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热消息:那个被爸爸带到工地搬砖的9岁厌学儿子,现状不容乐观
2022-10-18 17:29:48 来源: 窈窕妈妈

作者|窈窕妈妈

前两天,#爸爸带厌学男孩工地搬钢筋#冲上热搜。


(相关资料图)

事情是这样的——

深圳打工的杨先生,趁着国庆放假回湖南老家。

结果刚进门,年仅9岁的儿子给了他当头一棒:

“不想上学了,宁愿吃打工的苦也不想再吃学习的苦。”

爸爸苦口婆心,孩子就是听不进去。无奈之下,他决定带孩子体验一下工地生活。

10月3日,父子俩返回深圳。

10月4日,爸爸就给儿子找来了工装和安全帽,让他在工地搬钢筋,开始打工。

但,生活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没做一会,儿子就哭着说砸到脚了。

不过,爸爸没有表现出心疼,反而趁热打铁补了一刀:

“工地谁不砸脚,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

结果,第二天下午,儿子打死也不肯做了,哭着喊着要回老家念书。

这下,爸爸“劝学”的目的达到了,网友们纷纷为他的机智点赞。

我觉得,这的确不失为一种方法,但仍缺少更深层、更长远的考虑:

——孩子是被累回去的。那回去之后呢?孩子就不厌学了?

恐怕并非如此。

毕竟,孩子的妥协,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出于某种衡量,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这样不仅很难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还可能因为“自我强迫,现实被迫”,而越来越厌恶学习。

因此,爸爸的做法虽有可取之处,但却治标不治本。

厌学是表象

无独有偶。

上海10岁男孩诚诚,因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投诉。

爸爸一气之下把他带到了火车站,罚他当众下跪要饭,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

寒冬腊月,孩子衣服单薄,面前还放着爸爸准备的“饭碗”,模样十分可怜。

妈妈向民警解释了原委。

原来,孩子平时经常不写作业,爸爸总教育他,不好好学习长大只能要饭。

但很明显,这种“恐吓式教育”作用不大。

孩子不知悔改,爸爸急火攻心,便决定让他亲身体验一把生活的苦。

后续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会加深孩子内心的无助与不安,甚至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心理阴影,使亲子关系变得更疏远。

网友@王子中评论说:

爸爸当年也这么对待过我,这件事所有的细节会记住一辈子,希望各位家长在行事前三思。

恐惧往往只会制造更深的恐惧。

孩子厌学,在校要受老师批评,回家还要被父母惩罚,两面夹击,孤立无援。

这非但无法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还会加深他对于被抛弃、被厌恶的恐惧感,甚至潜意识里认为都是“学习”害了自己,从而更加抗拒这件事。

那到底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会抗拒做某件事?

就拿“上班”来说。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当代打工人的写照,持续性摆烂摸鱼,永久性痛恨打工。

难道,我们厌恶的是给自己带来收益的工作吗?

并不是。

我们真正厌恶的,是加不完的班、没有分寸感的同事、刁难自己的领导和陪不完的笑脸……

“痛恨打工”,是以上种种原因的累积所产生的结果和行为表现

换位思考,孩子也是如此。

许多家长容易孤立地看待孩子厌学这件事,觉得他就是不爱学,懒惰、贪玩、不求上进。

却忽略了,任何行为结果,都有其底层逻辑。

因此,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找到孩子厌学情绪背后的成因。

厌学的背后

孩子厌学,往往离不开这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自身。

热播剧《大考》,高中生潘小宣有钱有闲。本因出国计划无需参加高考,却在学校呆抑郁了。

他以为自己是厌学,便选择离校,去自家工厂打工调节心情。

刚开始,潘小宣很享受“动动手,就看到成果”的生活,甚至觉得,读书没有电焊好玩。可没几天,他就因为缺少机械知识,差点毁掉一台进口机器,酿成大祸。

至此,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浅薄和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决定重拾课本,返回校园。

以前,他秉持“学习无用论”。现在,他明确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内容,变得动力满满。

有句话说,信为欲衣,欲为勤衣。

意思就是,做一件事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对它有欲望,有目标,有追求。

孩子没有具体的目标,不明白为什么而学,就像是航船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看不到彼岸的希望曙光,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和举动。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总是无法获得正反馈,也很容易在学习中“摆烂”。

比如,给自己设置的目标过高,总是无法达到心中的标准。或是好胜心太强,陷入和他人比较的怪圈中。

前两天,看到一个女孩的帖子。

她说自己小学初中经常考班级前五,但从没有考过第一,发誓高中要打破这个诅咒。

结果,高中第一次月考直接掉到十五名。

“我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不想再努力了,反正结果只会越来越糟。”

她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争第一”和打败他人的基础之上。却全然忽略,她现在的班级,是全校最优秀的“火箭班”,而不是之前的普通班。

刚才我们说,学习需要目标。

但也要注意,如果目标过高,孩子总是无法获得正向反馈,渐渐地,孩子便会从失去兴趣,发展到失去信心,甚至陷入自我怀疑、自我苛责、自我否定的消极状态。

持续性执着于过高目标,反而容易忽略过程,忽略自身的实际情况,造成结果的单一性评判和负向反馈。

其次,厌学压力也可能来源于父母。

比如《凉子访谈录》中,北京“学姐”的故事。

她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初中的一次数学考试。满分120,她考了117。

她兴高采烈地跟妈妈报喜,得到的却是特别冷漠的回应:

“不是还差3分吗?”

她很崩溃。

“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反正在她心里,我永远差三分。”

电影《秋日奏鸣曲》中有一句台词:

我最大的障碍是,我不知道我是谁。如果有人爱上现在的我,或许我才敢正视我自己。

童年时期,孩子自我身份的认同,往往来自于父母的支持与爱。

如果父母期待过高,孩子再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便会被无力感、沮丧感所捆绑。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认可,被接受和被欣赏的需要。

心理学家科胡特说,这种需要最初来自于“母亲眼里的光”。

如果父母过度执着理想化的孩子,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对真实自我的否定。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认可,就容易自我攻击,自暴自弃。

咨询师袁荣亲老师曾收到一封母亲的求助信息。

她说女儿小芸五年级之前,学习用功努力,成绩一直很不错。但自从运动会意外摔伤右手后,不仅名次一落千丈,还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不知如何是好。

事出必有因。

经过一番聊天,袁老师终于弄清了问题的根源。

原来,妈妈和爸爸在外务工,很少回老家看女儿,哪怕小芸受伤住院,也只是通了个电话,言语中没有关心,满是对孩子“不小心”的责怪。

而且,妈妈还把怀二胎的事告诉了小芸,“你是姐姐了,以后要更懂事才行。”

这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颗稻草。

美国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父母的爱,是孩子安全岛的基石。

经过摔伤事件,小芸心里的“被抛弃感”达到顶峰,一下击溃了她内心的安全岛。

她意识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甚至是非常有限的,于是,她不再用成绩讨好父母,而是把目光投向网络,在虚拟世界里找寻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厌学,其实也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还有,厌学也可能是因为老师、同学的影响。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

广西南宁,高先生陪女儿上公开课的时候发现,女儿的男同桌一直在挥手敲打自己的女儿。

他找到老师,希望她能阻止一下这种情况。

但老师嘴上答应,却迟迟没有任何行动。

后来,高先生发现女儿每天都闹着不想去学校,变得极度厌学。

他意识到,女儿“挨打”的问题或许并没有解决。

果然,女儿告诉他,同桌依然经常打自己,老师也完全不理会。

看,某个同学无理取闹的欺负,加上老师的不作为,就足以让孩子害怕、厌恶学校。

更别说是校园霸凌了。

比如那个因遭遇同学霸凌,患上重度抑郁,最后吞药自杀的14岁云南女孩。

再比如,那个不堪忍受班主任长期的语言暴力,从高楼一跃而下的11岁江西男孩。

有统计数据表明,有61.2%的学生,至少遭受过一种校园霸凌。

这一点,恰恰是最容易被父母无视、忽略,或是不当处理的。

总结来看,孩子厌学,本质上是一种暂时逃避,保护自我的机制。

同时,它也是一个系统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孩子厌学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只有看到孩子回避的内在成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设身处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接纳。

之前看到一位妈妈的留言:

“儿子初中,突然说不想念书了,我忍住焦虑和愤怒跟他沟通,他说自己就是不喜欢学习。想到要接纳孩子,我就试着说,我懂你的感受,但你看,妈妈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你不去上学,以后可能会走妈妈的老路。结果孩子冲我大吼,不用你管。为什么接纳孩子,一点用也没有呢?”

其实,问题不在于接纳本身,而在于错误理解了接纳的含义。

什么是接纳?

接纳不仅仅是共情对方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允许和接受当下所有的发生。

很显然,这位妈妈虽然口头上做到了共情,心里却没有接受事实的发生。她仍然在把自己的焦虑、愤怒传递给孩子,孩子自然会产生抵抗的情绪。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那个“辞职带14岁厌学儿子游走中国的父亲”。

面对同样的问题,这位父亲没有任何指责、说教、劝导

反而借此机会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共同商量解决方案。

最后两人达成一致,决定来一次全国旅行。

但他并不是要“利诱”孩子,更不是以此为交换条件,而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重新审视生活。

至于旅行归来是否继续读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旅行中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不仅拉近了父子俩的距离,打开了孩子的心扉,也让孩子重拾了生活的意义。

“以前我都不想看见父亲,现在我俩处得像哥们似的。

我还是想读书的,我以后要好好读书。”

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在鼓励大家辞职,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而是想让大家看到接纳的底层逻辑:

——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更不要否定他的感受,我们要允许他和自己的情绪呆在一起,同时,我们也要给予孩子无压力式的平等陪伴。

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说的:

接纳是一种涵容,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滋养。

第二,引导。

中国心理学会总督导王纪穹老师,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儿子给他打电话,让他猜猜自己数学考了多少分。

他一听孩子兴奋的语气,肯定是考得不错。但又考虑到平时孩子就是七十多、八十来分,要是猜得太高,孩子没达到,反而会打击了孩子。所以,他先猜了个80分。

孩子一听,更得意了,说你再猜。

他一分两分的往上叠加,故意给孩子留下显摆的空间。

最后,孩子也终于憋不住了:我这次考了90分,爸爸你高兴吗?

他的回答,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乖乖,爸爸听到你考了90分,你很高兴,所以我特别高兴,我最高兴的是,是看到了我孩子高兴。

他没有让孩子和其他人进行比较,更没有用成绩来定义孩子的价值。

而是引导孩子站在自己的跑道,给予孩子做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好的父母会让孩子明白,我们爱的是他本身,而非学习成绩。

第三,反观。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需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爱和陪伴够不够?和伴侣的感情、矛盾是否影响了孩子?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几乎是所有安全感的来源。

如果安全感不足,孩子每天紧张焦虑,忧心忡忡,又怎么有精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杜威曾说,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相互尊重,相亲相爱。

孩子在稳定的环境中成长,内心才能丰盈且富有力量,遇事才能不逃避,勇敢承担。

总而言之,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厌学”的标签,而是要看到背后的原因所在。

最后我想送给你们茱莉亚·库克所说的一句话:

要想教好一个孩子,就得进入孩子的世界,学会用他的视角理解生活。

其核心就是,看见、接纳和理解孩子。

点击「窈窕妈妈」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zN_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