

口碑割裂的背后。

是国产剧素来的弊病,同时也是一点革新的火花。

01

没见过这种女主

还记得今年3月的时候,肉叔随手点开几部热播国产剧。

有点被惊艳到。

国剧里的大龄女性形象,突然有了百花齐放内味——

《盛装》里坚韧的宋佳,霸气的袁咏仪。

《人世间》里柔中带刚的殷桃。

《我们的婚姻》里依旧伶牙俐齿的“女战士”白百何。

好不好另说。

但确实,女性题材在近年已经迎来了风口。

更是因为2020年《三十而已》。

在舆论场上刮起的狂澜让“女性议题”变成了国剧创作者眼里的流量密码。

堪比金句输出机的顾佳

于是去年优爱腾公布的片单,女性题材的剧集便占据了各平台剧集总量的50%甚至更多。

可以说是揽下半壁江山。

从职场剧,年代剧再到都市家庭剧,30+、40+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元。

试图打破荧幕上“圣母 VS 荡妇”的二元论。

《摇滚狂花》也不例外。

甚至是这股浪潮中“破”力max的一员。

国产剧里,压根没见过这种女主。(如果是我孤陋寡闻了欢迎来评论区打脸)

彭莱(姚晨 饰),一个曾红极一时的摇滚乐队主唱。

年轻时她与两个好姐妹共同组建的“摇滚狂花”,打破女人不会玩摇滚的偏见,成为一代乐团传奇。

游戏都让她破坏

规则也被她革新

性别都让她模糊了

但 狗血来了 好景不长。

她的乐队姐妹陈月(赵子琪 饰)背着她跟她老公好上了。

加上成员之间此前已有各种意见不合的嫌隙,“狂花”彻底破裂。

彭莱放下亲人朋友,甚至离开了当时年仅6岁的女儿白天(庄达菲 饰长大版)。

只身一人去美国发展,可惜“水土不服”,她的摇滚梦被现实踏碎。

成了一无所有的美漂。

在华人餐馆唱《爱拼才会赢》,在养老院当护工,絮叨着自己的过往风光。

感情不得意,事业不得志。

虽然摇滚女的人设是特别,但彭莱也不例外的,拥有大女主爽剧必备的起点。

这是一个在世俗意义上,彻头彻尾的,失败的女人。

若按惯常路数,这剧大概会拍一个不幸的失败者逆袭的励志故事。

可《摇滚狂花》偏不,而是选择讲述一个在自励和自毁两端摇摆的女人。

初看女主,感觉拿放大镜都找不到她身上有几个优点,倒是——

缺陷一抓一大把。

比如酗酒成性。

早餐,包子配一瓶小二。

朋友吐槽她,怎么一大早就开喝了???

她答:透透昨晚的酒。

医生多次警告她再喝到洗胃,胃就要漏了。

但她依旧不是醉了,就是在醉的路上。

于是,在自毁的边缘上摇摇欲坠。

比如她鲁莽得不分轻重,总是搞砸更重要的事情。

铁杆粉丝罗俊(袁弘 饰)带她参加酒会,引荐唱片老板。

一个拉赞助的大好机会,但她却逢人就“旋一个”,直到吐倒在桌旁。

在酒吧驻唱,她为了钱受下客人点高难度歌曲的整盅,结果声带发炎导致乐队演出失败。

比如她过分自我,甚至于自私。

从摇滚狂花乐队单飞12年后回国,她一心想重组乐队。

可队员们早就脱离摇滚,有各自的人生赛道要走。

彭莱才不管那么多,听到姐妹揪心自己公司出问题了,她没半句安慰,反倒开心:

那太好了

没错,她就盼着老队员辛苦经营的公司快点倒闭,好脱身归队。

作为母亲,她从女儿六岁起便完全缺位。

回家后为了筹钱重组乐队,几番想卖掉女儿唯一的住处。

卖房分家

你说她是为了梦想才不择手段,但实则她也会受利益所诱。

听到朋友大崔(常远 饰)说如果她愿意再开巡演,随便挣个一二十万铁定没问题。

她迟疑了一下,开口:是税后吗?

而这成了她寻回摇滚梦的开端。

彭莱身上,有太多的“不正确”。

让你在观看过程中时而厌烦,时而气得牙痒痒。

当你要忍不住讨厌她时,她却出乎意料地用自我剖白让你理解了她一些些。

我为什么要戒酒

那是背叛

所以,透过彭莱这个女性形象,这部剧其实释放出了一个重要讯息——

不正确,也有被理解的价值。

02

相杀大于相爱的母女

跳出女主人设的刻板框架之后,《摇滚狂花》还要打破一种关系——

母女。

早期的国剧偏爱被神圣化的母亲,比如《渴望》里美丽善良、淳朴能干的刘慧芳。

近年的国剧应当下普遍的育儿焦虑,则更热衷于制造母权至上“控制狂”妈妈和“受害者”儿女。

《小舍得》里盼子成龙的虎妈,《小欢喜》里以爱之名压迫孩子的窒息。

恶魔化的母亲好比一个原生家庭的黑洞,比如《欢乐颂》里吸血鬼般的樊胜美妈妈。

而《摇滚狂花》里呢?

彭莱19岁意外怀孕,生下了白天。

她在女儿6岁时,离婚,离家,没再回来过。直到白天父亲过世,她才回到家中。

母女俩12年后再次见面......

鸡飞狗跳。

丝毫没有以往常见的母女重逢的煽情戏码。

当妈的看起来对女儿没多少愧疚,女儿见她就像见仇人。

白天的第一次出场,是朝睡梦中的彭莱泼一大盆冷水。

打响了这场母女之战。

对多年来对自己不管不顾的妈妈,白天自然心头怀恨,只想把她赶出家门。

彭莱素来也任性高傲,看到女儿对她满怀恶意,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彼此作对。

白天悄悄换掉家门的锁,故意不让彭莱回去。

彭莱立马502安排上,堵住锁眼,有种咱都别回家。

彭莱则想偷偷卖房,把白天骗出来然后请中介上门看房。

女儿推进河里。

甚至时不时闹上警局。

母女俩互相扔掉对方的衣服,白天一气之下把彭莱的房间给点了。

警察见到她俩已经烦了:怎么又是你们娘俩?

妈没个妈样,女儿也不像话。

撒狗血式的喜剧确实用力过猛,豆瓣评论吐槽它是一出“母女闹剧”。

不过,这种打开母女关系的思路也并非无脑抓马。

它其实想明白了一个被很多国剧一直忽略的点——

不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女性,都会欣然接纳“母职”。

彭莱这个角色的第一属性:

不是妈妈,而是自我。

彭莱在这部剧里最大的心愿,是实现一场完美的演出。

直到她最后被确诊出神经瘤。

她得知自己必须接受手术,而手术结果很可能就是面瘫、失忆、弱智。

她敲开女儿的门。

终于放下颜面,寻求母女和解吗?

不。

就算到这个节骨眼上,她还是没法改变自己的德性。(她从不表达爱,尽管不表达本身会伤人)

她敲门,说希望求女儿成全她最后一次表演。

一无所有的她,最后的演出机会就在白天身上了。

如果白天的乐队愿意邀请她做嘉宾,那她才能有登台机会。

母亲手术前的低声下气,这个最后心愿女儿不能拒绝吧。

几乎所有观众都在等一个因绝症引发的的合家欢结局。

但。

白天最终还是拒绝了她的请求。

甚至耍了她一回。

彭莱直到手术都没实现心愿。

白天为什么拒绝?

她生气,妈妈最后这点宝贵时间还是想着她自己。

所以她报复,为彭莱的自私。

也为自己。

跟彭莱一样。

白天也总是将自我放置于第一位。

她没办法做到理应该有的“女儿”模样,在大难前欣然原谅母亲的不是。

《摇滚狂花》的结局最终还是落在一个比较常规的母女误解上,但它的确也做到了——

不直给观众预期里那种双向救赎与和解。

03

支棱起来了?

那么,《摇滚狂花》作为一部女性剧,成功了吗?

对女性及其关系的重塑,能否站得住脚,需要“一破一立”。

这部剧做到了“破”,但做到“立”了么?

得打个问号。

为了塑造一个非典型的女主形象,主创们选择了最浅表的方式——

给彭莱安插一个“摇滚人”的身份。

顺理成章地让她从造型到言行举止,全都反传统。

但“摇滚人”会是如此吗?

显然不是。

先说摇滚这个身份。

故事建立的基础是彭莱的狂花乐队曾经很牛逼。

这个“牛逼”是彭莱的底气。

但到底牛在哪里?

剧集在音乐上没体现出现也就罢了(毕竟版权费很贵)。

技术上也没有丝毫展现。

开篇的那个演唱会现场,会让人以为是爱豆佯装摇滚状。

让人不忍直视。

这一点,甚至还不如当年被骂破天的《北京乐与路》。

好歹那部电影里还有不少子曰的歌,是你现在听起来依然会觉得牛逼的。

然后再看主创是怎么体现摇滚人的性格的。

外表上——

烟酒不离手。

性格上——

易怒且狂躁。

仿佛几十年的时光在她身上都被虚度了。

不用谈成长了。

连岁月的痕迹都不存在。

正如那些一星评论所言。

她身上攫取了太多刻板的标签。

但更关键的是。

作为一个以女性音乐人为主角的剧集,主创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性别视角的观察。

对于音乐创作,对于摇滚乐圈的生态,彭莱是怎么看待和体验的?

统统没有。

所谓摇滚,充其量,只是一个壳罢了。

说白了,它还是犯了多数国剧的老毛病——

国产职业剧在专业性的呈现上向来太差。

总是浮皮潦草地挪用某些职业身份的标签来填补人物个性。

比如借摇滚彰显反叛。

《我们的婚姻》, 白百何同样也是扮演一位滚妈。

但她更是个全能妈妈,从做饭到修家电,再到创业,她无所不能,堪称成功学典范。

而摇滚只是她完美人设中的一点叛逆色彩罢了。

比如借律政彰显智识。

《女士的法则》里的双女主开挂模式。

看似她们在“专业地”帮助一些女性打官司,但实则拍成了简化案情复杂度、女性困境的爽文。

这些飒飒的大女主,仍停留在一纸人设上。

职业身份永远是壳,无法与角色复合成一个有核的人。

《摇滚狂花》里,“摇滚”与“狂花”其实同样是割裂的。

这个坚持玩摇滚的中年女性,并没能如期待那样被饱满地再现。

确实有可惜。

不过。

它对以往国剧中女形象的突破,仍然值得肯定。

毕竟,对于一个正在兴起的性别叙事来说。

比起“好不好”,“有没有”的问题更为迫切。

打破了0。

才有1.0,2.0版本的进阶可能。

就像剧里安哲追求彭莱的时候强吻了她一下。

彭莱一愣。

转而把安哲按在楼梯的角落里亲了个够。

爱情?欲望?

或许统统都不是。

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

而是我们可以选择做些什么。

“不正确”和“正能量”应该平等存在于同一个空间里。

所以。

尽管《摇滚狂花》不“摇滚”。

但我们还是会期待。

更多的“狂花”,可以从此支棱起来。

本文由公众号「肉叔电影」(ID:dusheyingdan)原创,点击阅读肉叔更多推荐

责任编辑:zN_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