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技术聚焦芯片及锂电股价两月涨2倍 董事长上位实控人
2021-07-14 09:57:18 来源: 长江商报

国民技术(300077.SZ)涨停之后,突然停牌筹划重大事项。

7月12日晚间,国民技术公告拟定增募资9亿元至12亿元,董事长孙迎彤将全额认购。

孙迎彤是国民技术的“老人”,在管理层任职近20年,公司成立时便是第一大自然人股东,目前持股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本次定增完成后,孙迎彤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除持股国民技术3%股份外,孙迎彤还持有肯綮科技10%股份、深圳德道石7.69%股份。孙迎彤或要借债才能筹得超9亿元完成定增,可见其信心。

国民技术两大主营业务处于芯片及锂电池这一风口,短短两个月时间股价已涨超2倍,市值增加近8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停牌前一天公司已提前涨停。

董事长上位实控人

定增方案显示,国民技术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低于6939.09万股(含本数)且不超过9252.12万股(含本数),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目前孙迎彤持股1674.44万股,占比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按照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孙迎彤的持股比例为不低于13.84%(含本数)且不超过16.74%(含本数),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孙迎彤是国民技术将近二十年老将。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5年,孙迎彤任国民技术副总经理,2005年至今任国民技术总经理,2018年5月又升任董事长。

同时孙迎彤也可以说是国民技术的创始人,一直坚定持股至今。

2009年国民技术由中兴集成整体变更设立,发起人为中国华大、中兴通讯、深港产学研及40名自然人,孙迎彤前东家国投高科对中国华大50%股权,40名自然人中孙迎彤持股4.82%,是第一大自然人股东。

2013年中国华大退出,刘益谦以及几家资产管理计划受让进场,国民技术便进入无实控人状态。此后机构股东陆续退出,而孙迎彤仅在2014年出售200万股套现5334万元,随后一直持股,2018年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至今。

孙迎彤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近二十年,并且持股至今,足以看出其对上市公司的信心。

但另一方面,其此次巨额认购,钱从何来也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此次孙迎彤要认购募资不低于9亿元(含本数)且不超过12亿元(含本数)。天眼查显示,孙迎彤主要在国民技术及其子公司任职,除持股国民技术3%股权(目前市值约3.7亿元)外,另外出资200万元持股肯綮科技10%股份、出资60万元持股深圳德道石7.69%股份,仅从此来看,孙迎彤名下持股资产并不多,若要定增,或需要借款加杠杆。

聚焦锂电池及芯片两大高景气赛道

在拟定增之前,国民技术股价近两个月已累涨2倍,其MCU芯片产品或是投资者与孙迎彤看好公司的原因之一。

国民技术一直从事自主品牌的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形成三大产品线安全芯片产品、射频产品以及通用MCU产品,其中USBKEY芯片、蓝牙KEY芯片和行业智能卡芯片产品行业领先。

公司MCU产品采用40nm先进工艺制程,已签约40余家代理商(截至5月底数据),在多家行业龙头客户成功导入,比如华为、大疆、宁德时代等,目前供给宁德时代用于BMS(电池管理系统),供给大疆用在手持云台等产品。

去年国民技术芯片类产品营收1.57亿元,占比41.43%。公司预计MCU产品会达到公司芯片类业务营业收入60%以上,在目前MCU产品缺货潮中,公司这一业务空间巨大。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国民技术似乎已经渐渐走出并购失利、投资款失踪的阴霾,迎来新机。

国民技术是做网银安全芯片起家,为国内安全芯片领域的领导企业,2010年上市。公司上市时扣非净利1.58亿元,便是最高点,此后便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作为当时的明星股,公司募得资金23.8亿元,成为开拓业务的资本。

2012年国民技术使用超募资金1.65亿元收购安捷信100%股权,此后扣非净利连续三年亏损。

同时国民技术部分资金一直用于理财,累计5亿元投向产业投资基金深圳国泰,不过2017年投资款不翼而飞。

另外,国民技术做了一项重大并购,2018年作价13.36亿元收购斯诺实业70%的股份,后者是一家从事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不过斯诺实业第一大客户沃特玛的母公司坚瑞沃能爆发债务危机导致资金链断裂,斯诺实业巨亏。截至2020年仍有6.17亿元的业绩补偿款未收回。

目前公司账面商誉仅剩0.41亿元,同时锂电池行业迎来高景气度,斯诺实业的客户开发目前包括天津力神、国轩高科等大客户已经导入成功,宁德时代等客户处于导入阶段。另外,浦项化学拟通过受让公司所持斯诺实业或其子公司部分股权、或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与公司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业务领域开展合作。

若此次定增募资完成,增强公司资金实力,叠加身处锂电池及芯片这两个前景巨大的行业,公司业绩或能迎来强劲反转。

今年6月,国民技术公布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发行3830万股(占比6.87%),考核目标为: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不低于5.5亿元、7.5亿元、10亿元,净利润不低于0.4亿元、0.8亿元、1.2亿元。长江商报记者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