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守江必守淮”?
2022-03-26 22:43:29 来源: 骆骒驷

原因在于南方政权的防守要义是——不让北方发育出大规模水军

如果以长江为界,南方政权将陷入晚清面对鸦片战争的窘境,处处设防等于处处空虚,北方的水军可能在长江沿线任何一点登陆,水陆并进下,政权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纵观中国古代史,一共有6次北方统一南方的战争,水军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晋灭吴之战

司马家族先灭蜀汉,然后在巴蜀训练水军,建造战船五千余艘,使王濬水军“舟楫之盛,自古未有”,279年顺江而下直取江东,一举获胜。

隋灭陈之战

隋朝同样先占据着四川,588年杨素率水军出巴东,沿三峡东进,589年杨广在长江下游发动大规模渡江作战,两路并进灭陈国。

唐平萧铣之战

李渊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在夔州(四川奉节)大造战舰,训练水军,621年唐军自夔州出发,顺江而下,几路并进,大破梁帝萧铣军。

宋灭南唐之战

974年宋军5路出师,分进合击,其中2路是水军:一路为主力,自荆南沿长江东下,直取金陵。一路进行战略迂回,自汴水而下,经扬州入长江,从南面逆水而上,进攻金陵,南唐灭亡。

元灭南宋之战

元灭南宋之战不同于之前四战,南宋控制着四川长江一线,守住合州(重庆一带)防止元军东进,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在南宋手中,掌控着淮河防线,唯一的薄弱点是孤悬在外的襄阳。

元军围困襄阳7年,忽必烈先在万山(今襄樊西)西训练水军7万人,造战船5000艘,以增强蒙古水军力量。攻占襄阳后,1274年元军沿汉水南下长江,配合四川、两淮三路合击,最终灭亡南宋。

清灭南明之战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1644年4月崇祯骤亡,南明政局极度混乱,自始至终都没有形成稳固的淮河防线,1645年4月清军便攻破扬州,5月清军自瓜洲渡江,攻下南京,全取江南地区。

之后南明虽有隆武政苟延残喘,但长江天险已失,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以史为鉴,南方想要保住政权必须防止北方造出大规模水军,即控制所有连通长江能够大规模造舰的水域。

所以,为防止北方借助大运河在淮河造舰攻入长江,于是“守江必守淮”,为防止北方在襄阳大建从汉水顺江而下,于是“保扬必保荆”,再加上长江上游的四川,一道秦岭至淮河的防线便形成了。

而对于北方政权来说,面临的境况同样类似,在南方水军远比自己强大的情况下是守不住长江防线的,即使孙十万也能保证长江以北是自己的势力范围。

但凡南方政权的军事领袖雄起一次,或者北方政权拉胯一点,国境线推到淮河一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淮河一线是水军、骑兵军事力量投射的平衡点,是南北政权的天然分界线。

责任编辑:zN_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