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金融 > 正文
世界微头条丨商业高研院|读懂《00后》 了解年轻人是了解未来的最好方式|封面天天见
2022-07-28 18:34:12 来源: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资料图】

2022年是标志性的一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突破1000万。同时,这一年也是千禧年出生的一代开始大规模走入职场的一年。他们出生和成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但是当他们准备走入职场时,却发现环境已经变化。

在“中国速度”下成长,对心灵的影响是什么?年长者对他们的认知里充满了复杂和矛盾的描述:积极的后浪或者得过且过的一代,更开放包容或者更偏执激进,更倾向于追随热爱或者在做选择时更求稳保守,更全球化或者更本土主义……

本书选择了四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作为受访对象,由得到App总编辑李翔与其进行深入交流。

未来,这些年轻人会成为我们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到底有哪些特征?他们和父辈有什么不同?他们如何应对竞争?他们理想的职业和工作环境是怎么样的?他们真实而具体的想法,值得被记录、被理解、被看见。

这个方法或许笨拙,但能让我们看到个体更加具体的想法。

这是李翔决定做这一期“详谈”的出发点。在同事张英海的帮助下,他访谈了四位2022年毕业的本科生,他们都出生于2000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选择。北京大学的郭子介会到百度去做产品经理;四川农业大学的陈彦达可能会选择继续做抖音创作者;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泽宁选择延期毕业一年,继续读书,然后利用这一年时间思考自己接下来的路;陕西科技大学的刘欣怡在考研失败后,犹豫着要出去找工作还是继续考研,这次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李翔说,他刻意地避开挑选这一代中所谓的名人。一个原因是,拉长时间尺度来看,一个人在这个年龄段取得的成就,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最简单的例子是,媒体在2004年前后挑选的80后代表,你今天可能基本上都没听说过。另一个原因是,过早的成就和知名度可能会让人学会表演,那些急于彰显自我价值的话,在一个年长者看来,其实每一代都大同小异。

至于这四个00后是不是典型,郭子介的回答让李翔印象深刻。他说,他自己也想过,他是不是一个典型的00后,思考之后他认为,其实没有谁是典型的。跟互联网公司给自己的投资人描述典型用户不同,可能并不存在一个通过数据和标签拼贴出来的典型的00后。

李翔说,在做选择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地照顾到多样性: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除此之外,“详谈”也跟用户主要为年轻人的社交网络平台Soul合作,在Soul的用户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跟这几位同学交谈的过程中,李翔总会感慨,无论是不是一种错觉,可能每一代年轻人都会遇到自己时代的挑战,而这些挑战抽象来看,其实不乏共同之处。他的一个深刻感受是,可能因为00后接受了比我们当时更多元的内容输入,在面对外部世界时,00后在很多方面其实比我们那一代年轻人要更优秀,或者即使不能说是更优秀,也要更老练。00后也比我们当时在物质上要更加有安全感。“我记得我工作之后买第一台电脑还需要向同事借钱,而他们已经可以更从容地去考虑自己接下来要怎么选择,是继续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是去工作。”李翔说,任何对于这一代人的断言,其实都大可不必相信。00后所讲的话和他们给自己的感受,跟他从各种文章中读到的00后,跟社交媒体贴给他们的标签,是差别巨大的。上一代人总是习惯于把下一代人想象成自己难以理解的另一个物种,但其实并非如此。而且,事实上你也别无选择,你只能相信年轻一代。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未来的塑造者。

李翔(作者)

资深媒体人,得到App总编辑,《李翔商业内参》《李翔知识内参》《巨富之路》等系列课程主理人。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副主编、《财经天下》出版人、《时尚先生》主编。著有图书《趋势》。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