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哥不是蔡徐坤|每日观点
2023-07-05 21:44:36 来源: 新潮沉思录

文 | 天书 


【资料图】

随着蔡徐坤本人昨天的回应,“塌房传闻”有了初步结果,塌了,但没完全塌。

比起两年前某吴姓男星直接进监狱的塌房程度,这个结果可能让ikun和小黑子都暂时松了口气。

ikun就是蔡徐坤的粉丝,吴亦凡当时的塌房程度,都还有不少死忠粉愿意支持他相信他,蔡徐坤这塌房度显然是挡不住真粉的爱。

“小黑子”本来是ikun口中用来指代对蔡徐坤相关的各种素材进行鬼畜,抽象,恶搞的“黑粉”,结果由于与蔡徐坤有关的各种梗已经远超出当年B站鬼畜区的影响范围,变成了广泛的亚文化现象,使得“小黑子”反而变成了一种亚文化身份认同,不管是在网络还是现实中,只要你发出的“只因”“鸡你太美”“只因”“唱跳RAP篮球”“你干嘛”“铁山靠”等信号能被对面识别并互动,那你们就成了“友军”,同属于“小黑子”。

熟悉B站鬼畜区的朋友都会了解,蔡徐坤可能是鬼畜区目前为数不多的能从19年火热到23年的“鬼畜顶流”,小黑子文化与曾经吴亦凡的大碗宽面一起,见证了B站以鬼畜区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从小众到破圈产生大众影响力,再由于B站向大众平台转型后又被边缘化这一过程。

19年鬼畜区影响力达到极盛,当年四月,蔡徐坤团队发布律师函,声称要起诉B站鬼畜区UP们,引发B站用户强烈反弹。同样是在四月,吴亦凡团队发布MV《大碗宽面》,以自嘲的形式回应了鬼畜区UP们对其稀烂RAP功底的二次创作,结果逆转了之前在B站路人中的稀烂口碑,被评为当年明星最佳公关案例。

两位顶流爱豆对鬼畜区的重视足以说明当时鬼畜区的影响力已经到了主流娱乐资本不能轻视的程度,而不同的回应方式产生了两种极端效果。自蔡徐坤之后,再也没有公众人物敢用律师函来硬杠鬼畜区网友。

如果分析小黑子这种文化现象,我们会发现它并不是从头到尾都和普通人对相关明星或公众人物的厌恶嘲讽有关。那两年关于吴亦凡的各种鬼畜作品,本质上是网友们对我国流量明星和粉圈文化的不满与嘲讽的爆发,而吴就是粉圈文化和流量明星的代表。然而,亚文化群体也经常是很单纯的,他们容易因为一些事情对一个名人观感很差,也容易因为一些事情导致口碑逆转。

比如鬼畜这件事,试图压制禁止网友创作的行为,他们会进行坚决的回击;但放下身段,大方承认自身问题,并做足和网友们打成一片的姿态,就会迅速获得大部分路人的好感。

当时吴亦凡发表《大碗宽面》之后,各种相关视频弹幕里(还包括蔡徐坤相关的视频里)都出现大量的“对不起亦凡哥”之类的弹幕,当然,这种所谓的“对不起”仍然是一种鬼畜式的调侃,在《大碗宽面》发表之后,直接又引发了新一轮创作热潮。但B站网友们当时对吴这种大度姿态的受用和肯定是无疑的。鬼畜知名创作者OELoop的作品《【全明星】对不起吴亦凡!》就是这种情绪的代表。

就像我们以前在讨论青年亚文化现象时多次说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一旦产生广泛影响后,总是会走上被消解,被收编,被主流化的命运。这种“收编”,很多时候是中性的,就像《大碗宽面》事件一样。

蔡徐坤的路人口碑变化也很有意思。在19年NBA侮华事件中宣布停止与NBA的所有合作,立即就为自己挽回了不少口碑。后来,由于20年B站开始转型大众平台,鬼畜区影响力不断减小,以及新热点素材的出现,关于蔡徐坤的二创也沉寂了一段时间。

转折点出现在去年。从快手起家的UP悠悠球琛总入驻B站后,给一段简单的悠悠球动作视频配上了《只因你太美》的原版音乐BGM,播放量大增,于是这位UP在接下来的视频里各种玩小黑子梗。ikun为了维护偶像,让琛总的账号遭到了不少攻击,于是琛总发了个所谓“道歉视频”,结果视频中道歉一半又开始用悠悠球整活玩梗,节目效果拉满。受此事刺激鬼畜区又掀起了新一波二创热潮,而这次二创潮的创意,抽象程度和制作水平都远超过了当年的蔡徐坤鬼畜。

而且这一波的热潮已经远不止限于鬼畜视频,由于相关素材的抽象程度越来越高,变成了一种随时可能被触发的文化模因。网友们可以在万事万物中发现只因的踪迹。

事情到了这一步,跟B站和蔡徐坤本人都已经没多大关系了。B站虽然还是鬼畜大本营,但B站转型过程中鬼畜区的影响力在持续减弱,鬼畜作品的制作需要的技术和时间门槛都很高,由于B站转型不成功,巨额亏损一直无法扭转导致的创作补贴腰斩更让很多中小UP难以为继。

对于网友们来说,实际上,这时候小黑子宇宙中的“坤坤”已经脱离了最早对蔡徐坤的调侃讽刺范畴,而是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亚文化形象,“坤坤”也开始被网友们称呼为“鸡哥”。不少ikun也默认了这一事实。

而且蔡徐坤的路人口碑又开始了奇怪的回升。先是去年时代少年团有粉丝因为喷蔡徐坤与ikun开撕,结果中途小黑子加入声援ikun,虽然最后因为ikun对小黑子的不信任让这种“联合”快速瓦解,但事情还是体现出流量时代的幽默,正所谓“黑粉也是粉”。

然后是前几个月以姜涛和卢瀚霆为代表的“香港顶流”在港娱拳打四大天王,脚踢周王林陶,引发全港疯狂追星潮,让大陆网友完全无法理解香港人的审美到底退化到了什么程度。于是又在小黑子群体中引发了不少“起码鸡哥比这帮牛鬼蛇神形象好多了”之类的感慨。

就像上面说的,从鬼畜区如日中天时B站网友可以硬杠娱乐资本到鬼畜已经式微的今天,网友们的玩梗和二创已经不是因为当初看偶像和粉丝文化不爽,亚文化式的抵制确实打不到娱乐资本。客观来看,以娱乐圈为代表的资本文化产业在长期内仍然还会是文化产业的主体构成部分之一。去年的小黑子联合ikun大战时代少年团粉丝事件和今年大陆网上对姜涛的嘲讽,本质上是对娱乐文化业一蟹不如一蟹的吐槽和无力感。

由于这几年内娱在吴亦凡塌房后,蔡徐坤成为唯一一个还能被不关注内娱的普通人广泛认识的爱豆,所以也变成了一个标杆——当你以为吴亦凡和蔡徐坤已经代表了娱乐圈的一种下限,后续发展会告诉你离下限还有很远。就像大家这两年不断用以前的古装剧来嘲讽现在的古偶剧,并不是怀旧因素使然,而是现在娱乐圈的下限确实低的可怕。

然而,蔡徐坤终究也塌房了,会不会完全塌,要看网上有人指控的一些可能涉及违法的行为会不会成真。本质上娱乐圈就是极其畸形的,一方面要求一大批来不及好好进行学业深造和社会磨练的人,早早进入娱乐圈去面对各种名利诱惑,努力经营甚至钻营,一方面社会观念和市场需求又要求他们保持着公众人物的良好形象作风和尽可能最少的私人领域。可以说只要你粉了偶像,那么塌或不塌很多时候就处于一种量子波动状态中。

虽然,鸡哥已经不是蔡徐坤,小黑子并不会因为蔡徐坤塌房而伤心,却会因为他可能涉及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违法而担忧。在吴亦凡进监狱之后,B站上关于吴亦凡的鬼畜作品基本全部下架了,如果关于蔡徐坤的鬼畜视频最后也因为事件发展而被下架的话,那对鸡哥宇宙显然是毁灭性打击,本就在衰落的鬼畜区可能也会更加走向下坡路。

在几年前,我一度非常期待着以B站鬼畜用户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群体能实现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从无意识的跟风和模因现象发展为有意识的系统输出创作,真正以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力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然而随着B站转型尝试的失败,这种美好期望可能暂时要缓一缓。

B站确实已经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青年亚文化群体,虽然仍然是最大的聚集平台,但亚文化青年们也早已扩展到各个平台的社群和角落中。不过在B站转向大众型平台后,暂时还没有下一个大型平台能接过青年亚文化群体主要聚集地的旗帜,亚文化群体在各平台上的分散,以及在B站和其他平台这几年都出现的,底层生态越来越对立极化,“小鬼化”的趋势影响下,青年亚文化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反而又暂时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倾向。

这种趋势变化和B站的转型失败之路也高度相关。B站以二次元和亚文化起家,当初对用户许下了“永不加视频广告”的承诺,业界如今都认为B站自缚手脚是导致如今陷入亏损的主要原因。其实对于早年以青少年为主要用户的B站来说,视频贴片广告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真正能从二次元和亚文化群体身上获取利润的东西,比如手游。

然而早期依靠代理日本手游FGO赚钱的B站大概是被路径依赖影响,并没有搞清楚中国用户真正的喜好趋势是什么,开发的手游以《神代梦华谭》为代表,在风格上极度受到日式手游影响,二次元浓度过高,B站甚至为其制作了日文主题曲。然而游戏机制却不突出,最终在去年关服。更不用说由于决策者们的忽视,B站完全错过了当前国内某个头部手游。

可以说B站在游戏道路上的失败也是不得不开始向全民型平台转变的一个原因。除了B站跨年晚会获得社会面上的成功外,B站搞的自营综艺,强推的各种站内“偶像”本质上与平台核心用户是格格不入的,也没有办法获得多少商业价值。这几年B站最火的当是知识区和生活区,然而在这两个版块上B站并没有多大的壁垒优势,无非还是在吃之前的用户红利。而B站的亏损却在不断扩大,最终腰斩了用户的创作补贴。

于是,搞笑的一幕出现了,从业内到B站自己,都有不少人在说B站的用户是各平台商业价值最低的用户。看看某头部手游的年收入,以及该手游在B站上相关的视频,如果当年B站也搞出了同样收入规模的产品,或者参与了这款手游的投资和运作,现在还会有人说B站用户价值低么?本质上,还是一个以青年亚文化群体起家的公司,领导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跟不上青年取向的脉搏,然后被后起之秀取代罢了。

不过,对于青年亚文化群体来说,“商业价值最低”其实算是一种正面的肯定,因为亚文化群体主要还是由小资青年构成,本身并非没有消费力,而是充满了对主流文化的警惕和抵制,轻易不会被忽悠花钱。但尴尬的地方也在这里,从手游上看就明白,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消费力也仍然是惊人的,从一战之后青年亚文化成为一种现象开始,亚文化群体们一边抵制主流文化,一边也与资本主义娱乐产业和消费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由于去年开始,关于从某大厂空降过来的B站高管李旎的讨论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该高管的大厂背景和各种决策是导致B站走入如今境地的重要原因,再联想到“永不加广告”的承诺是日常被黑的叔叔(陈睿)在当年做出的,并且在亏损压力下至今也坚持没改,在B站用户中又开始出现了一种“不是叔叔的错,都是阿姨的错”的看法。不管谁的错,这种讨论本质上是广大青年亚文化群体们确实也并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网站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另外,这种心态上的微妙变化就和蔡徐坤的路人口碑变化一样,也是青年亚文化特质的一种有趣体现。

关于青年亚文化的历史,问题与该如何发展,更深一层的东西在我们去年的视频《鬼畜兴衰启示录》中已有过讨论。对于小黑子来说,由于鸡哥梗已经高度抽象化,就算最终事件发展到蔡徐坤的相关二创视频在平台上全部被下架,这种玩梗也并不会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消失 ,毕竟在坤坤宇宙里,已经可以完全不用出现蔡徐坤的真人形象。只不过真到那一步,关于鸡哥的梗又可能变为小众,隐晦,需要默契的暗号。不论怎么说,从蔡徐坤这次塌房事件开始,鸡哥这一梗文化就已经宣告完全与蔡徐坤切割了。

本质上来说,资本主义消费文化下产生的青年亚文化现象,既无法真正对抗主流文化与娱乐资本,甚至也没办法真正解构冲击偶像文化,那是新文化运动这样的事情才能做到的。

在信息茧房和群体极化的当下,在赛博人士们越来越需要精神社保和心灵归属感的当下,各种小圈子小中心里的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无处不在。了解当前B站生态的人应该不难认识到这一点。既然偶像已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塌房同样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么看,一个被抽象出来的“鸡哥”确实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在这次事件后,“鸡哥”能作为一个独立,与现实无关的文化形象活下来的话,那就真的不用担心塌房了。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