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谭君
最近,关于一线城市楼市回暖的传言,正在悄然增多。
(资料图)
由于二手房价格的不透明,我们用来判断楼市状况的一个重要参考,是成交量。因为房地产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成交量放大和价格上涨往往是同步的。
而春节之后,来自中介的消息显示,一线城市的带看和成交出人意料的活跃。
2023年,房价又要涨了吗?
可是另一方面,提前还贷潮正在霸占热搜。一般来说,提前还房贷意味着大家对房价未来上涨的信心不足。
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现象,怎么会同时发生?
答案可能藏在最新的金融数据里。
北上深房价要涨?
过完长假,奇谭君发现整个地产圈都在说,一线城市房价开始涨了。
月初流传的一张图片显示,上海链家2月4日当天有231套二手房交纳定金。
二手房价格一向不透明,所以判断楼市状况的一个重要参考,就看成交量。又因为房地产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成交量放大和价格上涨往往是同步的。
链家在上海的市占率在20%左右,这意味着当天全上海的订单量应该超过了1000套。
2月4日是周六,成交会比平日多一些,按平日减半估算一下,一周的成交量大约是5000套,也就是一个月2万套左右。
熟悉上海楼市的朋友都知道,二手房月成交2万套被认为是楼市荣枯线,而2022年全年,没有一个月能够达到这个数字。
联想到去年底,链家在上海大量招聘中介,或许他们已经感知到了什么。
其它一线城市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官方媒体的报道显示,北京二手房不光成交回暖,挂牌价也上涨,有中介称“以前我们片区一个月成交10套房,现在周末两天就成交10套房”。
深圳则是有官方数据认证。
昨天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深圳二手房(含自助)录得780套,环比增长40%,已超2022年周度录得量最高值。
北上深楼市集体活跃,有没有趋势性意义?
首先要考虑到疫情因素对数据的干扰。去年12月疫情高峰,各地的二手房成交量都受到明显压制,1月又有春节假期。
憋了两个月的需求集中释放,或许是2月楼市超预期的原因之一。
但是春节因素年年都有,12月也往往都是楼市淡季,而往年的“小阳春”一般到3月才会出现。今年2月初就表现出强劲成交,恐怕很难说只是“报复性反弹”,更像是有真实的购买力支撑。
极度悲观的另一面
旺盛的购买力,跟最近的“提前还贷潮”形成了巨大反差。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很多银行的提前还贷业务量都达到了平时的两倍以上,预约还贷可能要排队几个月。
去年房地产交易量不景气,再加上大量的提前还贷,体现在数据上就是全体居民的负债减少,存款增加。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过,去年全国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比2021年多了8万亿,增幅非常惊人。
上周末央行又公布了最新的月度数据,今年1月居民存款增加6.2万亿元,一个月就相当于去年一年的三分之一还多了。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纪录。
央行调查显示,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同样破历史记录。
居民端去杠杆,是当下最显著的特征。
当初加杠杆,最大原因是房价疯涨,被迫上车。如今的去杠杆,显然也代表了居民对房价的极度悲观。
谁在出手买房?
那么在极度悲观之下,又是谁推动了一线城市楼市的回暖?
答案恐怕还要落在提前还贷这件事上。
提前还贷,不光取决于大家的还贷意愿,还取决于还贷能力。换句话说,你得有钱。
尤其是经历了三年困难之后,突然大家都有钱提前还贷了,这件事本身就不太可能发生。
所以能够提前还贷的人,基本只有两种。一种是原本有钱,投向了其它理财产品,在遭遇了2022年的理财收益下滑之后,把钱取出来还贷了。
还有第二种,是用低利率的新贷款取代了高利率的旧贷款。
过去几年,针对个人购房者的按揭贷款利率经历了过山车的变化。最初为了抑制楼市活跃度,政策利率被抬高,首套房贷利率往往在5%-6%之间;然而随着楼市骤冷,政策又急于救市,如今利率下限只有4.1%,房价连续下降的城市甚至已经低于4%。
这时候,前几年的高息贷款就变得很不划算了,很多人肯定希望换成现行利率。
但是普通居民是没办法置换的,因为中国并不支持更改存量房贷利率。
除非你不是居民。
我们的利率政策对居民不友好,对企业却格外友好,经营贷的利率比房贷更低,可以做到3%左右。
如果你能把自己变成企业主,把按揭房贷变成抵押经营贷款,利息一下子就省了一半。
这个办法本来拿不上台面,不过对于利益相关的各方而言,把贷款放出去是眼下第一要务,至于真实流向就不那么重要了。
有人用这些钱还贷,也有人用来买房。
今年1月,M2同比增长12.6%,前值11.8%;M1同比增长6.7%,前值3.7%。
钱印出来了,就是实打实的购买力支撑。
宏观数据印证
从最新的金融数据中,我们也能看出,是哪些人突然有钱了。
今年1月新增社融5.9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考虑到今年春节长假在1月,去年在2月,这个数据不能说差,但也远远算不上好。
可以说,全社会对于经济的预期还比较谨慎。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新增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却一直独秀,达到4.9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
一般来说,企业中长期贷款代表了企业对经济的乐观程度,这个指标为什么跟社融整体情况出现巨大反差?
原因不是企业太乐观,只不过是贷款太便宜了。
与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增相对应的,是企业债券融资大减。这一增一减,其实就是因为最近的贷款利率太优惠了,而债券市场却信心脆弱,最近利率上升,导致企业纷纷从债券融资转向贷款。
不过不管怎么说,企业部门仍然是相对最乐观的那一个。从新增人民币贷款结构来看,企业贷款占比明显增加,居民占比减少,印证了企业受利率支持程度更高。
既然企业真实的投资意愿尚未完全恢复,那么手里多出来的贷款,流到哪里去了呢?
近期楼市的波动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部分解释。
昨天辽宁省银保监局还专门发了监管提示:
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经营性贷款利率持续走低,社会上出现一些违规“贷款中介”,他们以“利率低”“期限长”“放款快”为由,诱导消费者借“过桥资金”提前结清“房贷”,再办理“信用贷”“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从而谋取高额中介服务、资金过桥费用,同时使消费者陷入违规转贷的多重风险之中,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有风险,就有利润,就会有人挤破头去干。
不过就此认为2023年房价又要大涨,仍然缺乏依据。
从美林时钟来看,房地产与大宗商品类似,一般在经济过热期间走牛。著名房地产“砖家”任泽平有个研究发现,在美林时钟的复苏阶段早期,中国股市的房地产板块往往也表现不错。
股市对预期最为敏感。房地产对中国人太重要了,一提经济复苏总是先想到房地产复苏,企业贷款也总是习惯性流向房地产,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行情的到来。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足够大,只靠经营贷也很难炒起来。只有居民需求的共振才会带来真正的房价大涨。
而目前的居民端信心尚不支持。
倒是眼下奇异的市场结构,值得我们多一点思考:货币政策能否给居民更多的温暖,而不只是企业?
-
上海发布“邮轮20条” 支持外高桥地区全面构建世界级邮轮产业集聚区2月15日,上海外高桥地区邮轮产业规划、政策发布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外高桥邮轮内装产业基地举行。
-
当前热门: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周运南:北交所首单融券诞生2月15日早上,北交所官网公布了前一交易日两融交易数据。数据显示当日融券卖出量和融券余量均为2000股,融券余额为9 01万元。
-
【财经分析】2023年首家退市股摘牌 优胜劣汰生态加速形成*ST凯乐2月15日终止上市并从上交所摘牌,成为2023年A股退市第一股。随着2022年上市公司业绩开始披露,预计有一批ST板块公司将...
-
世界视讯!专访:中国电动车进入日本市场将促进日本汽车产业发展——访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野边继男野边认为,在竞争与合作进程中,电动汽车市场会逐渐扩大。在未来15年左右,日本汽车市场的主流将是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研发...
-
环球播报:两市融资余额增加37.04亿元截至2月14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767 9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 7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038 1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
-
上海发布“邮轮20条” 支持外高桥地区全面构建世界级邮轮产业集聚区
2023-02-15 11:21:56
-
当前热门: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周运南:北交所首单融券诞生
2023-02-15 11:40:50
-
【财经分析】2023年首家退市股摘牌 优胜劣汰生态加速形成
2023-02-15 10:24:21
-
世界视讯!专访:中国电动车进入日本市场将促进日本汽车产业发展——访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野边继男
2023-02-15 10:35:40
-
环球播报:两市融资余额增加37.04亿元
2023-02-15 09: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