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完印度又来吹菲律宾跟香港,到底谁“精神贫穷”? 视点
2023-07-07 18:47:00 来源: Ranger甘

批判国内“家政服务行业”跟“家政服务人员”的乱象是一回事,吹捧“菲佣”是另外一回事,以香港的“佣人”标准为圭臬更是贻笑大方。这样的人居然担任过副司长这样的高阶职位,真的是一言难尽(说了发不出来)。


【资料图】

1、国内“家政服务行业”的乱象:

在我国,这个行业本身正规化、规模化的时间就很短,起步很晚,到2023年为止只有20所大学有家政本科专业(全国有1270所大学),147所中高职院校有家政专业(全国有超过1万所中高职院校),《人民日报》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59.4%,中专及高中学历占比36.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只有3.8%。“家政服务行业”在法律法规、行业教育培训、企业规范操作、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再学苏师傅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点类似于房地产(商品房),建筑标准不高、设计水平不高、物业不规范等等。两者在某个时段都是暴利、价格虚高,而“家政”行业就像之前的房地产一样,价格跟品质不匹配。这种情况在国内很多行业、很多领域都广泛存在,概括一下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怎么就成了“精神贫穷”?用某些行业的某些人来定性“大陆人精神贫穷”,那如果我拿空间站、高铁、5G、电动车、J20等等行业的人来举例,难道我们就人人都是“高级人才”、“精神富裕”了?这到底是个什么逻辑?到底是谁“精神贫穷”?

2、吹捧“菲佣”:

菲律宾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从政治上看,菲律宾的国内政治是各个地方豪强(大家族)相互协商(交易)来决定的,北方亲美,南方本土意识更强。菲律宾是亚洲拥有美国绿卡人口最多的国家,曾经是美国殖民地;

从经济上看,菲律宾的经济大家基本只能想到水果跟“菲佣”,最多再加一个赌博。而菲佣”是菲律宾国家层面推动的一个产业,其起步早,各种理论跟实践都已经形成了相当不错的成果,这是事实,我们不会否认它的产业规范化。但是,这个产业本身目的就不纯,就是为了给菲律宾创造大量利润的(国家有分润),而不是什么社会的发展需要。菲佣”是菲律宾的第一大外汇收入来源,菲佣”政策还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其国内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有点类似于印度跟巴基斯坦向中东大量输出劳工,又有点像日本帝国时期的某某妇下南洋,当然,菲律宾倒是没有日本那么恶劣,是真正的输出劳动。

3、以香港的“佣人”标准为圭臬:

好吧,对香港我没法说些什么,大家都懂,仅说说香港“菲佣”的大概情况吧(欢迎指正及补充)。

在香港,“菲佣”最早于70年代左右出现在英美人的家中,因为很好用且会说英语(毕竟是殖民地)。后来因为香港经济腾飞,成为了亚洲四小龙,很多香港人因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家中,越来越多的聘请“菲佣”。那么“菲佣”在香港人心中是什么样的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相当多的香港人是歧视“菲佣”的,打骂虐待的事件时有发生。当然,现在比以前可能好点了,只是仍然隔三差五的见诸报端,那没上报的有多少呢?不知道跟这位吴副司长痛批的恶劣案件相比,哪个更多?也不知道哪个更好,或者说,应该说,两者都很不好,那为何要吹捧香港的标准?

根本原因在于,“菲佣”就不是香港公民,“菲佣”在香港存在大量的不平等、不人道的情况,而讽刺的是,美国时代杂志说——这是香港的“现代奴隶”。唉哟,这真是另一种的一言难尽。这位吴副司长好歹拿香港人做“家政”的大量成熟案例来说说吧,我们也好向“先进地区”学习经验不是吗?

总结:这位吴副司长吹完了印度,就吹菲律宾和香港,他不是个例,只是我们在泛文科领域的众多失败中的一个案例而已,目前看来也没什么办法能快速解决,总不能学钢铁同志跟麻子大帝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发展才是硬道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