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还没上映票房已破4亿,王宝强「真笨」
2023-07-10 11:56:39 来源: Sir电影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相关资料图)

2017年,一则“格斗孤儿”的视频刷爆网络。

一时间,“非法收养”、“人身控制”等词甚嚣尘上,配合着视频里近乎残忍的少年格斗画面,刺痛了大众神经。

网民义愤。

教育部发声。

最终,少年们被迫遣返,训练少年的俱乐部关闭。

而这一年。

初次当导演的王宝强也过得不安心。

《大闹天竺》收获了7亿多的票房,但却引发了一片差评。

豆瓣高赞是:

就算怼马蓉,也不能为了宝宝强忍受这种傻逼烂片,否则国产电影更加药丸……

无奈。

王宝强亲自道歉:

这次,算我欠大家的

当时没有人能想到,6年后,这两个事件会被人放在一起提及。

是的。

根据“格斗孤儿”事件改编的,王宝强的第二部导演作品——

八角笼中

电影成绩不错。

点映成绩破历史记录。

豆瓣开分,7万人打出7.6。

连周星驰都为其打call:“宝强是我见过最优秀演员之一,原来更是最优秀导演,服了!”

但与此同时。

近乎公映的点映方式被很多人称为“吃相难看”。

电影的质量亦有许多人认为是感情分。

似乎,《八角笼中》,仍旧困于大众舆论的牢笼里。

前几天,Sir推送了一篇和王宝强导演的对谈王宝强,不可辱,言辞之间,是他这次“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这次。

Sir打算好好聊聊电影本身:

一部真诚的电影。

究竟是否可以称之为一部佳片?

以及。

王宝强,真的成为“最优秀导演”了吗?

01

惊喜

先说优点:真诚

真诚不是你说得有多诚恳,也不是你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更多地,体现在你的取材、视角和态度等多个方面。

拿王宝强来说。

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明星,他的第二部作品,不再关注喧嚣与浮华,而把目光聚焦在农村孤儿身上,本身就展现着一种诚意。

更何况。

“农二代”,这样的人群,在我们的银幕上太少了。

你或许会记得《盲井》。

记得《盲山》。

然后呢?

说到底,电影,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茶余饭后的娱乐。

我们会为谁杀了谁津津乐道,会为谁比谁帅吵个不停,那些本来就在城市边缘,我们看不见地方的人群,是鲜有人关心的。

而在《八角笼中》里。

男主向腾辉(王宝强 饰),是退役的格斗运动员,农民出身,另一群主角,是大山里的孤儿,他们贫穷、孤苦、走投无路。

这是王宝强选材上的诚意。

一个细节。

由于被打劫,向腾辉找马虎(陈永胜 饰)和苏木(史彭元 饰)两个孩子赔偿,来到苏木的家。

这是一个很难被称为家的土坯房。

而当他一进门,却发现,家里只有一个下肢瘫痪的、躺在床上的姐姐。

她镇定地拉了拉被子。

叫苏木关上门出去,屋子里只剩她与向腾辉。

那暗示,已经不言而喻。

很显然。

他们没人照料,也没进福利院,没受过教育,没有其他生存能力。

他们是一群中国版“无人知晓”的孩子。

而这部电影看见了他们。

但很显然,同样农村出身的王宝强并未打算居高临下地展示着自己的“怜悯”。

他选择了平视

追问它:何以至此。

说实话,初看《八角笼中》,Sir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励志故事,落魄格斗运动员带领一群生活在谷底的孩子,每日训练,逆风翻盘,但仔细想,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比如向腾辉何以落魄?

因为在一次比赛中,教练赛前哄骗他喝禁药。

他喝了。

结果,被查出来了,运动生涯一朝梦碎。

他沉冤不得雪,还因痛打教练,以“故意伤人罪”入狱,连为自己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荒谬到无谓因果。

比如苏木马虎后来又何以未能翻盘?

也是因为禁药。

在一次比赛中,教练赛前同样哄骗他们喝禁药。

他们没喝。

结果,苏木遭遇霸凌,腿被打断,马虎为了照顾他和维持生计,放弃格斗,重新当上抢劫犯。

无常到猝不及防。

所以,“落魄”是他们选择的结果吗?

不。

无论什么选择结果都是一样。

这世界,没有什么真正的上升通道,更没有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以这么说。

强烈的悲剧感贯穿电影始终,他们就像水漂,无论跳出去多远,最终都沉下去。

而这,正是“平视”的结果:

不把他们当做表达的工具,不把他们当做煽情的符号,而是真正地去关注一个人、一群人的命运,告诉大家,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更深的无力感。

而这无力感。

则是来自于这整个社会。

由此,就该说到这部片里,Sir认为的第三个优点:态度

尤其是王宝强所饰演的向腾辉,道德感暧昧。

很多观众拿向腾辉和《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做对比,其实这两人不太一样。

程勇有明确的道德觉醒过程,也就是“人物弧光”。

一开始走私“假药”,是被利益驱使。

后来为了自保,把生意交予他人,却间接害死朋友老张。

他因自责赎罪,先是冒着更大的风险卖药,以成本价出售,不再想着赚钱。

当另一位朋友黄毛,为了保护他意外身亡之后,他蜕变成“圣人”,赔本也要卖低价,还不惜和警察正面冲突。

他是个道德感爆棚的英雄。

但向腾辉不一样,他没有如程勇那般反思,电影强调的是他的复杂性。

罕见的。

这个男主角从头到尾都保持了一定的灰度。

就拿接受采访的那场戏来说。

很多人可能会莫名其妙,怎么马虎突然“反水”了,攻击起向腾辉了?

其实之前他在车里遭遇“变脸巡游”的戏已有暗示。

谎言与真相并不是对立的。

当事实的呈现,无法使人看清真相时,该怎么办?

只好制造假象,引导大家看到真相。

道理就是这样。

“格斗孤儿”事件里,人们被那些血腥的画面所刺激,愤怒之下已经不愿意再去想这其中的缘由,于是向腾辉只好用谎言“制造”出另一个可以刺激观众的话题:师徒反目。

由此。

才能引导出“为什么”的思考。

这是向腾辉的“灰度”。

也是影片的态度。

但可惜的是,这灰度在电影模糊的表达里,又稍稍有些语焉不详了。

02

遗憾

是的,“表达模糊”“语焉不详”,这正是《八角笼中》让人遗憾的地方。

很显然,王宝强是有野心的。

再次当导演,他没有把灯光聚焦在自己身上,甚至没有完成对向腾辉这个角色的“救赎”,而是做了两件事,表明自己对这个人物,乃至原型事件的态度:

肯定,赞赏,以及无奈。

首先,是让向腾辉自我辩白。

借由访谈,他吼出:

没有我,那群孩子根本没有未来,

你们这么骂我,但你们有谁在这之前真的关注过那群孩子。

没错。

在这里他狠狠地怼了所谓的“键盘侠”“正义人士”。

你们这群看客骂他是人贩子。

但又有谁想过他们何以至此?他们以后该怎么办?

这里的根源。

明明是本应该负责的政府、社会的缺席。

其次,是让向腾辉完成了由侠士到普通人的退场。

影片中有两场向腾辉观摩孩子们打斗的戏。

前一场,后来的变故还没发生,他以教练/父亲的身份,站在台下观赛,为孩子们的拼搏加油。

第二场在影片结尾,回归赛场的苏木打一场重要比赛。

向腾辉没有在旁边助威,而是默默于看台走廊看完整场,并在苏木获胜后转身离开。

此时的他,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需要再站在聚光灯下共享荣誉。

不受荣誉的他,自然也被免于被指责。

这两场戏。

一种是用声量巨大的怒吼盖过质疑,一种是用低调克制的离场回避关注。

虽然表达了王宝强的态度。

但也引出了问题——

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直面向腾辉身上的争议。

尽管王宝强塑造了一位有灰度的人物,却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或是不敢于真正挖掘主角的内心。

他的避而不谈。

让影片呈现出了一种躲躲闪闪的暧昧感

比如,对影片的另一(群)主角,孩子的刻画。

一个例子。

马虎和苏木第一次在夜总会登台,被呵斥打得太假,没办法,只能动真格的。

小小年纪,打得遍体鳞伤,却引得周围观众欢呼连连。

这件事是引发舆论质疑的根源。

也是后半段剧情之所以成立的基础。

但王宝强在这段叙述里,并没有真正地去关注孩子们怎么想,如此明显被坑了,他俩心底却没有生出怨恨?或是留下心理阴影?

他只是让向腾辉在洗脚房里和他们促膝长谈了一回。

一切就都轻松化解了。

可以这么说。

王宝强为了避免观众疑问,用了大量喜剧元素,淡化了向腾辉和孩子建立关系时使用的欺诈、诱哄手段,并着力刻画了向腾辉是如何在生活和情感上帮助这群孤儿。

而对于孩子们。

除了描写了他们很穷,很可怜,很励志,对他们在向腾辉这如何被剥夺却轻描淡写。

又比如,对男主角向腾辉,细节的刻画。

向腾辉是怎么撑下去这么多年的?

《药神》里的程勇,先是卖神油,后来走私药品后致富,积累资金,接着转而做其他生意,当上老板。

无论他后来“神化”的过程是否叫人信服,起码,他用药品做慈善,是有一定的家底支撑。

但《八角笼中》的向腾辉呢?

他的俱乐部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农村娃慕名而来。

他是如何维持俱乐部正常运转的?是靠朋友的砂石厂的资金支持,靠收会员费,还是靠负债?我们无从得知。

而最为严重的,就是影片结尾的打斗。

且不说演员史彭元的体脂率能否服众的问题,单是这场打斗本身,就几乎打散了电影的骨架。

为什么?

因为打斗的对象和影片本身毫无关系。

为什么要打一个从天而降的外籍对手?为什么还得要人在场外大喊“打死他”?

爱国?

可这和影片前一个多小时的表达毫无关系。

逆袭?

可在此之前,影片的焦点几乎全在向腾辉身上,马虎也是比苏木更重要的男配,观众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跟苏木建立起情感联结。

唯一可以解释的是。

导演想用一场戏剧感强烈的体育比赛点燃观众情绪。

在这里。

这场比赛为什么打,怎么打,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哪怕只是白日梦。

哪怕分明不合理。

王宝强需要的,只是一次宣泄。

所以。

如果说得狠一点。

在《八角笼中》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王宝强的真诚。

但遗憾的是。

这种不敢去触碰人性幽暗的缩手缩脚,和罔顾真实和逻辑的想当然。

又让这个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平白多了几分悬浮。

这,也是王宝强暂时还无法成为“最优秀导演”的主要原因。

03

真诚

所以问题来了:

一部电影,如果诚意十足,但呈现的效果中规中矩,还值得我们摇旗呐喊吗?

如果是其他人的电影。

可能Sir在这里就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值得”了。

但王宝强?

这个答案,可能要打一个问号。

因为他的真诚,和其他人的真诚,似乎,又存在着些许差别。

为什么?

拿《你好,李焕英》来说。

贾玲也真诚。

她的真诚是她的纯粹

母女情大于一切。

她的穿越逻辑非常天真,穿越方式简单粗暴,她不管为什么妈妈变年轻了,她自己的年纪没有变。

她只是一厢情愿地希望见到年轻时的妈妈。

她用很多生活细节表现了80年代,但是没有任何想要讲述时代或者更宏大命题的野心,她就是单纯地想要回到过去,弥补自己的负疚感,让妈妈更快乐,哪怕代价是她自己的消失。

返璞,归真。

但王宝强呢?

一个词:笨拙

他不会用各种手段告诉你,进场之后你会得到些什么,也不会说,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是朴素地,把他认为重要的东西掏心掏肺拿出来给你看。

就拿《八角笼中》来说。

你可以看到王宝强极力把一些他认为是“好东西”拿出来的努力。

散伙饭那场戏。

从镜头到设计,分明就是对《我不是药神》的致敬。

而结尾黑白的格斗画面。

更是让人瞬间想起《愤怒的公牛》。

王宝强不知道别人会质疑他借鉴别的作品吗?

Sir觉得他知道。

只是他骨子里便认为这两场戏是极好的,他要把他最好的呈现效果做出来。

笨拙,但同时却很“王宝强”。

于是你可以看到。

王宝强明明知道喜剧更卖座,一个更迎合大众情绪的故事更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可仍是选择了《八角笼中》的拍法。

他呈现苦难,却难得地没有用那种艺术家的视角,去赏玩苦难,他没有把苦难浪漫化。

因为在这里,他可以表达他真实的愤怒——

就像他对Sir说的,“我从小到大,一路过来,公平吗?生活在那个环境,你怎么去得到尊严?人家都是在羞辱我,我要打到有尊严,让他们佩服我,我要打出这个公平。”

这愤怒源于不公,源于无力,源于绝望。

因为在这里,他可以表达他真实的态度——

它讲的不是热爱、爱拼才会赢,或是拼到最后一刻,它甚至都没有在宣扬某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说的,是除了拼命,有些人别无选择。

他们终其一生,所能获得的最大成就,也不过找到是生而为人的尊严。

而这。

恐怕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引来那么多人支持的原因——

刘德华和刘若英分别给影片唱了宣传曲,陈思诚给影片写了“小作文”,其他诸如谢霆锋、邓超、小沈阳等等等等一大批明星都为他打call。

无它。

只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认为,这是一个真诚的人,带来的真诚的作品。

就像徐峥说的那句话:

“宝宝特别容易让人心疼,就觉得宝宝做一个戏吧,做一个事情吧,你就非得来支持一下不可。”

哪怕有点笨拙。

也会让我们想要支持一下。

说到这里,Sir忽然想起了他的那部《Hello!树先生》,那个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树哥。

那也是个笨拙的人。

但同时,对待这个世界却很真诚。

他真诚地相信拿出我的真心,他和二猪就能成兄弟,也真诚地相信,拿出我的好,他和小梅就能获得爱情。

我们在树哥身上,看到了那个跌跌撞撞的自己。

而王宝强呢?

同样,那些朴素、真实、努力、真诚的人生态度,何尝又不是我们一度希望,但却总是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呢?

所以。

我们喜欢王宝强,不会是因为他有多励志,更不会是他有多厉害,而是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近乎绝迹的朴素。

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还好。

毕竟。

这世界聪明人太多了。

得容得下一些笨人。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