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世界百事通!“为什么我感觉到学区房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2023-02-20 11:26:11 来源: Zpuzzle


(资料图片)

三线城市有学区房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全市重点,高中全省重点top20,最后只上了个双非一本,感觉有没有学区房问题不大?

PS:我们高中生源地从村小学,乡镇初中过来的最后考到“985/211”的比比皆是...

先聊聊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之前有人对近年来985高校录取学生的家庭成分做过统计,发现能考入985院校的学生里,出生于体制内和泛体制内(公务员、医生、教师、大型国企、其他事业单位)家庭的人数达到了一半左右,而这些人在全部人口中的总比例加起来还不到10%。

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职工都能买得起好的学区房么?其实未必。但是,这些人的孩子为什么考上好院校的比例反而更高?

简答总结一下,一是体制内对于学历的要求本身就高于体制外,能进入体制内和泛体制内的本身就是当年比较善于考试的一批人,他们可以很好的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孩子;二是体制内的工作相对稳定,作息相对比较规律,可以给予孩子的成长较好的陪伴;三是因为有单位托底,可以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第四,体制内的离婚率相对较低,出现较严重的感情、家庭矛盾的概率也相对小。也就是说,体制内家庭无论是在教育、应试、家庭陪伴等方面,能给予孩子的资源都更多。

当然,这也不是说学区房没有价值,一个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也还是有影响的。但我们不妨想一下,假如某个人,他的工作极不固定,大部分时间或者在出差或者在加班,回家头基本就是倒头就睡,这样的人与一个能正常上下班、周末也能陪孩子出去玩的家庭比,即便前者买了比较好的学区房,就一定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上来么?

其实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成长环境的价值丝毫不比好的学校环境要低。

不过,有一点倒也得承认,那就是很多时候,好学校对孩子最重要的影响,可能不在于学校里有多好的老师,而是好的学校一般会有好的学习环境,大多数学生都会比较认真的学习,而不是如某些较差的学校一样,频繁出现打架斗殴、校园霸凌等等问题。从过去这十几年来的统计来看,农村、乡镇、城市郊区的中小学出现这些问题的概率要高出城区不少。换句话说,好学校就算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绩,但大概率可以保证孩子不学坏。

如果非要掰扯学区房,其实与其说学区房成就了学生,不如说在我们这个社会中,高收入群体与高学历大概率是正相关的。之前杭州、深圳都出现过类似的案例,即小区内父母通过鸡娃,让孩子的成绩上升,把孩子就读的学校生生从一个普通小学搞成了知名小学,连带着自己的小区也成了学区房,让自己房子的估值比同地段的其他房子高出了一半以上。当然,这些小区父母能鸡娃的前提,是这些小区主要是程序员、工程师等学历较高但在体制外就业的群体。这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所谓的“学区房”与其说决定于老师,倒不如说更决定于生源。

责任编辑:zN_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