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动态丨报道称「不少年轻人『逃离』写字楼,干起体力活」,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023-04-24 08:33:38 来源: Zpuzzle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最近,一些人开始“逃离”写字楼,干起体力活。他们中,有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的职场老人,有刚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前大厂员工。在体力劳动中,很多人称获得了久违的快乐和充实。

写字楼为什么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的心?当他们摆脱脑力劳动时,究竟在摆脱什么?


(资料图)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比如说你在一个自媒体公司工作,领导让你想下周的选题,然后你想了一版方案提交上去,被领导否了。再提交一版,又被领导否了。再再提交一版,还是被领导否。最后赶在deadline前终于提交了最后一版,领导让你按这个方案执行。结果下周的数据跑出来一看,极其不理想。这时候领导过来劈头盖脸骂你一顿,说你想得选题都是什么X玩意儿,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赶紧走。

这时候你会怎么想?你是不是想说一句“你TM觉得不满意你自己来弄”?

我之前认识不少广告行业的朋友。从我的经验来看,基本上广告行业的朋友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考虑转行。有的会转去做近似的公关、市场,有的则干脆就换到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开民宿、做手工、开店等等的也不在少数。

无论是开头我说的那个自媒体员工的例子,还是广告行业的朋友们,以及其他很多行业的工作者,他们的工作都有个特点,就是十分“心累”,并且不确定性的因素太多。让你想创意,你想不出来就是想不出来——想一想你们领导让你写材料的时候常挂在嘴边的“不够大气,再改”之类的话——你就算把自己耗死了也想不出来。

反之,很多体力劳动虽然也累,但是是有方向的累。要是活没干完,大不了加个班,也总能干完。

比如之前某媒体报道过的宠物美容师,就是这样一份工作。你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技能,接下来不断熟练自己的手艺就行了,并不需要考虑“创意”的问题。

知乎上有个问题,说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读博。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单纯从性价比角度来衡量,认为读博收益不高的人之外,还有一部分已经体验过科研工作甘苦的研究生们,则说读博太“费脑子”,就算知道读完博收入会提升一大截,但自己真的干不来,就去企业工作就挺好。

其实博士以及科研工作者者们的抑郁,也往往与这个心态有关。就是说,很多工作其实与你是否努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有时候你尽了全力,得到的也是一场空。

我相信,如果不是沉没成本过高,很多博士和科研工作者是愿意换到另一条赛道上的。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写字楼”的工作虽然可以避免风吹日晒,但不见得有获得感。

《狗屁工作》这本书里讲到,现代社会有差不多一半多的工作都可以算作是狗屁工作。狗屁工作的特点是成长空间不大、获得感不高。比如我的一个同学,现在在某知名大厂工作,她的日常工作是做数据报表以及对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这份工作拿的钱其实不少,但一方面她很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优化掉,另一方面即便不被人工智能优化,她也觉得自己干的这份工作没有任何意义——她的日常工作,就是把各种数据统计出来,然后做一个好看的PPT汇报一下。在她自己看来,这个工作不产生任何价值,也没有任何成就感,就是名副其实的狗屁工作。

当然,有些人可能觉得这种工作不也挺好的么?可这就又回到了开头的那个例子,既然你的工作不产生任何价值,那对你的领导来说,想“找事”理由就可以有很多。

比如,你熬了几天夜做了一份PPT交上去,她一句“你这PPT逻辑性有问题,重做一下”,你想不想骂街?

如果你的领导每次都这么说你呢?你觉得那每个月两三万的工资,你拿的开心么?

看这个问题的朋友,有的可能收入不高,一个月就几千块钱,也有的可能现在还没有工作,所以可能会觉得有这份工作,无论如何都不会拒绝。但其实人的心理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即便你在一开始会因为这份工作的收入高而觉得要好好干活,可几年之后,你已经习惯了这份工作的时候,这种状态也未必能让你满意。

而实际上,年轻人所追寻的“体力活”与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体力活”并不是一个东西。在我看来,年轻人所追求的“体力活”,其突出的特点是它要拥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个人能够在这个工作中实现对全部流程的掌控。比如花艺师、宠物美容师、保安等等,她们可以负责从前到后的所有环节。但如果是另一些“体力活”,则未必会有这么受欢迎。我在之前举过一个例子:

比如说,在现代的很多龙虾馆里,你会看到一些大爷大妈在那里刷小龙虾。这就是他们的工作,餐馆会按照刷一斤虾多少钱给他们工资。而这些人的工作是完全被固定死的,他们只负责做小龙虾这个过程中“刷”的这个环节,其他环节与他们无关。他们就算虾刷的再快,也就是多拿点工资而已。而在过去的学徒制下,你如果想跟一个厨师学做小龙虾,你一进门师傅也会让你刷虾。可等到你刷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教你做菜。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努力是会为下一步打好基础的。毫无疑问,找人专门刷虾、厨师负责烹饪,这种经营模式肯定会比学徒制下的经营效率更高,但这也意味着刷虾的人能干的活只有刷虾。只要你想的稍微多一点,就会问题自己整天刷虾的意义是啥。

虽然在龙虾馆里刷小龙虾也是体力活,但在工资相同的情况下,我想很多人可能宁愿选择去当一个装修工人,也不愿意去刷小龙虾。因为单纯的刷虾这个工作,跟我那个朋友整天做报表也没啥区别。

我们在谈到国外生活的时候,很多人会羡慕于欧美的“自由”,说这些国家的人即便是做体力工作也会很开心。而一旦说到中国,听到有人说做体力工作开心,就会认为这是假的。但其实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中国也得深一脚浅一脚的趟过去。

过去这几十年,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接收来自国外的信息的时候,主要接收的是国外的科技、工业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我们对国外的了解也基本都局限于当代,对外国历史的了解都很有限,就更谈不上社会、文化思想这些层面了。但实际上,对于我们这些文学艺术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在我们专业学习的时候,我们很早就知道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从何而来——从波德莱尔、卡夫卡到后来的福克纳、贝克特等人,他们的作品里早就写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精神的毁灭。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

有没有一本中国严肃文学类型的小说,讲的故事是现代的,是讲述现代新产生的问题的?

题主在这个问题下的描述是:

比如我看《局外人》,我觉得好像讲的就像自己身边的问题一样,但是我要看《在细雨中呼喊》,我就觉得离我很远。就是有一种感觉,那些著名的小说,我并不是觉得它们不好,而是它们讨论的问题,好像已经过时了,离我很远,我并不是很关心那些问题。

这个描述其实就说明了问题所在,“我看《局外人》,我觉得好像讲的就像自己身边的问题一样”——这里提到的《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在70多年前创作的一部小说。也就是说,在这位提问者的眼里,70多年前的法国人写的作品反而让他更熟悉。

这并非是提问者故意在装,而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因为70多年前的法国,早已经步入了成熟的工业社会,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今天差别并不太大。

加缪有一篇著名的文章,较《西西弗神话》,现在国内不少地方都有西西弗书店,其得名也源自于此。《西西弗神话》里写到:

诸神判罚西西弗将一块巨石不断地推上山顶,巨石又因自身重量再滚落下去。诸神当初不无道理地认为,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无用而又无望的劳作。……这则神话可谓悲壮,正因为主人公具有清醒的意识。如果每走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来支撑,那么他的痛苦又焉在?如今的工人,一生中天天劳作,干同样的活儿,这种命运也不失为荒诞。然而,只有在工人变得有意识地少许时刻,命运才是悲惨的。西西弗,诸神中的无产者,既无能为力又起而反抗,他全面了解他那悲惨的生存境况;他每次下山时,思考的正是生存境况。可以说,洞察力既造成他的痛苦,同时也完成了他的胜利。……没有写一本幸福教科书的意愿,就发现不了荒诞。“咦!怎么,路径都这么逼仄?……”然而,世界只有一个。幸福和荒诞是同一片大地的生子,两者是分不开的。若说幸福势必诞生于荒诞的发现,这恐怕是谬见。荒诞感也完全可能诞生于幸福。“我断定一切皆善。”俄狄浦斯如是说,而这句话是神圣的,响彻凶险而有限的人生天地。这句话教育我们,一切尚未耗尽。此话一出,就逐走一尊怀着不满和对无畏痛苦的喜好而进入人世的神。此话讲命运变成一件人事,应当在人际解决。西西弗无声的喜悦,就全部体现在这里。他的命运属于自己。他的那块巨石是他的事。同样,荒诞人一旦凝注自己的痛苦,就封住了所有偶像的口。在突然恢复寂静的天宇中,土地便升起万千细微的惊叹声音。无意识而隐秘的呼唤、各种各样面孔的邀请,都是必不可少的反面和胜利的代价。有太阳必有阴影,一定得了解黑夜。荒诞人说声“是”,就会持续不断地做出努力。如果说有一种个人命运的话,但是绝没有至高无上的命运,要不然,也只有那么一种,他认为是注定而可鄙视的命运。除此之外,他清楚自己的岁月由自己做主。在这种微妙的时刻,返回自己的生活,西西弗回到他的巨石前,凝视这一系列行为:这些没有关联的行为变成他的命运,而这命运又是由他创造的,在他记忆的目光下协调一致,很快再由他的死盖棺定论。就这样,确信一切的根源只在于人,虽然失明,却渴望看见并知道黑夜无尽头,他不停地走。巨石仍在滚动。

加缪的这篇文章,理解起来是由比较大的困难的,这其中涉及到了他自己的“荒诞哲学”。但假如我们不去探讨那么深的东西,仅仅只从作为象征的西西弗来说,那么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在像西西弗推着石头上山,而石头又重新落回山脚一样,是一种无意义的工作。

如何解决这个精神上的“内耗”,其实有两个方式。

去年,“二舅”视频火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批评视频作者的思路有问题,认为二舅的悲惨在于生活没有保障,而作者靠二舅治好“内耗”则只是一种城市中产的矫情。

但在我看来,这种思维,其实恰恰才是精神内耗产生的根源。在其中某个相关的问题下,我写过这个回答:

为什么这么多人反驳二舅治不好精神内耗?那什么能治好呢?

第一,我已经在里面回答里提到过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群体的抑郁症发病率高,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有能力进行检测与治疗;第二,物质生活与福利保障的提升,可以提升国民基本生活水平,并且也应当进行这方面的提升,但与精神问题没什么关系;第三,高收入群体及发达国家中大量存在的抑郁症表明,即便达到了高收入阶层,精神危机已然不可避免;第四,当代社会子女教育及学校教育最常出现的问题,即家长认为我已经提供了足够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你必须达到何种标准来满足的“投资”,这一点无论中外皆是一样,只不过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结论:总结就是一句话,钱要挣,福利要有,但不要认为有了这些就能解决精神问题。当一个人认真只要物质条件达到一定标准自己就可以无忧无虑的时候,这恰恰是自己以及子女家人精神出现问题的开始。

如何评价视频博主衣戈猜想发布的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想——如果现在创作视频的人不是UP主本人,而是二舅,那么视频会变成什么样呢?

也许在二舅的视频里,他会对大城市的生活表示羡慕。他们可能会羡慕大城市的生活条件,羡慕大城市的医疗和教育条件,羡慕大城市的商场和交通等等。而在很多人眼里,自己一个月挣两万可能一万得还房贷、各种费用扣除之后一个月也剩不下3000块钱的生活,在连三千块钱都挣不到的二舅眼里,反而是非常幸福的。

这也是知乎上很多人说的上一辈人不理解自己的地方。在上一辈人眼里,现在的年轻人即便是压力再大,可选择的生活总比自己当年要好很多。至于说年轻人的压力和焦虑,在长辈眼里反倒是一种矫情。

所以,也许在一个普通的农村人的眼里,他眼里的大厂员工意味着几十万的年薪、在北上广有车有房、一年到头的各种福利、自己舍不得给孩子买的各种零食饮料可以敞开了吃……

他说二舅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但也许在二舅眼里,他根本不理解什么是焦虑。而在一个同村的人孩子眼里,UP主本人的生活,说不定反倒让孩子觉得农村生活是没意思的,只有大城市才有生活。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来说才最有价值,他人的阐释所代表的只是自己的生活对他人的价值,这是两回事。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个人做出的选择就很容易被社会所左右。比如在当下,固然体质内能够代表一种相对较好的就业选择,但是这种相对较好是整个社会基于各方因素而形成的短暂共识,对于个人来说则未必。有些人的性格和人生目标天然就是与体制内的一些岗位相抵触的,即便选了体制内,所带来的也只有负面的影响。

这些年知乎上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其实是错误的共识,那就是产业升级会提供更多的高端就业岗位,让更多人找到好工作。产业升级会提供更多的高端就业岗位,这个话是没有错的,但是高端岗位带来的效率升级,也会“挤出”更多的人到其他中低端的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反而是服务业占据70%、80%的比例的原因。从我们社会的发展来说,未来随着分工的细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一些“狗屁工作”。这些“狗屁工作”的收入可能不高,而且也存在很大的精神内耗,“性价比”可能还不如同等收入的“轻体力活”。

在当下而言,如果一个人觉得写字楼的工作对自己而言已经是一种束缚(前提是不怎么加班、不怎么伤身体)的话,那么对待工作的态度无非是三种:

第一种,直面工作,以类似西西弗的态度来完成自己的反抗。但这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

第二种,换一个性质相同但轻松点的工作。这个就不说了,很容易懂。

第三种,放弃“狗屁工作”的精神内耗,去从事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把一个房子装修的好看所带来的成就感,未必就比坐在办公室里搞一堆交上去就再也没有反馈的数据报表要好的多。

我个人在之前的一个回答里曾经说过,我认为未来大学毕业生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一定会增加。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多了,而且也会因为人的心态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在当下这个阶段,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相较于普通的脑力劳动,性价比还太低。比如,你在工厂干活,一个月累死累活可能就挣个五六千,而你在办公室,可能一个月也有三四千。两相比较之下,反而是工资高的性价比可能差一些。但是,随着教育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未来的很多体力工作的收入,反而可能比白领工作更有性价比。到那个时候,虽然更耗体力但却相对不那么累心的体力活,在一部分群体中,可能会更受欢迎一些。

那或许才是一个更好一点的时代。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