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员工人均年薪84.7万元说明了啥?
2022-03-29 13:57:18 来源: 挪威TALK

这是一个很早之前的热搜,想必很多朋友已经看到过了,然后昨天我发在了小号,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在这边聊聊。

腾讯员工人均年薪84.7万元,你对此有何看法?

我的看法是,只能说,这充分教会了很多人如何用平均数去拥有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的荣耀。

看平均数,哇,好厉害好厉害,了不起了不起,人均年薪将近百万哎,虽然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福利支出之类都算进来了。

但至少也是将近百万啊,了不起。

放到社会面来看,也很厉害,比如深圳2020年的平均工资一万多!

人均月入过万,是不是很正能量?可以说是相当正能量了。

吊不吊!吊炸了!

好了,现在再来看一下中位数:5199。

大爷的,上5200还差一块钱,比平均数差了将近一半,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绝大部分人都被平均了。

然后有些人的感受可能是,谁统计的中位数?有没有公德心?什么觉悟?什么心态?做这种事儿?

谁统计的,拉出去,犬决。

其实不妨再多写一点,还是来聊深圳,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深圳房价和房子的问题,不过没有多少人看,可以把数据再挪到这边跟大家分享一下。

深圳房子的均价,大概是5万多,深圳常住人口两千多万。

看多了电影里和图片上的那些璀璨的夜景和高耸入云的大楼,就会有一种感觉,这座城市,遍地百万富翁。

两千多万人,只要一半儿的人在当地有套房,那就是五百万的资产。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深圳的住房自有率是23%,差不多也就五分之一的人住的房子是自己的,其它的都不是。

可是这个数字还是包装得有点美好了。

乐有家房产研究中心发布过一张图,更直观,在自有住房群体中:

前0.2%的群体有三套以上的房产,有0.7%的人持有两套房产,6.5%的人持有一套住宅。

把这些数字加起来,是7.4%。

也就是说,深圳两千多万常住人口中,持有至少一套商品住宅的人数,注意我说的是人数:占比不超过10%。

那么剩下的那些人住在什么地方呢?

是数据上显示动不动就是人均几十平米宽敞明亮的小区房吗?还是玻璃窗落地的市区公寓?

根据深圳住建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

深圳有1082万套住房,但商品住宅只有189万套,把公寓也加上,97万套,好,再把保障房也也加上,51万套。

剩下的全是单位自建房和城中村的小产权房,还有就是工业宿舍等等。

其中城中村的小产权房是507万套,单位自建房(也就是老公房)55万套,加起来占比高达52%。

这就是绝大部分普通人在深圳呆的地方。

城中村,打工人应该都住过,知道是什么感觉,一家几口挤在狭窄的空间里,客厅既是厨房也是卧室也是仓库,同样楼挤楼,有窗户但基本上没阳光。

你看,平均数里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和普通人在实际感受上没太大关系的世界。

相反,它更有可能让人们忽视自己所处的真实境遇,然后产生一种缥缈的傲慢,所谓万里长城是很伟大,但这和修万里长城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我个人并不喜欢平均数这个概念。

更进一步说,我也很反感网上有些人用大旗和格局动不动就说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干嘛干嘛,还有那些鼓吹让别人无私奉献的人。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深切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阶层以及实际生活情况,我觉得这是一种自知之明。

如果不惜一切代价,那我就是代价,你也会是代价;如果用平均数来讲故事,那我就是被平均的一方,你大概率也会是的;

如果动不动就让我无私奉献,那我敢肯定在这个世界的某一处一定有人在不劳而获,有无私奉献就会有不劳而获。

我倒不是拒绝成为代价,我只是不想被那些在我看来缥缈的、大旗党们鼓吹的东西忽悠着成为代价;

我也不是拒绝被平均,但我不想自己真实的生活被忽视、被网络潮流裹挟,然后还被人拿去讲一个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故事。

同样的,我也不是拒绝奉献,我觉得该做的公益得做,该捐的款也得捐,我只是不希望行善之后发现自己的钱并没有精准地到达某个的确需要帮助的人手里,我也不知道它流向哪里去了。

说了这么多,似乎有点离题。

其实并没有,这些东西都是现实中的确会发生的,所以我们应该透过网上这些标注在你面前的数据,去看更深一层的世界,更真实的东西。

而不要止步于此。

唯有如此,网上的世界,才会更贴近现实世界。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责任编辑:zN_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