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球即时:区块链应用场景思考
2023-02-01 11:33:34 来源: guan_16473204661867

最开始了解区块链这个概念时,就感觉是一个基于参与者互不信任的模型。一时没想明白区块链可以用在哪里,感觉正常经营的业务应该中心化的节点是可信的,只有非法的业务才需要去中心化。


(资料图片)

后来看到深圳开发票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报道,才猛地反应过来,是可以适用于需要监管的场景。

我现在的理解:

一. 区块链必须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存在,否则和传统的分布式部署比较,上区块链的成本更高。所谓基础设施,是指区块链记账节点可以被公共访问,数据结构形成标准。  从数据的角度看,数据上链本质上和数据上报没什么差别,只是上链会有多份分布在不同参与者的数据存在,而数据上报只在一个中心系统的服务器存在。其中数据结构形成标准很重要。数据结构加算法等于程序。在业务系统,算法一般指业务流程,对于需要监管的业务场景,业务流程一般遵循统一规范。数据结构包括记账记录包含的字段、参与方身份信息以及接口出入参等。其实如果从业务顺畅实施的角度看,只需要数据结构形成标准即可,不需要非得加上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比如不同参与者各自使用各自的加密算法、交易结果共识机制),只有对中心服务器的系统存在怀疑比如数据可能被篡改时才需要这些特性。也就是说,如下场景建设区块链比较有意义:

1.身负监管职责的角色(比如工商局/财政局/纪检委/检察院/法院/公安局/民政部/食药监 等组织)

2.金融领域等天生对账务数据要求严格核对的场景。这个领域如果使用区块链的话,从记账角度看是比较合适的

二.很多文章说区块链是可以信任的,至少对普通人和普通企业看来,是可以信任的。但实际上,我理解区块链可信任是因为参与者自己有一整套数据并基于这套数据计算出来交易结果和其他大多数人一致,才是可信的。对于基于不信任的模型,如果不参与到计算中,怎么可能会信任别人?另外一种使用不信任模型的动机可能是从容灾/安全的角度考虑,有的系统比如银行系统天生就容易被攻击,这种情况下使用极端的不信任模型来追求安全性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无论是非法业务还是银行业务,都是产生信任感的主体必须参与账本计算过程。

如果说有一个区块链网络是值得信任的,那么一定是构建这个网络的企业是可信任的。比如一个区块链网络由中农工交邮建六大行构建,那么我们会认为六大行没有动机修改数据,偶发的人为(不管是内外勾结还是外部攻击或者系统故障)因素产生的能造成客户实际损失的安全事件在一家行可能每年有5起,那么参与到区块链之后,这种导致损失的安全事件数量会变成0。也就是说,由可信任的企业来构建区块链,会有助于解决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安全问题,降低了数据安全方面投资的成本。属于成本转移。当然,我觉得这个区块链如果作为基础设施使用的话,区块链构建的成本会比节省的安全投资成本更低。

如果是类似推特、微博这种企业搞的区块链,这种企业已经形成了收费删帖产业,你不参与到区块链网络中,你敢信任他们么?我个人会很担心他们搞出一个暗地里的删帖互认机制,删帖操作互相承认,当做正常操作来执行。

三.之前看网上提到过希望有全国统一的关于公民账户的区块链网络,以达到如下的好处:

1、首先反洗钱、征信等金融业务领域操作由于数据集中的原因准确性和效率都会提高很多

2、身份认证直接使用统一网络的接口。就好像现在的很多应用使用微信授权认证一样。为业务应用提供了便利

3、账户扣款直接调用统一网络的接口。这样的话各公司就不需要费尽心机非得搞美团支付多多支付京东支付,因为他们认为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不可依赖(不可依赖主要不是账本原因,更多的是担心商业数据泄露或者需要沉淀商户结算资金或者担心支付渠道被竞争对手关闭/限流等原因)。这样的话业务应用支付会方便很多。因为只需要对接一个渠道,而这个渠道不受流量端的限制。这一点做过支付业务的同学可能都深有感受,每增加支持一个支付渠道,需要多一套如下流程 :

3.1 商户资料进件、认证和商户开户意愿确认、支付授权给业务应用、支付/退款/支付结果查询、对账等环节都需要支持新增的支付渠道。

3.2 支付渠道一般都有自己的终端应用限制,比如微信支付必须基于微信、支付宝支付必须基于支付宝 。对APP而言调用微信支付宝组件即可,但是对于小程序而言,其运行环境就是基于指定APP的,微信小程序就不支持支付宝支付。这样的话,业务应用必须支持新增渠道的终端应用

另外,如果统一网络能够存在,那么商户资料信息可以考虑和工商局对接,有些反洗钱必须资料可以在工商部门就采集,这样的话业务应用对于商户进件认证流程就可以大为简化

有了2/3点,对于需要用户身份认证和支付场景的业务应用而言,业务开展就方便了很多,开发者只需要关注业务本身

这种网络其实本质上是由可信任的企业来构建,是多中心化的,而不是去中心化的。对业务应用在身份认证和支付方面的支持,其实只是属于接口的功能,和区块链技术本身并无关系。区块链只是让这个统一的网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以满足作为管理公民身份账户的基础设施的可靠性要求。

如果我们把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到基础设施这种定位的网络,那么这个网络其实应该是基于计算节点可信的模型,但是出于对节点的数据安全考虑,增加了对节点数据一致性校验和恢复的环节。这样的话就不需要完全使用比特币使用的区块链技术,而是采纳区块链的思路做一些改进以提高性能。这种类型区块链网络就是联盟链。联盟链一般采用PBFT算法,可以使交易在秒级确认,更适合常规等业务需求。

联盟链计算模型的本质是多个可信任的中心节点。比特币使用的区块链技术模型本质是去中心的,这种去中心的区块链网络允许各方随时参与,称为公有链。另外存在一类区块链网络称为私有链,指一个主体(如一个机构或一个自然人)所有,私有化的管理和使用的区块链网络。

另外,非监管单位构建联盟链可能性不大。以如下场景为例:客户A通过微信绑定自己的农行卡给餐饮店老板B支付了100元,B通过支付宝绑定自己的农行卡给买菜的老板C支付了300元。微信、支付宝和农行都参与了交易流程。但是个人账本数据因为是全量的,从用户隐私保护的角度考虑,农行对微信支付宝就只能返回交易是否成功的信息,不能返回交易后账户余额信息。也不能让微信支付宝得到用户的所有账户流水,因为从账户流水可以推导出用户账户余额。只有监管单位才有这个权限查看。其他场景包括捐赠、供应链等都与此类似。

以上是我的理解的总结。按照这个理解,我承认联盟链有多种应用场景。但是公有链很难找到应用场景。

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下。

责任编辑:zN_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