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球播资讯】浅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2022-09-07 05:26:21 来源: 不首先使用种族歧视


(资料图)

根据一般定义,逻辑思维能力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定义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也确实很复杂。但给我的感觉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能根据“因”得到“果”的能力,但同时也能够由“果”倒推出“因”。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假如给水加热,能得到什么结果,一般即使没有接受教育但稍微有生活常识的人会知道结果,那水肯定会沸腾。给水加热,这是“因”,水的沸腾是“果”,但同时由“果”也能倒推出“因”。因为水之所以沸腾是因为给水加热,水吸收能量的结果。这不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咱们也可以举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假如有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给定很多条件,让你根据这些条件去求能够得出什么值。这上面的“给定很多条件”,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因”,而求得的“值”就可以看成是“果”。这个之所以复杂一点,因为要求得这个值,还需要有“步骤”,就是最终的那个值不是一下子就等得出来的,他需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去求这个值。每一个步骤都会得出的一个值,我们称之“小值”,而通过前面“小值”的累积,最终得出来我们我们所要得到的“最终值”。

形象思维,根据一般定义是指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这个定义意思是说给定你一个描述或事物,以想象或具体实施来连接两者的关联性或者相似性,这就很像是发散思维,有一个具体的基点,想象或者实施出来另外一个东西,但两者之间具有关联性或者相似性。比如说人们读书时读到一个历史事件,深有感触,同时想象到历史还有类似的历史事件,虽然这是不同的两个事件,但两者具有高度相似性。还比如作家像塑造一个贫苦的农民形象,作家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来构思这个人应该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有过什么悲惨经历。虽然书中的人物是虚拟出来的,但这个虚拟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高度的关联性或相似性。这些本质上都是发散性的思维,由一个事物想象出或具体实施出来一个有关联、相似的事物。

上面说了这些,我的本意是想说明这些能力对成就我们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是多么重要。先说科学家,他想研究一项东西出来,或者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那么他首先要具有很强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因”来推论“果”,根自己所想要的“果”来倒推出“因”。也就是由“最终的值”来倒推出“给定的条件”。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般科学家所需具备的基本个人素质。但是具备逻辑思维还不够,你同还需要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因为你所做的科研成果目前是不存在的,你需要把你的“科研成果”与现实生活中某些存在的事物联系起来,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这个你想要的结果一定是与现实生活的某些事物有关联的或者相似的(我们称之为改进)。再来说说我们的艺术家。艺术家创造一件作品,需要以现实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为基点进行形象思维或者发散思维去创造设想自己的作品应该是什么样子。比如文学创作,作品中的人一定是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具有某些关联性或相似性的,就算是科幻类的文学创作也不例外,他一定是基于现实生活但又与现实生活有着某些不同。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基于以上,我们的艺术创作者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要有生活的丰富阅历来参考,以自己的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但具备这些也还还不够,你同样也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为什么呢?还是以文学创作为例。文学创作中你的作品在开始动笔之前首先你要有一个基本的架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有什么因果关联,都需要提前构思好,否则你的作品会出现逻辑混乱,让人看不懂。只有前因后果清晰明了,文字叙述娓娓道来,你的作品才更具合理性,才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艺术创作都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但是总的来说,在两项能力之中,科学研究相对来说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艺术创作对形象思维能力要求更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创造内容的本身决定了你需要哪些能力更强。

责任编辑:zN_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