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世界讯息:从现象上看,好像确实工人农民转成干部的路被堵死了?
2023-02-16 14:31:34 来源: 随心之所欲不逾矩


(相关资料图)

【本文来自《陈戌源因写作改变一生,写作能力好的人在这个社会是不是很有价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边走边想秘书作为工作岗位(不说职业。职业是对个人而言的,工作岗位是对单位而言的)不论领导本身有无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文化不等于会写作,;文学水平高不等于写公文水平高。好的文字秘书需要理论、政策、信息、文学等各种基本素养。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领会领导意思的能力,缺少这一条是当不了秘书的。再高写作水平的领导,重大材料必须由秘书班子来写,比如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检法工作报告、财政工作报告等。无论现在还是过去,秘书提抜的快多担任重要岗位领导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现在和过去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工人农民由自身能力被转成干部的路被堵死了。之前不看文凭看实力。后来只看文凭不看实力。公务员制后实行考工。彻底断绝了底层上升的通道。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你的经验之谈,略有些偏颇

从现象上看,好像确实工人农民转成干部的路被堵死了

但现在和过去的背景不同,简单说就是整体人口的文化水平起点不同

过去,尤其是解放前,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刚刚解放那会,全国大部分人文化水平不高,文盲很多,有高学历的是极少数,选拔干部的人群基础,就是工人农民,加上当时的领导大部分是工农干部出身,所以选拔干部,看实力不看文凭,因为也没有文凭可看;当然,当时还要考虑政治背景,多种因素促成了这个结果,这个结果也是当时现实状况的写照。

但是现在,经过建国70多年,这种被剥夺受教育权力的状况,从整体上已经不复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已经实施多年(个别贫困地区会有例外),绝大多数人,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有个初中文凭,基本是大多数人的标配,后续没往上读,那更多是个人原因,而非社会不给机会了,至于说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录取新生中农民子弟的比例越来越低,那这是另外一个范畴的,涉及面更广的问题的,和选拔干部看文凭看实力没有必然联系,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了

既然大家起点都抬高了,都有文凭了,那么选拔干部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将文凭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尽管文凭不等于实力,但他是一把最好用,又相对公平的尺子,而且,文凭只是个敲门砖,真进了公务员队伍,你要上升,文凭的作用会大大降低,这个大家都懂

所以,公务员制后实行考公,从整体上恰恰是提供了一个规范的底层上升通道之门,而且,对准备考公的应届生而言,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相对公平的机会

责任编辑:zN_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