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是一个全产业链国家,但希冀于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做到龙头显然是不经济的 焦点报道
2023-06-06 17:37:11 来源: 老马识途

【本文来自《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在沪成功出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资料图】

个人就是搞制造业的(低端低值的五金机加工),从匹夫有责的思路看问题,说说邮轮之外的话。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和绝对实力毋庸置疑。

第一,我们做为人口大国与世界工厂,为满足内需、供应全球并解决低技术工人的就业,低端制造业依然不可或缺。

第二,匹夫的产品多为出口,从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分门类来看,国人热衷于讨论的所谓机械制品,各种精密仪器设备,依据联合国门类事实上属于中端技术产品,而在这个门类中最大的一类为汽车。这个领域,恰好是我国在前五强中占比最低的一个门类,而且已经迎头赶上。随着汽车电动化升级,我国在电子和软件方面的优势,以及在电池领域的抢先发力,叠加市场规模和政府调控扶持的能力,已经显现出弯道超车的态势。这个成就无疑值得大书特书。

第三,老马的产品离不开加工中心(简称CNC),如果再加上科研与医疗仪器,也就是所谓的精密仪器和设备制造方面,德国日本乃至美国都具有相当优势。

这里的原因乃在于这些产品大多是上两次工业革命的结果,而我国完美错过了这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时期。这类产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于其中关于材料和制造工艺的信息并不是一种” Knowledge”,某种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积累理性推理得到的结论;相反,他们许多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是一种“Knowhow”,一种通过经验和试错不断累积得到的知识。

这种知识甚至并没有许多的科学和逻辑支持。典型的如材料学领域各种成分的配比,工艺领域各种热处理的技术等等。这些知识直接影响到许多基础零部件的性能和精密程度,比如轴承,齿轮等等,而这些基础零部件的质量又直接影响到最终制成品的关键性能。

但这些领域并非无解。

一方面,作为世界工厂的我国的市场规模远胜于德日欧美的本土市场,对于本土企业研发试错具有良好的土壤;另一方面,大量的这些德日美企业本身在这些领域德利润率并不高,某些精密产品市场实在是太小,任何研发投入的相对收益都太低。就好像,某人已经在某小村庄门口的河流上建了一座桥收过路费,由于村庄的规模太小,任何后来者再建一座桥的预期经济收益都为负。

第四,尽管我国是一个全产业链国家,但希冀于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做到龙头显然是不经济的,而且会适得其反,失去可能的产业链上的盟友。你要生存,也要让别人有活路。

最后,被认为是高科技制造业产品的比例来看,我国事实上遥遥领先德国美国和日本,而从全球来看,也仅有台湾,韩国等少数几个电子芯片领域的领先国家和地区对于我国拥有优势。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他们事实上都是我国庞大的电子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我国在这个领域的优势是非常强势的。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