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酒桌上的“油腻”话题?这件事被冤枉(误解)了太久!-焦点观察
2023-05-06 08:48:45 来源: KnowYourself

策划、撰文 / 大霸、C.C.

编辑 / KY主创们

作为一名30岁女性,从小到大我的身边甚少有人“谈论政治”。


【资料图】

第一次对这件事有概念是2001年在父辈们的酒桌上。那一年,南海撞机、北京申奥成功,美国遭遇911、中国加入WTO,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尽管那时懵懂的我,并不懂这些意味什么,但总有种不明觉厉的味道。

这之后便是中学的课间,男生们熟练运用历史和政治课本激烈讨论中美建交、市场经济……而当时我对此依旧兴致不高,或者说除了可能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的信息,我觉得其他一切跟自己没啥关系,更多是男性们用来高谈阔论的资本。

直到今天,当互联网的高度发展降低了人们观察和参与政治讨论的门槛。不论是全民围观大国领导换届,还是朋友圈热议大国博弈改写的行业企业命运,都变得容易。

以及特别是新冠以来,当人人面临集体与个体无法剥离的生存考验,我才发现:政治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或许无法允许一个只想着眼于自己小日子的人置身事外了。一时间,或被动或主动,仿佛人人都能聊点政治。

但与此同时讨论政治本身也在变得越来越麻烦。生活中不少人因政治立场不和跟亲朋伴侣断交,有的人则陷入政治性抑郁而无法自愈,也有人把谈论政治与中年油腻、精英阶级互相绑定,并心生厌恶。

那我的困惑则在于:既然这么麻烦,为什么还要讨论政治?人们在遭遇这些麻烦时,真的都懂什么是政治吗?如果越来越多人并不真正关心和参与政治讨论,世界会怎样?或者有没有一种可能,恰恰是长期的政治冷漠才造成了这一系列的麻烦呢?

带着这些疑问,于是有了今天的文章。

我们谈论政治,

实际上是在谈论什么?

生活中,我们对「政治」的认识,要么源于身边人的耳濡目染,就像我在文首的经历。要么来自种种有关制度、权力机构的系统性知识——因而政治似乎很容易被理解为有关“戎与祀”的国家大事,它离我们眼前的生活很遥远、也绝非我等能轻易左右。

不过,或许我们还是要提出那个平时很少被深究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政治」?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声称“人是政治的动物”,即成年男性(不包括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管理。当时,城邦被视作一种自然的社会秩序,人身处其中参与秩序的维护,既是本性使然,也是义务所在。因此他认为: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基于这一观点,西方现代政治概念又进一步提出“社会契约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授权。它强调,政治是一种政府(机构)和人民之间的合约关系。之后,孙中山用更东方的表达解读:“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即是政治。

而根据现代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2009)的定义:政治就是某个共同体的成员(公民)走到一起,就某些重要议题参与讨论和行动。

上述关于政治定义的演变其实都在指向:政治的本质是「一群人的共同生活」。回到现实,这也决定了政治讨论的范畴绝不仅仅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覆盖着和你我切身经验与实际利益紧密相连的生活日常:

当你生病去医院,能不能用社保?哪些药社保能报,哪些报不了?

你毕业定居、结婚买房,不同城市、不同地段的房价千差万别,怎么选?如何贷款?

你找工作、跳槽,怎样评估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你所在岗位的替代性?

那些家长们挤破头想把孩子塞进去的“名校”到底好在哪,最根本的优势是什么?

你股票、基金和数字货币账户里的钱是怎么赚和怎么亏的?

这些话题的共性在于,它们既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又都依赖于公共层面的商议和决定。换句话说,它们既是私事又是公事。当然还有那些看起来未必和大多数人直接相关、事关“他人/其他群体”的话题,如:

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会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男女平权?

LGBTQ+人群如何能真正迎来免于受到歧视和不公对待的社会环境?

平台经济下涌现的特殊职业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是否能真正享受雇佣待遇?

独居老人在生活照料上的困难,需要怎样的社会抚养模式来解决?

抑郁群体越来越庞大,社会层面能提供哪些安全有效的精神健康干预?

你可能会问:“身为大多数,我为什么要关心少数人的问题?

我想,“不关心”首先有一个前提:你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成为“少数人”,显然这不可能。我们总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在某个领域,或短暂或长久地变成“少数人”,比如:

“你是班级里学习最拔尖的人、你是穿‘奇装异服’上班的人、你是30岁还没恋爱过的人、你是不想结婚但想有孩子的人、你是和伴侣计划丁克的人、你是那个正在变老的人……”

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就总有与大多数人的需求不一致的时候,而有时候这其实恰恰就是每个人所追求的属于自己的、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我们关心少数、为少数问题发声,其实是在为社会能够包容、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的自由选择”而努力。

这也是为什么说:“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并非取决于大多数人过得如何,而是取决于少数人得到了怎样的对待。”可惜,普世的共识常常被我们遗忘。

回到“到底什么是政治”?我们的共同生活就是政治,当我们谈论政治,实际上就是在谈论你、我、ta正在或即将要面临和解决的各种现实问题。

普遍传播的关于聊政治的误解

让所有人都变得更加

“政治冷感”

然而不论是否真正意识到政治就是生活,现实中人们关于谈论政治的态度都显得颇为微妙。这种微妙尤其体现在以下这几种常见的“错误联想”中。

1. 中年、油腻男更爱聊政治

相信许多人印象中,酒桌上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看起来“最懂”政治。Ta们总能紧跟时事发表一些“高屋建瓴”的点评,并用来证明自己见多识广,暗戳戳掺杂着一些优越感的较劲。的确有这种情况不假(这是人,不仅限于男人,为了满足表演欲和自恋心理的体现),但聊政治绝不是男人的专属爱好。

相反我们要记得,历史上的女性从未放弃过参与政治的努力。正是因为有20世纪初欧洲妇女参政论者(suffragettes)积极争取妇女选举权、上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者向传统父权制结构高喊“个人的就是政治的”等等,我们才得以在今天赢得女性在生育、性、家务劳动、身体等各个层面的解放,得以使更多人意识到,公共议题与女性社会处境的密切关系。

2. 精英阶层聊政治更有意义

在许多普通人看来,精英阶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社会资源,决定着ta们更具备影响政治决策的可能。因此会下意识地觉得“政治与我无关”“聊政治是奢侈无意义的”。

但其实,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之所以为公共,正是因为它最终要落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头上。只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广泛积极地参与公共讨论、表达公共见解和政治期待,才能更大程度上保证政治决策的正确。

3. 不要和亲密的人聊政治

根据不少人的亲身经历,政治观点不同确实很容易和亲朋伴侣闹掰(Dean & Croft, 2001)。这是因为政治观点常与个人价值体系和利益直接关联(Chambers et al., 2013),一旦产生冲突就容易激化矛盾甚至反目成仇。

但也正因如此,其实恰恰证明了和亲密的人聊政治是必要的。如果政治分歧能够反映三观的不合,聊政治不失为一种考验关系的方式。如果持有相近的立场和观点,聊政治还能让人避免观点的极化(Algan et al., 2019),为关系的深化提供契机。(相关阅读:这是大多数伴侣、朋友都不会聊的话题,但聊好了关系就会“升华”——)

当然,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不要强求于说服对方和自己保持一致,聊政治最重要的是求同存异。

4. 聊政治就是搞“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政治正确”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指避免冒犯各种性别、族群、性取向、特殊社会处境的人的语言(Longley, 2019)。但由于美国保守派常常批评左翼的“政治正确”限制了言论自由,它一度沦为带有“虚伪”意味的标签。

然而回望历史,政治正确的确对社会歧视和不平等起到了拨乱反正的重要作用——过去司空见惯的性别或种族歧视言论,如今在公众舆论中将会是不可接受的。“政治正确”的污名化,让人们忽视了它本来所具备的对弱势社会群体的保护作用,同时扭曲了一部分人对政治讨论的想象。

受此影响,越来越多人丧失了政治讨论的兴趣,形成了社会性的“政治冷感(political apathy)”——公民对政治参与和政治事务缺乏兴趣或漠不关心。

当前,这种政治冷感在我国青年一代身上还集中表现为一种“悬浮”(suspension,Xiang, 2021)的状态,即在高强度的社会节奏下,大家“像蜂鸟一样不停挥动翅膀”,卷学业、卷工作、卷收入,频繁跳槽、搬家、换城市,但内心焦虑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归属。久而久之,ta们对集体无感、并认为自己对长远、宏大的(公共)事物无能为力。

人人悬在空中,活成一座座孤岛。

政治冷感无可厚非

但我们依然主张你能丢掉它

悬浮下的政治冷感作为个体生活经验和生活态度的一种选择,不应被苛责。但我们依然希望你能努力丢掉它,并真正意识到参与政治讨论的现实意义。

对个体而言,作为公民参与政治讨论实际上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特别方式。

一方面,我们将自己的命运和宏大的发展连接起来,会体验到某种历史性的参与感,并更有可能从中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Minozzi et al., 2020)。

“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每个时代都会令人起鸡皮疙瘩”

“我第一次在正儿八经参与政治谈论,是2018年和公司前辈一起探讨改革开放40年。那时候刚步入职场,对国家制度变迁、历史发展规律没啥认知。但当从前辈们口中听到‘92下海’、‘98下岗’这些字眼时还是会被触动。因为前者的参与者既有潘石屹、俞敏洪、李宁等年轻人熟知的民营企业家,也有家里的亲朋长辈,而后者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的父母。

站在当时回忆起童年在爸妈‘单位家院’里无忧无虑长大的时光,会有种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想想那时的自己对外部危机一无所知,再到彼时经历过房地产黄金十年、全球市场数次金融危机和中国互联网、城镇化发展的辉煌20年,迎来了父母顺利退休、老家的房价破万、我自己到上海打拼、还是个小股民... ...会莫名感到心潮澎湃。

这也让我想起那句经常被熟读的话‘一个人的命运既要看个人的奋斗,也要参考历史的进程’,常读常新!”

——rr,男,33岁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那些在政治决策过程中有直接参与感的人总体幸福感更高,且这种幸福感与最终的政治成果无关(Frey & Stutzer, 2002)。这是因为在我们身投入到公共讨论和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深刻地体验到自身具备积极的创造性,以及对自我、他人和事物的感知与互动潜力。

“原来人在做公益的时候,真的会感觉自己闪闪发光”

“几年前,我曾经在一家服务‘流动儿童’的公益机构做过志愿者。一开始,我只是把参与公益当作‘做好事’。有幸和孩子、家长和公益从业者获得了交流,也耳濡目染了ta们的个人故事。

之后我越来越感到,公益活动是在关注那些在传统公共政策和政治语境中难以切入和支持的议题,它期许我们能够迈向一个更‘善’的社会。我也开始积极参与“流动儿童”教育和相关人口政策草案的公众建议环节,至少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完成自己作为公民的义务。

当我看到自己的工作帮助孩子们获得玩耍和学习的空间,也有更多朋友关注到流动儿童议题,我真的觉得眼前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生,充满了无比的快乐,被闪闪发光的东西笼罩着。”

——kk,女,29岁

此外,即便只是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仅仅做到了直面政治环境与社会现实中的问题,也会提升我们的掌控感,这种掌控感将帮助我们调动更多的积极能动性来应付生活的无常(García-Ramírez et al., 2011)。

“当我直面性骚扰背后的问题,

我意识到权力关系中的每一次被害都应当发声”

“我以前有过被性骚扰的经历,当时没敢报警,事后向家长讲述时,总会被问及当时穿了什么衣服,有怎样的举止,让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责任。后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很多女生站出来,讲述被性骚扰、性侵害的经历,感受到了一股自我认同和重新主导自己价值的力量。原来自己从来没有错,错的就是那群道德败坏的人,以及不够健全的社会环境跟法律制度。

也是从这时候我真正意识到,性骚扰的遭遇是如何与社会的性别权力结构关联在一起的。作为被害或者说这个结构中的个体,每个人其实都应该更勇敢、更有责任地去面对和回应现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无视、逃避和事不关己。”

——adaline,女,30岁

而当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谈论政治中来,在社会层面的意义同样重大。首先它是个体与群体实现“社会自我”利益主张的必然方式,只有人人都能代表自我发声,人人不因畏惧自我的势单力薄而沉默,才有可能让想要争取的权益被听见、被看见。

更为重要的是,当真正了解政治、充分参与政治讨论,我们才有机会意识到:一切关于自身身份的“优越性”恐怕都是错觉。就好比:

父权制下的男性相较于女性、异性恋正统主义(heteronormativity)下的异性恋相较于性少数、地域发展不平衡和户籍制下的生于江浙沪相较于生于西北农村等等基于政治“特权”产生的重男轻女、性取向和地域歧视等等。其本质上都是某种社会发展模式下的阶段性结(后)果。

我们所拥有的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正当、合理或不可撼动,甚至是由他人的牺牲为代价的。如果我们向往过上真正道德且自洽的生活,就应当去追求更加平等、公正的政治社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不论我们是否愿意丢掉政治冷感,“见证历史”时,都无人能置身事外。不管是刚刚过去的大疫三年,还是正在进行中的俄乌战争,都是鲜活的例证。

以怎样的姿态谈论政治?

需要你别放弃

那一点点理想主义

如果你决定和我一样丢掉对于政治的冷气,那希望有一天我们也都能以更“正直”的姿态走到一起,以下几个谈论政治基本且重要的原则,来共同参考吧——

不盲目相信,始终保持怀疑

面对繁杂的信息洪流,即便相关政治事件和观点的报道来自大v、来自官方,也努力做到不轻信、不盲从。当下,不妨通过增强媒介素养,来更好地参与政治讨论(Vinney, 2022)。比如你可以思考这些问题,来评估讯息的可信度:

1)谁制作了这条资讯?谁是它的受众?

2)它传达出什么信息?

3)它试图引起怎样的情感体验?

4)它包含了怎样的价值和道德观念?

但其实最难的不是质疑别人,而是勇于自我怀疑,出自尼采的那句“真相最大的敌人不是谎言而是信念”讲的就是人们为了强化自我心中的信念,只选择倾听并相信那些我们希望看到的东西。

敢于发声,转发和围观也意义非凡

对普通人来说,哪怕不参与具体讨论,能做到转发和围观也足以起到意义非凡的作用。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过去三年里,那些朋友圈被刷屏的时刻:

“武汉封城、美国大选、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孟晚舟回国、丰县小花梅、俄乌战争、唐山打人、上海静默、江爷爷仙逝……”

在大众舆论的时代里,正是“无数”普通人的参与让政治社会事件,被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也正是“无数”普通人所形成的宏大声量,带去了“改变”的可能。

坚持同理心,允许“不一样”

现实中,不同人之间政治立场、看法不一致甚至完全对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或许你可以在开始辩论前多做一步: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一下为什么ta会这么想,“ta可能经历过什么、ta的身份与处境和我有哪些不同?”

如果你们依然无法理解或认同彼此的观点,也不要强求一定要达成共识,更不要轻易上价值、放大矛盾。允许充分表达后每个人的“不一样”,梳理分歧、求同存异,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观点会一直不变。

不要放弃内心的理想主义

最后,我们想说说理想主义。

一些传统论调常常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对立,认为它代表了一种高蹈的、缺乏现实基础的理念诉求,就像是“乌托邦”。但我们认为,理想主义并不是空想,而是有足够的能量为自己树立一种值得追求的信念,并怀以真诚、务实的态度去一点点实现它。

就像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所提出的:“理想主义是关于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一种不断追求更高层次、更为普遍的人类价值观的努力。”我想,讨论政治必然需要拥有这样的信念,也就是坚定地相信:

我们所做的一切看起来微不足道、毫无意义的努力(包括牺牲),最终能够创造一个“乌托邦一般的世界”。当然,它也包括:不论能在多么有限的条件下“说话”,也不放弃说话的权利。

今天是五四,以上,敬所有“正青年”的朋友。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