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之外,六问“冯巩”之争
2022-03-18 15:37:31 来源: 懒熊体育

最近这两个月,中国男足被骂得很惨。

负面评价从正月初一输给越南开始,随着5天后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形成的强烈对比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顶峰。这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围绕“吃海参”、“足协调查国家队假球”等闹剧和谣言,并持续发酵,直到近期随着巩汉林的提案和冯潇霆的微博,再次达到高潮。

本轮争吵的事情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3月6日,人民政协网以视频形式发布了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的一份提案。在这份核心观点为“国家政府应对劳动模范表彰制度进行改革”的提案中,巩汉林举了三个反例: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贪腐;高收入明星偷税漏税;“某足球队”年收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但没有进球,“完全给中国人丢脸”。

3月11日,曾经担任过中国男足队长的冯潇霆在社交媒体账号下面对网友“要退役了吗”提问时,回复“退了,让位给巩汉林”。

3月14日中午,巩汉林在其个人抖音账号更新了一则小品形式的内容,表示“我是不懂足球,但是我会看比分”;冯潇霆则于当晚更新个人微博,亮明观点“中国足球要提升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键盘侠”。

围绕这场全民热议的口水战,懒熊体育提炼了6个焦点问题,希望呈现一些热点背后的冷思考。

01

冯潇霆为何要在此刻发声?

第一,这轮讨论的发起者巩汉林发声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且在指责“某足球队”高薪低能时,将其和贪腐、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并列,的确是比普通球迷输球后的批评要严重不少。

冯潇霆作为前中国男足国家队队长,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和政协委员巩汉林进行辩论,是两个行业资深从业者之间的讨论。

第二,中国男足过去2个月的时间里,除输球后遭遇的正常批评外,也遭遇了很多不公正的无端指责甚至诽谤。

例如:在女足亚洲杯夺冠后,指责男女足待遇不平等成绩反差大,后被证实如今女足待遇早已今非昔比(延展阅读:你真的不了解中国女足,不信来看看这九问),而男足球员普遍陷入大面积欠薪当中。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目前遭遇运营困境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具有房地产行业背景的投资人陷入严重的资金问题,而并非由球员高薪导致。实际上,职业联赛中球员的“顶薪”已经在过去几年中连降两档,由1000万降至300万(尚未正式官宣)。

除了以上由于信息滞后造成的刻板印象,一些虚假信息——如国足球员每天吃鲍鱼海参、中国足协调查国家队假球——的大量传播,也进一步污名化了中国足球,加深误解的同时,也助长了双方的对立情绪。

第三,在前些年展现的形象里,冯潇霆一直是一个表达欲望较强的足球运动员。习惯于每场比赛之后在社媒更新比赛感想,参加《吐槽大会》畅聊“许老板总发奖金”,调侃“国足队长就是背锅的”,并且面对嘉宾吐槽“走冯潇霆这边,他那里空档大”。

但自从在2019年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冯潇霆在中后卫位置上由于严重失误导致丢球和落败后,他的社媒就几乎停止了更新,其个人在遭受批评后也从此告别了国家队。在14日发出的长微博中,冯潇霆也提到了那件事对于他的影响:“对于外界的批评和指责我没有怨言,可除了个人失误外,难道没有别的原因了吗?可最后,球员,教练只是在无限承担自己所能承担的责任。”

一位接近冯潇霆的业内人士告诉懒熊体育,冯潇霆最初发声,是担心自己那条“退了,让位给巩汉林”的评论引发争议,才决定用一篇有逻辑性的说明文字进行回复,“其实他对类似的批评见怪不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冯潇霆发布长微博的当天下午,巩汉林已经在其抖音平台发布视频内容疑似回应。而17日下午,懒熊体育并未在冯潇霆小红书账号下看到网传截图中“退了,让位给巩汉林”的评论,疑似已被删除。

02

巩汉林们对国足的批评有道理吗?

巩汉林在采访中关于国足的原话是:“某足球队年收入三百万、五百万甚至上千万了,球场上没有看到他们进球,完全给中国人丢脸。”

必须承认,除了最后一句关于丢脸的“评价”外,巩汉林前半部分的描述大体正确。其中300万、500万和1000万分别对应着中国足协近年来三档针对联赛中国内球员薪水的上限,如果非要吹毛求疵,国足在输给越南的比赛里,还是进了一个球的……

就“高薪”问题,此处可以做几个横向对比。

中国足协曾在2020年底公布过一组数据:2019赛季,中超球员平均工资高达为1389万元(含外援)、J联赛为241万元、K联赛为119万元。中超球员当季薪酬平均值同样比K联赛球员薪酬平均值多10倍以上。

此外,据《上观新闻》2020年8月援引西班牙媒体的报道,留洋效力于西班牙人俱乐部的武磊续约后的合约为100万欧,比效力上港时期少了一半。

以上两个现象的确说明了中国职业联赛的投资人在工资层面存在不理性的投入,且工资过高某种程度会打击球员们的进取心。

从以上事实来说,巩汉林不仅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有资格”对中国男足的表现进行点评,而且他的批评有理有据,不是一个“为黑而黑的键盘侠”。

03

中国男足到底有没有丢脸?

第一,关于“是否丢脸”,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我们不妨从一些具体的数字看看,到底中国和越南的实力关系是这样的。

从国际足联的世界排名来看,中国队排在第75,而越南队排在第98;而从双方此前的战绩来看,中国队1胜2平4负积5分,而越南队则是0胜0平7负一分未取。所以输球至少可以证明:中国队确实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

第二,很多人把输球原因归咎为球员“没有拼搏精神”,这同样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描述,我们再用另一组事实看看中国队发生了什么事?

首先,在北京时间2021年10月7日晚进行的中越首回合比赛中,中国队仅仅以3比2绝杀对手。由此可以看出,双方的实力差距(即考虑各种竞技因素)没有传统印象中那么大。

事实上,越南早非吴下阿蒙,在2018年的U23亚洲杯中,越南队最终获得亚军,那批95年龄段的球员也在如今构成了越南成年国家队主力框架。而在中国国家队阵容,95后主力球员只有朱辰杰和戴伟浚两人,前者是2000年出生的中卫,后者则是由中国香港球员的身份转换会籍才获得代表国家队出战的资格。

所以你看,成年队的差距从来不仅仅是在90分钟里产生的。

第二,中国国家队在对阵越南的比赛前刚刚经历换帅,并且可以理解为“非竞技因素”导致的教练更替。新任主教练李霄鹏,是在带领武汉队准备联赛的情况下,突然上任国家队主帅。而他的重要任务似乎不是赢球,而是保证“不出现重大失误”。如果一定要说中国球员在场上没有斗志,那么这样的管理方式和目标是不是真的能让球员和教练组有足够的动力呢?(延展阅读:谁在“过度激励”中国足球?|产业专栏)

最后,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在输给越南之前,中国男足在12强赛中尽管不乏争议,但大多数讨论其实还在围绕业务本身。譬如归化球员的上场时间是否合理、主教练技战术选择是否恰当等,并不存在过多关于“斗志”、“丢脸”等的讨论。

足球曾经很多次被比作和平年代的战争,而对于任何一名战士而言,为国丢脸或缺乏斗志都是非常严重的指责。

04

为什么中国男足总是出气筒?

中国男足的确经常在各种文艺作品中被调侃。

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电视作为重要的传播方式开始,关于中国足球的段子就经常通过春晚这样的顶流节目被展示。

这首先源自于刻板印象和心理预期。从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将一个符合人们预期的事通过适度夸张的形式进行展示,自然有利于传播。当然,这或许也是很多国足的假新闻被恶意生产和制造的原因。

有一个基本逻辑需要被认识到:通过用小品、相声等艺术表现形式,在不改变事实的情况下进行评论、调侃或演绎,和编造假新闻谋取流量,本质上是两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

媒体人陆洋在个人微博中就此话题提出了一个很有见地的思考:“语言类节目或者搞笑视频很大程度上要依托讽刺存在,那么讽刺的力度和尺寸拿捏,被讽刺对象该做怎样的反应,围绕着这些的讨论是亘古不变停不下来的话题。”

而随着近年来对于文化产品的种种限制,创作者们可供使用的素材也在变少。球迷和相关从业者也实在没有必要一边抱怨着“外行没资格骂”,一边参与对自己不了解的另一行品头论足,发表类似“中国小品没有走向世界”的言论。

某种程度上,我甚至觉得巩汉林用小品的形式再度回应冯潇霆的行为挺有趣的。用自己的专业就已成事实的话题进行讨论和适度调侃,应该至少得到理解和尊重。

05

舆论差是足球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吗?

当然不是。

某种程度上,这或许是冯潇霆长文回应引发不满情绪的重要原因。

冯潇霆在长文中提到了一部名为《罗斯托夫14秒》的纪录片,那是日本NHK在在2018年世界杯后拍摄的关于日本负于比利时的分析。从实力来说,那原本是一场“意料之中”的失败,但日本人却将其作为课题进行了严肃科学分析、并将分析过程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展示。

冯潇霆在微博中表示,“我们只关心胜负,却不知道为什么输。然后网上一片呼声,谁谁下课。某某球员,滚出足球圈。”

这里有一个逻辑和情绪上的混淆之处:舆论中不理性的声音,的确在近年来不断困扰着球员,甚至在决策层面造成了实际影响——去年11月初李铁下课,正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舆情。但从根本上说,中国没有生产出《罗斯托夫14秒》也跟我们本身的实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舆论影响决策,本质上或许也是决策面水平的一种真实体现。

06

这次全民大讨论真一文不值吗?

除开口水和杂音,这次讨论还是呈现了一些价值。

譬如,它或许可以让人们意识到舆论和假新闻对于一个行业以及其中的从业者的负面影响。

冯潇霆提出的“中国足球舆论环境糟糕”,的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真问题,因为它的确会造成以下影响:

第一,骂声太多戾气太重,球员不敢出来说话,和媒体及公众的误解及隔阂进一步加深。

第二,资本很难青睐一个人人喊打的行业,但资本又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燃料。

第三,人才也很难进入到一个既没钱也没口碑的行业。

此处需要暂停说明的是:资本≠球员工资,人才≠踢球的小球员。前后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一切发展和研究都需要钱,一切围绕这个行业进行研究和投入的人,也都可以称为人才。

此外,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奥运代表团在东京和北京连续取得的好成绩,也证明了体育行业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广泛讨论,更需要一些跨界人才的加入。

而冯潇霆本身的表达也是勇敢和值得鼓励的。哪怕其中仍然存在着可以讨论的空间,但一位有着76场国家队比赛出场的球员,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也是极有价值的。

▲多一点勇敢和开放的讨论和吐槽,不是什么坏事。

这总比一言不发或者有言不能发,让隔阂越来越深要好。

所以,也许舆论也应该对敢于主动分享观点的球员、演员和委员们,都要再温柔一点。

点击【懒熊体育】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体育故事

责任编辑:zN_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