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当前报道:《中国奇谭》导演提到的“审美门槛”,我倒是有几句话要说一下
2023-01-15 18:49:12 来源: Zpuzzle

《中国奇谭》我没有看,所以对于作品没有什么好评论的。但导演提到的“审美门槛”,我倒是有几句话要说一下。


【资料图】

这个问题下,有答主指出媒体的报道误解了导演的本意。这一点倒也没错,只不过,我觉得这个报道里面的一个核心问题倒并没有偏,那就是审美的门槛问题。

我之前曾在一个网红是否会掉年轻人审美的问题下有过这样的回答:

网红审美毁不掉年轻人,因为大多数人就没有审美。在美学这个学科里,对于“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讨论至今仍然在继续。但无论持有哪种观点的人都承认,“审美”是一个需要训练的东西。这也是当年蔡元培将“美育”列为五育之一的理由。
大多数人对于“美”的理解,只能是通过外部世界的灌输而获得的。在如今这样的一个消费社会里,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配色能更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那他就是成功的。而反过来,随着一种东西在消费者之中的流行,慢慢地它会引发更多人模仿,从而让“网红”的影响力更大。在这种“网红”的生成逻辑下,“网红”与参与者本身就是共谋的关系,不存在“网红”毁掉年轻人的情况。反倒是因为“网红”的存在,给大量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更低廉便捷的提升个人满足感的消费渠道。
没有人天生就有对美的认知与辨识能力——这并不是基于精英主义的偏见,而是如果人对于美的认知与辨识能力真的是天然生成的,那么很多与艺术相关的专业其实就不必开设了。

在这个问题下,我依然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即审美本身需要学习与训练。与此同时,这种训练其实很难通过几部作品就能完成。因为如上面所说,大多数人对于“美”的理解主要来自于其所接触的外部信息的塑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对于美的系统性的理解,即便有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其虽然对于文艺圈子之内是一件幸事,但并不见得就能提升观众的审美。

这里面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中国影视剧的黄金年代。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每年都能出现一部或者几部能写入中国影视史的经典作品。但是,普通观众的艺术审美因此而提高了吗?

答案是并没有。

我爸当年看《雍正王朝》、《三国演义》、《天下粮仓》等等津津有味,也不妨碍他一天到晚看我觉得特别垃圾的家庭伦理剧嘛。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美”固然是需要感受的,但也是需要理解和阐释的。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他们在看那些好的作品的时候的津津有味,并不代表他们能“知其所以然”。“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个人“审美”的养成,就是从外行变成内行的过程,否则吸引人的就永远只有“热闹”。

在这个角度上说,我个人认为,一部好的作品是既要有“门道”,也要有“热闹”,这样一来,普通观众可以看到他们需要的“热闹”,而创作者也能把自己思考的“门道”融入其中。当然,对于一部分不喜欢“热闹”的创作者来说,只需要把自己的“门道”做好就行,毕竟受众的多少与作品的艺术水准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关系。而对那些对“门道”没什么追求的创作者来说,为了挣钱多拍些“热闹”,也是没什么可说的。

此前我在针对一些网文写手们所声称的“好的作品应该是艺术性与影响力都有”的时候,批评过这种观点。这倒不是因为艺术性与影响力不可兼得,而是在艺术创作上而言,它是一个偶然事件。而且,“艺术性”与“影响力”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标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艺术创作上,能按照一个标准把事情做好就非常不容易,指望两个标准都能做好,是非常非常难的。

这其实就很类似于“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之类的概念。基于一种理想的概念,我们当然希望下属是德才兼备的,希望学生都是品学兼优的,可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偏向于一个方面。并且,能把其中一个方面做好都不容易。而从选拔的角度上说,你看重“德”那就举孝廉,你看“才”那就考科举,只要有一个单一标准,总能设计出对应的选拔体系。但如果你说我希望选拔的是“德才兼备”的人,那就没得搞,因为这两个标准凑到一起,自由裁量的空间会变得空前的大。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毫无疑问,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来说,在很多时候,市场性与艺术性之间都会存在冲突。面对这种冲突,极少数天才的艺术家可能会找到新的平衡之道,但绝大多数都只能被迫偏向于一点。只要你往市场的方向偏,那必然就要降低艺术上的表达,也就是降低作品的艺术性。

但无论怎么讲,期待以零散的作品来影响观众的审美,就如同指望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让观众来掌握一门学科的只是一样。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对于普通人,你看100篇键政文章能积累起的对社会和政治的理解,不如看一本《政治学原理》之类的书理解的透彻——尽管100篇键政文章的字数可能远超过一本《政治学原理》。我之前常说某些网文写手在评价自己的作品以及一些经典作品的时候,缺乏“文学史的维度”,这意思也是说只有你对文学古往今来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有可能找到不同作品所处的准确坐标。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对作品的评价才具有准确的价值,否则,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就很容易成为个人的读后感。

真正要提升“审美”,我们更需要的是将审美融入到教育系统之中,特别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课程要有所保证。而对于创作者来说,尽量提升作品的艺术性,使其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当然应该作为创作者的一种自发的追求,只是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并不认为“审美”是一个只要看的好作品够多就会必然会出现的东西。

责任编辑:zN_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