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世界新要闻】波士顿大学开发出了更致命的新冠毒株?【差点信了】
2022-10-19 16:42:13 来源: 观网编辑部

近日,国内外社交平台上有一条与新冠病毒试验相关的消息正在热传。据传播消息的网友所说,波士顿大学研究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更致命的新冠毒株。

这条信息的来源是美国媒体福克斯新闻,在网站上刊登的一篇报道,《波士顿大学研究员宣布在实验室中,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更致命的新冠毒株》。这篇报道引发了较大关注,并被转载到了国内社交平台上。

另外,福克斯新闻还在推特上写了一句非常惊悚的转发语,“致命试验:这一毒株致死率80%”,同时还配有一张海报,上面写着“美国研究员声称他们在实验室创造出了更致命的新冠毒株”。


(资料图片)

然而实际上,福克斯的这篇报道非常的标题党,同时也是对波士顿大学的试验成果的断章取义。我们先来看看波士顿大学的研究究竟是什么,他们的初步研究报告已经上传到了论文预印网站BioRxiv上,可供查看,但要注意的是这篇论文还未经同行评议,也就是说其研究结果是否确凿无误,还需等待其他同行研究者们的进一步确认。

这篇论文的标题是,《新冠奥密克戎BA.1毒株的刺突蛋白在其致病性和抗原反应中扮演的角色》。论文的摘要部分开头写道,“最近发现的全球主要传播毒株奥密克戎(BA.1),即使在完全接种疫苗的个体中也具有高度传染性,与其它毒株相比致病性下降。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具有异常大量的突变,这被认为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对新冠病毒的嵌合重组,在新冠原始毒株的骨架上,编入了奥密克戎刺突蛋白的基因,并将这种病毒与自然循环的奥密克戎毒株进行了比较”。

单从这一部分来看,波士顿大学研究者,确实在实验室里对新冠原始毒株进行了编辑。但要注意的是,改造的目的是将这种毒株作为比较试验的对照组,以研究天然进化出的奥密克戎刺突蛋白的性质。

实验使用了一种转基因小鼠K18-hACE2,其携带了ACE2受体。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正是通过与这种受体相结合的方式,打开个体免疫的大门,进而造成感染。

论文摘要部分还写到,“在这群转基因小鼠中,奥密克戎只引起了轻微的非致命性感染,而经过基因编辑的携带奥密克戎刺突蛋白的新冠原始毒株,则造成了严重的疾病,死亡率为80% 。这表明,奥密克戎的疫苗逃逸是由刺突蛋白的突变决定的,但并不是病毒致病性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同时这一段还要结合论文的另一部分来看,由于新冠原始毒株会对转基因小鼠造成致命性感染,研究者用这作为感染动物生存状况的对照组。新冠原始毒株和人工编辑的带有奥密克戎刺突蛋白的毒株,分别造成了100%和80%的死亡率。

综合论文的这几段内容来看,研究者们分别设置了三个实验组,这三组转基因小鼠分别感染了新冠原始毒株,经人为编辑携带奥密克戎刺突蛋白的毒株,以及自然界存在的奥密克戎毒株,死亡率分别是100%,80%,以及不致死。

也就是说,这种人为编辑出来的毒株,对转基因小鼠的致死率变高还是变低,要看跟哪一种毒株来对比。与自然界存在的奥密克戎BA.1相比,这种毒株的致死率更高,而与原始的新冠病毒相比,人为编辑的毒株致死率反而降低了。

此外,论文在论述部分提到,这一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其使用的试验品为转基因小鼠,而非与人类更为相近的灵长类。

看完论文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福克斯的标题是如何的耸人听闻,这是极其明显的标题党行为。80%的致死率会让网友们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对人类的致死率,但其实是对于试验专用的转基因小鼠的致死率。

2020年的研究表明,即便是比奥密克戎毒株致死率更高的新冠原始毒株,对人类的平均致死率也就在2%-3%左右。更何况,这种人为编辑的毒株在实验室中表现出的致病力比新冠原始毒株更弱。而且人类感染新冠的反应,与实验室中的转基因小鼠的反应,肯定是不一样的,否则人类感染新冠原始毒株的致死率就是100%了,显然这与现实不符。

美国波士顿地方性媒体《波士顿先驱报》也对这次实验进行了报道,标题为《波士顿大学的新冠病毒研究人员将奥密克戎刺突蛋白与原始病毒结合,在老鼠身上进行试验》。

报道提到,波士顿大学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项研究不是功能获得性研究,意味着它没有让新冠原始毒株变得更危险。事实上,这项研究降低了病毒复制的危险性。

报道还称,波士顿大学的研究由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查和批准,该委员会由科学家和当地社区成员组成。波士顿公共卫生委员会也批准了这项研究。

而另外一家老牌媒体,《波士顿环球报》旗下的医学健康新闻网站Stat,也刊载了相关报道。报道提到,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引起了新闻头条的热议,媒体声称参与其中的科学家可能释放了一种新的病原体。但没有证据表明,在这次研究是不安全或不恰当的,并且研究也得到了相关委员会的批准。

只是Stat的报道还提到,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可能存在一些汇报程序上的问题。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是此次研究项目的资助者之一,但他们却是通过媒体才得知研究到了这一步了。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部门主任艾米丽·埃尔贝尔丁说,波士顿大学团队没有将研究的细则汇报清楚。团队也没有在提交的进度报告中说清楚,他们此前进行的项目涉及对一种有大流行潜质的病原体进行增强。

也就是说,在试验进度汇报方面波士顿大学做得不到位,未来可能需要与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进行对话。

总的来说,所谓“波士顿大学研究员宣布在实验室中,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更致命的新冠毒株”,是福克斯对研究进行了标题党加断章取义式的报道。 事实上,人为编辑出的毒株的致死率80%,是对于实验室的小鼠而言的,并非人类,且比新冠原始毒株致死率100%低,比奥密克戎致死率(不致死)高。另外,此项研究的结果还未经同行评议,因此可能存在争议。

参考资料:

https://www.foxnews.com/us/boston-university-lethal-covid-strain-lab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0.13.512134v1.full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640588/

https://www.bostonherald.com/2022/10/17/boston-university-covid-researchers-combine-omicron-spike-protein-with-original-virus-test-strain-on-mice/

https://www.statnews.com/2022/10/17/boston-university-researchers-testing-of-lab-made-version-of-covid-virus-draws-government-scrutiny/

责任编辑:zN_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