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报个志愿,怎么比大学学费还贵?
2023-07-10 13:46:58 来源: 乌鸦校尉

大家好,我是乌鸦。

随着各地高考志愿填报走向尾声或已经截止,最近这些日子关于志愿填报的讨论占据着很高的热度。


(资料图)

毕竟,志愿填报,作为高考后的“第二重要考场”,是关乎考生学业前途的人生大事。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无数考生和家长秉承着“不浪费一分”的原则,正四处寻求最优解,力求为考生锁定一个好学校和好专业。

填报志愿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着一定的难度,是个技术活儿。加上自2014年高考改革后,高考录取发生了变化,多省份合并本科批次,实行专业+院校、平行+顺序等多线录取模式,无疑增加了志愿填报难度。

一系列复杂的报考概念,再加上考生和家长对填报与录取的信息差和专业就业前景等报考知识的匮乏,令高考报志愿这件事情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变得难上加难。

“学校发了三本填报志愿参考书,有关于高校和专业的,有关于往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的,这三本书要结合起来翻来覆去地看,非常复杂,我研究了好几天都没有研究透。”有忙于为孩子填报志愿的家长如是说。

一方面是志愿填报对考生和家长来说难度较高,另一方面,是其对未掌握报考技巧而导致分数浪费和“滑档”的焦虑和担忧。

比如有些考生成绩在“一本线”附近,可选的学校和专业很多,但网络上的海量信息难辨真假,因此对一些学校和专业的报考趋势缺乏判断,所以最担心的就是因“信息差”而浪费分数。

在极为旺盛的需求之下,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也随之迅速兴起,“付费填报志愿”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生意之一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近1300万高考生,志愿填报是一个利润巨大的市场,为了能在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中分一杯羹,近几年入局的企业可谓呈裂变式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间,中国高考志愿付费填报市场规模增长5.8倍至8.8亿,行业内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6家增至2022年的2033家,十年翻了超过300倍

从传统教育机构,到互联网大厂甚至上市公司,再到各种不知名的公司机构,都纷纷加速入场。

各方疯狂入局抢食的背后,是行业背后巨大的利润

有媒体调查了几家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公司,发现相关业务的毛利润最高甚至达到89.34%,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如此高的利润率,也就不难想象,志愿填报服务何以成为一个风口,吸引各方势力涌入。

付费填报高考志愿,目前市面上有3种主流形式:一种是志愿填报服务APP里的AI填报;另一种是抖音、快手、淘宝等平台上的线上咨询模式;最后一种是线下机构的一对一面对面辅导

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高考志愿付费填报,真的靠谱吗?

1

我们首先来看看目前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志愿填报服务APP

如果在手机应用商店里以“高考志愿”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跳出来几十款相关的APP,其中有APP的下载量甚至高达百万。

近年来推出智能报考应用软件的除了专做高考志愿填报业务的公司,各大互联网巨头也都纷纷入场。

百度早在2013年就在移动端实现“报考查询功能”,随后又加紧布局,接连推出了AI智能估分、AI志愿助手、AI对比分析等多个智能报考服务。2019年,腾讯和阿里也正式进入AI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网易在去年正式入局。

通过了解乌鸦发现,各类志愿填报服务APP的付费情况各有不同,大多以“志愿填报VIP”的形式收费,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输入个人信息后软件自动给出对应的方案,一般价位在98元至488元不等

以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优志愿”为例,学生购买付费填报服务后,通过网站或APP登录,输入个人高考成绩、城市、偏好等信息后,系统会智能匹配符合该学生的报考院校。

也许你会疑惑,把自己的人生重要抉择交给机器来决定,AI填报志愿真的靠谱吗?

其实这些所谓的AI志愿填报,底层逻辑就是其实就是通过考生输入的分数、省份等信息,利用数据库储备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高校和专业,再根据算法算出大致的分数线和录取概率等数据

综合来看,AI填报志愿确实在数据方面有优势,能够让考生在海量信息中找到一些实用信息,包括历史录取数据、招生数、学费等,一目了然。

但问题在于,有些APP的数据库不一定是最新、最及时、最权威的,可能会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和数据误差,并且每年的高考政策都是实时变动的,分数线波动也很大,而且高考题目每年的难度不一样,各地区考卷也不一样,其中很多变量是AI无法预测,因此有时候算出来的数据会有较大误差。

比如在某投诉平台上,就有考生投诉使用某志愿填报服务,结果推荐的概率在70%以上的前六个大学都没录取,最终录取的是自己填报的大学,一个录取线比自己高考分数低了20分的学校。

2

除了志愿填报服务APP可以指导报志愿之外,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闲鱼等社交平台,也有不少人做起了线上志愿填报服务的生意

有些自称是教授专家,有的自称是专业机构,还有些自称是往届毕业生,咨询价格从几十到几千不等。

相对于AI辅助的冷冰冰的志愿填报,这种线上的一对一指导服务更加个性化和灵活一些,但另一方面,这种情况的弊端是通常很难搞清楚对方资质,对方提供的指导水平的高低也难以分辨,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很难用来作为可靠的参考。

除此之外,线上下单这种远程模式,也给了一些不良商家钻空子的可乘之机

比如说,一些博主只让客户下单却不提供服务,或者客户下单之后提供与价格完全不匹配服务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比如通过抖音引流的志愿辅导发生的纠纷就是投诉重灾区,比较典型的是前年一个名为董其中的抖音IP,在抖音进行志愿填报引流后没有兑现服务承诺,引发了家长们的集体投诉。

家长描述称,董其中通过在抖音直播吸粉上万家长,获取家长信任后,通过饥饿营销售卖了上万张“价值512元”的高考志愿审核卡。

但是购买相关服务后,却发现很多功能无法使用,在家长们集体要求退款后对方一再拖延最后甚至直接拉黑家长,服务态度极其恶劣,导致一众家长的集体愤怒投诉。

总的来说,很多线上志愿填报辅导,“辅导老师”的资质和水平不光令人担忧,其可靠性也会让人打个大大的问号。

但是另一方面,那些早已名声在外的知名志愿填报辅导老师,其标出的价格又令人望而却步

以近期成为话题中心的辅导名师张雪峰为例,在其公司峰学蔚来官网首页上,售价15999元的高考志愿填报理论课程占据核心位置,该课程内容包含高一选科指导及高考填报志愿。

此外,在其官方知识店铺里,高考1对1的“峰学志愿梦想卡”售价8999元。即便是如此高昂的价格,咨询名额仍然是一个难求,据说张雪峰目前的一对一咨询名额排队已经排到2025年了。

因此线上名师咨询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是价格难以负担,二是抢不到咨询名额。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甚至找不到了解靠谱的网络指导老师的渠道

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最容易接触到的高考志愿辅导,仍然是线下的高考志愿填报机构

3

不可否认的是,市面上的确有一些正规的志愿填报咨询机构

这些咨询机构里的志愿填报师都在行业里深耕多年,不仅能精准给出报考方案,还能结合学生性格和能力选择专业,甚至连后续考研、留学或者就业的方案都规划好了,的确能给予客户花钱办大事的体验。

但因为这个行业在高考后的短时间内极为火爆,且利润巨大,因此吸引了很多非专业人士短期进入这一行业牟利

线下机构的一对一报考服务通常收费不低,一般在2000元至20000元之间。很多机构打着“资深专家”和持证“志愿规划师”的旗号,吸引家长消费。

所谓的“资深专家”和“志愿规划师”,很有可能连本科学历都没有,但却被包装成海外留学、清北毕业生、资深填报师来服务客户。

这些无良机构通常会用短短几天来培训一批速成填报师,然后给这些所谓的填报师提供一些固定的话术来给考生和家长辅导,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极短的时间,通过智能系统草草给出一个报考方案

对于机构来说,这个报考方案“猜”对了则皆大欢喜,“猜”错了也不影响赚钱,主打的就是一个挣快钱,目标是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前来咨询的学生,赚得越多越好。

并且机构在宣传时往往会以个案夸大服务效果,给消费者最高承诺,真正交钱以后,基本都是求稳。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报考机构通常会跟学生签署不录取便退费的合同,所以为了不产生退费,填报师通常会选择最稳妥的方案,不会给学生选能冲刺一下的学校,因为需要承担风险。

这与客户想要“分尽其用”“压线入围”的诉求背道而驰,结果很有可能是学生好好的分数沦落到了差学校,机构为了赚钱把考生的前途弃之不顾。

更有机构因为无水平无资质,给出的方案连最基本的录取都无法保证,这样的例子在网上不胜枚举。

众所周知,因为志愿咨询服务周期很短,每年最多也只有不到一个月的生意,因此有一些机构为了多赚钱,在高考季做志愿填报生意,非高考季做志愿规划师收费培训生意,把高考志愿填报做成了一个一年四季都能恰饭的产业链

“没有学历和专业限制,每个月都有安排考试批次”,“考前7-10天会发精准题库,认真看一下基本都能考过”,“接一两单生意就能月入过万”,与这样的培训广告相对应的,毫无疑问是令人堪忧的培训质量和不菲的培训费

据一位声称“零门槛就能学”的从业人则介绍称,5000余元购买16次课,全部上完后参加考试就能拿到培训师证书,“这是转化变现非常快的一个行业”。

但事实上,这个所谓的证书,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教育部曾亲自下场辟谣,从未发放过此类证书,也就是说,这类证书并不属于官方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

更可笑的是,一些机构伪造自创的此类证书是漏洞百出,可谓“一眼假”

比如下图这份显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出具的证书上,“志愿规划师”被英译为“volunteer planner”,将“志愿”直接翻译为“志愿者”,出现严重的翻译错误,可见这类机构的水准之low。

除了以上种种不靠谱的高考志愿付费咨询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每年高考季,还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高考报志愿进行诈骗

就在不久前,央视还曝光了一起涉考骗局,某诈骗犯谎称自己与多家知名高校有“内部协议”,可以通过“预留名额”“托关系”等多种方式,帮助考生进入名校就读,骗取了9名高考考生家长共计80余万元。

其实如果仔细甄别,会发现以上这些骗术都并不高级,无非是利用了家长和考生心理焦虑和信息不对称的弱点,但随着越来越多此类骗局的揭露,希望以后上当的家长和考生会越来越少。

年年都有高考季,志愿填报也的确是个好生意,怕就怕有些唯利是图的人把好好的市场给搅乱了

最后,祝所有考生都能得偿所愿,被自己心仪的学校成功录取!

参考资料:

风暴眼:揭秘1300万高考生背后的付费志愿填报生意链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