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全球今热点:中国酱油在日本玩“双标”?不,请放心大胆吃
2022-10-19 16:31:41 来源: real谷智轩

大家好,我是谷智轩。要说这段时间最热的网络词汇,“海克斯科技”绝对跑不了。一系列短视频,再度引发人们对食品健康的担忧。有生活在日本的博主晒出,自己在日本买到的某中国品牌酱油,配料表上没有食品添加剂,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天然原料。网友们对比发现,在国内买到的该品牌酱油,配料表上则标了像苯甲酸钠、谷氨酸钠这样的化学成分,惊呼“双标”。对此,相关企业连发了好几份声明,称网友只是买到了不同定位的产品,不存在所谓的“双标”。“科技与狠活”事件,让“无添加食品”成为红极一时的商业风口。可是另一边,国家却已经在准备出手,取缔“无添加”这个概念了。本期《轩讲》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我们大可不必“妖魔化”食品添加剂。


【资料图】

我们就拿酱油来说事。“无添加酱油”的概念,最早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日本是最早使用食品添加剂、工业化生产酱油的国家。1908年,日本化学家发明了在海藻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的工艺。30年代后,谷氨酸钠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酱油生产。日本企业使用谷氨酸钠、苯甲酸钠(日本称安息香酸)等食品添加剂,缩短了酱油的生产周期、使之更容易保存运输,成功在40年代,就基本让全国都普及了工业化生产的酱油,让其成为了大众化的调味品。

后来酱油产业被战乱摧毁,战后又因为饥荒和粮食短缺,导致酱油生产一蹶不振,直到50年代大豆、小麦解除配给制,生产才逐渐恢复。但二战后的日本酱油厂商们,马上就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美军占领期间,为了向日本人灌输美式生活方式,以赈济灾荒的名义,输送了大量乳酪、面包、奶粉和罐头,改变了日本人的饮食结构。50年代,美国农业巨头产能过剩,于是让驻日美军授意日本政府,通过了《营养改善法》,宣传吃西餐就等于文明开化,又把大量农产品倾销到了日本,来消化美国生产过剩的农产品。美国在无形中,让日本人的饮食习惯越来越“西化”,间接上使得东亚传统的“酱油”消费越来越少,这就有问题了。

过去,酱油在日本并没有那么普及,厂商只要能生产出更多物美价廉的酱油,就能提高利润,赚更多的钱。但如今酱油产业已经太“卷”了,基本没有人买不起酱油。厂商们就算有更高的产能,也卖不出去那么多。而随着日本人的收入逐渐增长、餐饮习惯日渐西化,酱油厂商们未来的利润空间,只会越来越少。整个市场就那么大了,销量也上不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产品本身上做文章了。

于是进入70年代后,日本酱油厂商追求的目标,不再是“提高产量”,而成了“提升价格”。但涨价也需要一个由头,不然消费者怎么买你的账呢?于是,厂商纷纷开始回归“古法”,转而生产不含食品添加剂的“古法酱油”。并且宣传这种酱油,比使用了添加剂的更“健康”,以此来提高单价。“无添加”的酱油,跟普通的酱油相比,生产周期更长、保质期更短、成本也更高,价格自然相应地更高了。在日本的大量的中产阶级看来,“无添加”酱油敢卖这么贵,肯定是比一般酱油健康,久而久之,也就认同了商家宣传的“无添加等于健康”的概念,开始为这个概念买单。

从1972年到2017年,日本酱油的出货量,从117万公秉(千升),逐渐下降到了76.8万;而采购单价,却从123.8日元每升,上升到了362.8日元。虽然消费量整体是越来越少的,但价格却翻了三倍,厂商们成功实现了利润的逆势上涨。日本酱油企业持续50年,对消费者们进行“教育”,最终成功让他们接受了“无添加等于健康”的概念。到了今天,日本市场销售的酱油里,88.2%是无添加酱油,而有食品添加剂的只占10%。

我国的酱油产业,发展过程和日本也是类似的,只不过转型得更晚。中国的厂商们,直到2015年前后,才开始密集推出各种比普通酱油更贵的“无添加酱油”。不过,直到2020年,中国的“无添加酱油”,市场规模还只有10亿元左右,市场占有率只有1.2%。参照日本的经验,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应该会密集出现越来越多的自媒体营销号,向人们宣传“无添加等于健康”的概念,各大厂商也会推出越来越多的“无添加”产品,绑定“健康”的概念,以此来抬高酱油的价格。

但我们的监管机构却是清醒的。早在2020年,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就《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三十二条明确写道,食品标识不得标注“无添加”、“不添加”等字样,强调不含有或未使用的物质。而第三十一条,则鼓励食品生产者在食品标识上标注低油、低盐、低糖或无糖的提示语。

日本市场充斥着“无添加”的产品,而我们国家却要取缔“无添加”,禁止厂商拿“无添加”做宣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呢?因为我们的相关部门非常清楚,所谓的“无添加产品”,本身就是行业的乱象,是厂家为了涨价而使出的“障眼法”。“无添加酱油”,本质上并不比普通酱油高级。国家有着明确的规定,只要生产制造酱油的商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里,合理、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那就不存在什么“有添加”、“无添加”的高下之分。

市面上商家宣传的所谓“无添加”,要么是生产标准中,国家允许添加,而厂商选择不添加;要么是厂家没有添加国家禁止的非法添加剂。选择不添加某种合规的添加剂,并不是什么值得宣传的事,因为厂家大多要使用其他方法,来替代添加剂的作用,未必就更加健康安全。比如说,盐和糖虽然不被归在防腐剂里,但其达到一定浓度时,由于渗透压增高,也有防腐的作用。厂商宣传某个食品“不含防腐剂”,那就很有可能是添加了大量的盐或糖,来代替了防腐剂的作用,长期食用还会带来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与他们说宣传的“健康”背道而驰。拿“无添加”作为招牌宣传,刻意向消费者们宣传“没有加什么”,实际上却是对消费者们回避了“加了什么”的问题,只是一种文字游戏。而第二点,“没有使用国家禁止的非法添加剂”,这就等于一个员工拿着大喇叭到老板办公室门口喊:你看!我来上班了!给我加工资!你要是老板,给不给ta加呢?给的请扣1,不给的请扣2。

所以说,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任何东西,你吃得太多了,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比如说最近某些自媒体博主口中,对健康“危害极大”的防腐剂——苯甲酸钠。有的人说这东西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也不告诉你剂量;还有的人说国标标准很低,国标允许也不一定就安全,贩卖焦虑博流量。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规定酱油里的苯甲酸钠使用量,不得超过每千克一克。我们就按最大的量算,苯甲酸钠对一个120斤的成年人产生危害,需要一天内至少摄入38.82克的量,换算一下,就是要一天至少喝进39千克左右的酱油。大家给评评理,国标真的低吗?别说39千克酱油了,我把它换成水,再除以10,一天喝4升水,肾受得了吗?国家的态度也是如此,比起苯甲酸钠,酱油里氯化钠(盐)的含量,才是更需要被人们关心的。因为酱油里的氯化钠通常是每100毫升18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摄入的氯化钠不超过5克。

所以,这次国家起草《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准备禁止商家拿“无添加”宣传,鼓励商家标识“低油”、“低盐”、“低糖”,展现的态度其实很明确,那就是监管机构是清醒的,不会因为这几年市场上密集出现各种“无添加”产品,营销号大量渲染食品添加剂危害论、把“无添加”与健康挂钩,就也跟着去为所谓“无添加”产品背书,而忽视了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这才是真正地对人民的健康负责。所谓的“无添加”并不比“有添加”更高级、更健康,与其一看到酱油的配料表里有“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谷氨酸钠”,就惊呼“科技与狠活”,还不如多关心一下自己是不是盐吃多了。

而更令我担心的是,现在正在国家准备整治“无添加”行业乱象的节点上,这个时候又有一拨人,开始炒作起食品添加剂有害的舆论,不谈剂量只谈危害,一边夸日本酱油更“健康”,一边又制造焦虑,想要把“无添加”与“健康”划上等号。这无疑会对国家要推行的政策造成舆论上的阻力。这样下去,到最后获益的是谁?我想恐怕不会是我们消费者吧。这次的“酱油风波”,既是一次舆情事件,也是一次对消费者的教育事件。食品添加剂,本身就是现代食品工业进步的结果,没有必要去“妖魔化”它。厂商到底有没有“双标”,对一些人来说其实根本无所谓,他们在乎的才不是厂商吃了几碗粉,而是让食品添加剂名声扫地,好去炒作“无添加”的概念。调味品厂家应该做的,是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堂堂正正地用“味道”来一决胜负,而不是投机取巧,误导、PUA消费者,给他们植入“无添加等于健康”的错误印象。如果这波舆情的结果,是调味品厂家们纷纷转去生产所谓的“无添加酱油”,趁机抬高酱油价格,那最终催生的“酱油刺客”,刺痛的将会是我们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zN_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