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今日热议:楚云飞抗战期间一直当团长?可能是作者搞错了
2022-08-16 18:39:42 来源: 萧武

《亮剑》里面其实有很多BUG,要说原因,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就是作者自己出了纰漏,楚云飞和李云龙等人的职务和级别在抗战期间几乎原地踏步,这只是其中之一。

国军的军衔分为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并不完全对等。整个抗战期间,因为战争频仍,所以铨叙军衔停了很长时间,绝大多数人的铨叙军衔很长时间没有晋升,一直在原地踏步,比如廖耀湘,抗战开始的时候是中校,到抗战结束的时候仍然是中校。

但职务军衔方面,一直在不断的晋升。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战争时期,每次战役战斗结束,都得论功行赏,功过赏罚都必须分明,这是统兵作战的基本原则。所以,大多数人在战争期间,职务是一直在不断晋升的。


(资料图)

还是以廖耀湘为例。抗战开始时,廖耀湘刚从法国学习滚筒技术回国,在教导总队担任中校参谋,上级是邱清泉。但在杜聿明组建200师的时候,到处笼络人才,廖耀湘也被他选中,去了200师,之后以200师为基础组建第五军,廖耀湘就担任了新编22师师长。

远征军第一期远征缅甸作战战败之后,杜聿明辗转回国,廖耀湘则辗转之后去了印度兰姆伽基地受训,之后和孙立人分任新一军和新六军军长,这时候他的职务军衔已经是妥妥的中将了,但实际上铨叙军衔仍然是中校,因为没有评定。

还有杜聿明,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时候,他是装甲兵团团长,但实际上已经是师长级别的干部。之后以他所率领的装甲兵团为骨干,组建了国军第一个机械化部队200师,他当师长,之后又组建第五军,他担任军长。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惨败回国之后,用杜聿明的话说,丧师辱国,但因为他在同古会战的作战指挥中有功,之后又没有像孙立人一样听美国人的命令直接去印度,而是按照军委会和常校长的命令,企图强行翻越缅北野人山回国,几乎丧命。

所以军委会和常校长并不认为他丧师失地,反而认为他表现不错,回国之后以第五军为基础组建第五集团军,他升任集团军总司令。如果按照抗战初期的职务军衔,这时候他已经可以算是上将待遇了,但实际上铨叙军衔仍然是少将。

常校长准备控制云南的时候,又任命得到他信任的杜聿明担任昆明卫戍司令。抗战结束后常校长强行解决龙云,杜聿明奉命五华山捉龙有功,加上他反复建议争夺东北,常校长最后下令,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已经是战区司令级别了,但实际上还是中将军衔。

楚云飞是黄埔五期生,但在晋绥军中任团长。不过在《亮剑》中出场的时候已经是1939年,这时候山西战场的大战已经基本上结束了,说明他在抗战开始的时候可能和李云龙一样,也是刚从营长或者副团长升任团长不久。但即便如此,他的职务晋升也不可能完全止步不前,即使他在晋绥军中混,也不太可能。因为此时晋绥军中能力比较强的军事将领并不多,他这样黄埔出身的将领既有常校长信任,又可以得到阎老西儿司令长官认可,晋升只会更快。

比如同为晋绥军出身的傅作义得力干将郭景云,1931年晋升营长,抗战开始时任团长,1940年晋升101师师长,这是傅作义的起家部队,所以他在这个位置上待的时间比较长,到1948年才晋升35军军长。

像楚云飞这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训练和作战指挥能力都还比较强的将领,即使在1939年才当上团长,也不太可能一直原地踏步,否则就不符合常校长的用人风格了。

他之后调任89师师长,这个部队也不一般,是汤恩伯的起家部队。众所周知,抗战之前国军有三个所谓的德械师,也就是调整师,分别是87师、88师和36师,而89师的番号跟在两个德械师之后,也是重点打造的部队,一直在13军,跟着汤恩伯。

解放战争开始后,89师跟着13军去抢占东北,这时候的13军号称五大主力之外的第六大主力,也是中央军中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不过89师后来在热河地区被解放军消灭了,并没有参加淮海战役,更不在第五军战斗序列之中。

第五军在淮海战役中被全歼的时候,其主力为45师、200师和调入不久的46师,并没有89师,另一个第五军的老部队96师这时候被调到了70军,也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师长邓军林一度在战场上被任命为第五军军长,后来被俘了。

不过,职务原地踏步是《亮剑》中几个主要人物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旅长、李云龙、楚云飞、丁伟和孔捷等等,都一直原地踏步,这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抗战期间战斗频繁,部队调动和重组非常频繁,不可能长期驻扎在一个地方,职务和级别不动。

责任编辑:zN_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