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球快消息!搞完男女对立,又搞父母子女对立,这是要拆解中国社会吗?
2022-11-09 16:42:52 来源: 透视镜

前段时间女权主义打了一波冲锋,这两天对原生家庭的声讨又沉渣泛起,是不是中国社会在被有意识的解构?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内在运行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伦理道德。中国社会之所以会这样,会表现出与美国社会不同的特征,与我们的社会伦理道德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人的家庭,讲求人伦秩序,长幼尊卑,家庭成员间既被亲情联结,又被义务约束。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家庭才有这样的社会。我们社会的集体意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政府的家长式权威和对人民的无限责任,都是由家庭伦理演化而来的,解构中国式家庭就是在解构中国社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社会存在尖锐的男女对立吗?中国妇女的权利受到压制了吗?我认为是不存在的。中国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就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各项权利一律平等。甚至还有对妇女额外的保护,这是中国社会的常态,已为大众所接受。但中国有没有男女待遇差异呢?有,当然有。这个差异一部分是由男女性别差异造成的,一部分是由于社会传统造成的。举两个例子:工作晋升机会和子女姓氏选择。

女性天生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性,还有生养和哺育后代的任务,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不是人为设置的选择。男性天生就有获取食物和保障家族安全的责任,由于不用哺育后代,身体强壮,他们当然会有更多的工作时间,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就社会来说,表现出男女工作机会的不平等,但就家庭来说,则意味着男性更多的责任和压力。随着社会进步,男女同工同酬,男性在工作领域的优势已经大大削弱了,但对家庭的责任却未见减轻,加之对女性的保护,现在不单是女权的问题,男权也成了问题。而有些人打着自由平等的“女权”旗号挑起对立,实际上也暴露了男性某些方面的弱势。结婚难,离婚率高,生活压力大,已经使很多男性放弃了婚姻,选择不用负责任的简单生活。一拍两散,两不相欠。这难道是女性渴望的结果吗?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平衡,片面强调权利是不公平的,有利必有弊,利益本身就是用来交换的,不能好处全沾。

再说说传统方面的子女姓氏权问题。现在的子女随母姓并不少见,随父姓只是约定俗成的传统。从前随父姓是因为父系氏族社会的家族传承,现在已经弱化了。父系氏族的姓氏也不单单是为了家族传承,同时为了防止血统混乱,防止近亲繁衍。这是社会遗留传统,不是什么真正的特权,男性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实际利益,这完全是心理感受问题。为这个挑起性别对立没必要,可以在家族内部商量,法律也不禁止姓氏选择。

回过头来再谈谈现在网上热议的原生家庭问题。

中国95%以上的父母对待子女都远远强过子女对待父母。在世界上,中国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也是排在前列的,不然中国人也不会活得这么累。有人抱怨原生家庭重男轻女,或者在金钱上盘剥子女。重男轻女的思想肯定有,但已经没那么普遍了,也没那么严重。一些父母对待男孩帮助更大一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男孩成家更困难,没有父母的资助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在该结婚的年龄成家立业,错过了适当的年龄他们可能一生都只能单身,这个残酷的现实使父母不得不抽出大部分精力帮助他们。很多女孩抱怨社会重男轻女,却又在择偶时嫌弃男方家庭付出的不够多,完全没有把两件事统一起来看。这不是女孩的错,但也不是父母的错。

还有,一些人抱怨原生家庭对自己经济上的盘剥。这个就有点忘恩负义了。中国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操劳,真正做到了蜡炬成灰,他们为子女倾其所有,怎么会贪图子女钱财?很多父母是怕刚踏入社会的子女不懂得理财,肆意挥霍得来不易的财富,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子女上交一部分收入,他们是在为子女着想,这笔钱将来还是要花在子女身上的。我不排除有那样嗜钱如命的父母,但我敢保证中国绝大多数父母是我说的这样。

中国父母是典型的做多错多,只有当子女成为父母以后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一番苦心。每个中国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心里惦记的可能是子女,但意念里想着的一定是父母,因为父母的守护已经成了一种精神力量,使我们在面对一切恐惧和未知时获得安慰。

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在中国挑起这些争端?这是中国社会不曾有过的争议。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观念需要更新,但绝不至于声讨、鞭笞。这是在解构中国的家庭观念。西方的家庭观念与我们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相对平等,关系也相对不那么紧密,子女和父母之间也没有那么多责任和义务。相对的他们的社会也是这个样子,更强调自由和权力。把我们的家庭变成他们的样子,我们的社会也就会变成他们那样的社会。我不能说这好不好,我只是想提醒一些人这要不要。

责任编辑:zN_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