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天天速讯:印度需要解决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社会矛盾吗?
2023-04-17 09:45:34 来源: 托卡马克之冠

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印度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能跟得上吗?

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应该如何解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需要解决,认为这些问题在所有文明所有地区所有时代所有环境下都需要解决,本身就是一种推己及人式的傲慢。

印度是什么国家?那是世界辩经高地,人类形式逻辑的集大成者,是一块精神文明发达到过载,以至于奶头乐在那个环境下都很难活得下去的神奇的地方。

印度牛逼到甚至可以靠极端发达的精神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毒品,酒精等成瘾性物质的地步,以吸毒问题为例,印度是世界毒品犯罪的重灾区,来自阿富汗的毒品往往通过巴基斯坦进入印度,但印度相当程度上只是个集散地和物流点,吸毒和使用毒品的人非常多,但成瘾的人反而不多,在印度吸毒成瘾的大致是两类人,一类是生活状态比较西方化,不那么“印度”的社会精英,比如宝莱坞明星或者运动员,一类是当地某些在英国殖民时期曾经种植过鸦片的村庄和部落,比如隆哇人的村落,他们吸的大部分是鸦片这类原始毒品,再比如旁遮普地区,那里的人以前吸鸦片,现在注射丁丙诺啡。

但印度大众社会中吸毒成瘾的人极少。

印度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由于宗教原因,他们有大量合法使用毒品和麻醉剂的场所,但这种合法使用毒品的环境反而事实上消灭了吸毒市场,这听起来非常反直觉,但确实如此。

比如宗教仪式中经常会使用迷幻药和麻醉剂来致幻,但使用这类迷幻药和麻醉剂被认为是祭司阶层的专利,其他人反而不敢碰,再比如在过五彩节时,印度人喝一种用大麻的叶子,乳汁和干果制成的饮料,以此帮助自己陷入沉思冥想,但这反而导致这些人平日里不碰大麻制品,因为大麻制品被认为是只有宗教节日时才能使用的专用品,平日里使用被认为是不神圣的。

在绍拉什特拉地区,鸦片被粉碎后和藏红花,麝香,糖混合,制作成一种点心,但人们也只是偶尔食用,最骚的还是拉杰普特地区,这里的人广泛使用鸦片,但只在三种情况下使用,结婚的时候一起抽,作为洞房时的催情药,有客人远道而来的时候待客用,还必须用手捧着给客人抽以示尊敬,家里有人死了,用鸦片给死者入殓,认为这样可以让死者干干净净的上路,除此之外,人们基本不使用鸦片。

而且这种现象不是当代才有,而是自古一直如此,莫卧儿帝国时期,莫卧儿皇帝就会饮用一种叫恰布哈的饮料,这种饮料是用大麻,鸦片,酒和海洛因制成的,这个成分列表按我们的看法,应该沾上就摆脱不了,但实际情况是,莫卧儿皇帝饮用这种饮料的情况非常偶尔,只在特殊的节日或者仪式上才略微饮用,平日里基本不碰。

印度的不少地方至今依然流行牛奶兑大麻乳汁和干果一起食用,这种饮料被称为桑带,它非常普及,被称为穷人的饮料,但神奇的是,印度人把这玩意当解暑药用,大部分消费只发生在盛夏时节,用于防止中暑和虚脱,平时反而不怎么碰。

按照国际麻醉品管制委员会的统计,印度滥用成瘾性药物的人群在10-75岁的人口中不到0.2%,即大约190万人,作为对比,依据《2021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中国现有吸毒人员148.6万,中国对毒品犯罪的严厉打击众所周知,是决不姑息,露头就打,而印度在有广泛的合法使用毒品的环境下,成瘾性吸毒者居然只比中国的吸毒人员规模高的有限。

也就是说,印度人充实的精神世界和宗教生活甚至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毒瘾。

而你竟然认为医疗和养老这类世俗问题能难倒他们?你在开玩笑吗?

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话完全错误,区区鸦片也配碰瓷宗教?别说鸦片,在印度这里,鸦片提纯后的吗啡和海洛因都斗不过宗教,印度粗制海洛因被叫做“黑糖”,印度的拉贾斯坦邦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拉贾斯坦邦著名圣城普什卡在2000年初的时候曾经“黑糖”泛滥一时,结果当地一座神庙经过翻修后投入使用,导致当地“黑糖”贩子大面积破产,一个毒枭甚至因为破产,被迫靠兜售贩毒用的骆驼维生,因为人们都去庙里磕头去了,没空吸毒。

类似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比如在中国,毒品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是缉毒警察?错。是短视频,是游戏,是动漫,是肥皂剧,是社交媒体,毒贩子恨死这些东西了,因为这些东西抢走了他们潜在的客户。

很多明星为什么吸毒?因为年纪轻轻就得到了一切,物质丰富而思想空虚,于是毒品就成了填补思想空白的选择——巧的是,印度人的思想完全不空白,不仅不空白,而且简直充实过了头。

所谓天下思辨共一石,印度独占八斗,希腊德意志分一斗,其他人分一斗,如果现实世界真有战锤里基于精神世界形成的亚空间,那么印度人在其中的投影之大恐怕是千日之辉,其他文明在亚空间恐怕也就是个萤火虫的水平。

对于这种大部分活在精神世界,只有一小部分活在现实世界的社会,试图用现实世界的标准去衡量他们,是一种空前绝后的傲慢。

至于贫富差距,那更是不值一提,印度的社会结构堪称后现代社会最优解,它以微观层面的不稳定为代价,换来了宏观层面的超稳态,整个社会四面漏风,千疮百孔,但反而在整体层面上乱而不溃,整个社会无处不在的混乱成了无处不在的泄压阀,社会环境高度去组织化,去动员化,反而基于集体无意识形成了一套自发自为的社会秩序,各安其份,各有所归,破衣烂衫的苦行僧忙着修来世,富人安心享受着上一辈子修来的福报,整个社会简直是一套自适应的递归算法,宏观上稳定的一塌糊涂。

不要自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评估标准适用于一切人类社会,大力推行普世价值那是美国行为,搞美国行为也不是不行,请先成为美国再说,不要没有美国的命,先得了美国的病。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