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世界播报:​外媒用“outlier”一词形容防疫,如何翻译?
2022-11-20 18:32:18 来源: 外宣微记

出品 | 外宣微记


【资料图】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近日有读者后台留言求解一个词——“outlier”。请看例句:

the country continues to stick with its outlier zero-COVID approach (Nov. 10 / 路透社)

查英汉词典,得如下释义:离开主体的人(或物)、(地质)外露层、(统计)异常值、局外人(远离业务、职务)......

合上词典,再看一眼路透社原文,提问者表示“两眼一抹黑”。

其实,查一下英英词典,即可豁然开朗:

a person, thing, or fact tha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 things, or facts, so that it cannot be used to draw general conclusions (《剑桥词典》)

路透社这句话意思是:China"s approach differs a lot from all other approaches.

从实践用法来看,"outlier"这个词本身无特别的褒贬色彩,主要强调“不同/例外”,可视为“(统计)异常值”的延伸用法。

本周四(17日)晚,文刀君在首次直播中曾提到《叶嘉莹说杜甫诗》一书。跟着叶嘉莹先生读杜甫,你或许能感受到,杜甫其实就是一位“outlier”。

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长诗里,有两句可谓“outlier”的完美注解。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一般来说,人都是越老越圆滑,杜甫却反其道,越老越“拙”,不但没有被世俗捶打得玲珑圆滑,反而越来越固执,显得笨拙。为何?因为天性如此,就像向日葵总是朝向太阳一样,此志难夺。

叶嘉莹先生说,所谓“意转拙”正是他“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的“怀抱和志意”。也正因“意转拙”,杜甫在这首诗中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呼。

千载之下,杜甫的诗依然有感动中国人的力量,也许正是因为杜甫是一位用“生命抒写诗篇,用生活实践诗篇”的“outlier”吧!

责任编辑:zN_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