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全球看热讯:“颜宁效应”能否让深圳弯道超车?
2022-11-07 07:45:49 来源: 城市进化论

抢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制高点

SMART火了。说的不是那辆小巧的车,而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简称。

11月1日举办的2022年度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现年45岁的科学家颜宁宣布,即将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回国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冲上热搜第一,这位创始院长和这间科学院一同站在了聚光灯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搜索指数一夜翻倍,甚至有行业媒体爆料,“颜宁效应”已经蔓延创投圈,有投资机构正通过深圳当地LP渠道找机会拜访颜宁教授团队。相关投资人士表示,“如果颜宁教授项目需要融资,相信竞争十分激烈。”

图片来源:深圳卫健委官微

在别称“梦想之都”的深圳,颜宁将开启人生的第三个梦想。她在论坛上表示,希望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能让深圳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深圳,也有它的梦想要追寻。简而言之,不只是IT,BT(生物技术)也想起飞。不过要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赛道弯道超车,并非易事。

1

“梦想之都”的梦想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2020年年底的一次论坛上,有人曾这样概括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

2005年,深圳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这个基地就位于深圳生物医药特色发展格局的“核心”坪山区。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2年6月,坪山区聚集的生物医药相关企业,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生物产业产值在200亿元以上,也只有全市生物医药总产值的约四分之一。

近几年,坪山的生物医药产业才呈现出勃发的状态,生物医药企业以每年100家以上,产值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增长。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深圳生物医药特色发展格局中,除了坪山这个“核心”,还分散着多个“中心”,南山、龙岗、光明、大鹏四个区都有“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具优势”的生物医药产业。

深圳也希望全市的生物医药能形成合力。城叔注意到,在规划了“一核多中心”的错位发展格局之后,深圳自2020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文件,从“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到“行动计划”,再到多个细分产业集群的“若干措施”,正在呼唤要素和空间的聚集效应,希望这种效应更加密集、活跃。

除了区域协调能力,产业人士还提到过一些深圳可以提升的空间。

2019年8月,来自深圳的微芯生物拿下了科创板的“创新药第一股”,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对深圳创新药的未来则表达了他的期待。

一方面是人才,因为创新药从实验室到研发上市全过程的人才,深圳都较为短缺,他希望深圳能从高校抓起,加大相关配套,把人留住。另一方面是创新,他希望深圳能和香港、广州的资源联动,让深圳多研发出几个创新好药。

2022年8月,深圳大学副教授马春辉在《小康》杂志发文提到:“作为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比较好,但产业规模比较小,与深圳市经济总量不成比例。”

马春辉以2021年数据举例,这一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2146.37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589.60亿元,仅占战略新兴产业比重的4.8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1.9%,而且增长速度比较慢,2021年仅增长7.6%。

此外,综合多方建议,包括招揽人才、加大药品研发、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扶持更多“头部企业”、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等方面,深圳都可以有所作为。

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确呈现出了些许不足,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它终究是属于“第一方阵”的选手,已经基本形成集药品制造、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用发展的眼光看,“短板”是必经的阵痛,朝着一个方向坚定的走下去,迟到总比不到好。

相比之下,深圳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也同样明显。

作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高度融合的一个产业,资金是深圳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最突出的优势。2020年,全国首支生物医药类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批发行,也是深圳之作。有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生物医药上市企业数量,排在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

“深圳有非常好的融资环境,初创企业能快速找到资金,抢占市场,而且深圳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企业可由此实现资金放量,做大做强。”深圳市发改委相关人士曾提到,深圳在医疗器械、PCT专利、融资环境、上市企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从政策上看,深圳生物医药产业还具备高起点规划、政策前瞻性引导。2020年4月13日出台的《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规划了不同的定位,其中,深圳的定位表述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策源地”。

与此同时,深圳政府和投资机构对生物医药产业、企业的开放与服务意识,也奠定了打造医药创新生态的基础。

2

人才与平台的集聚

在深圳的规划里,抢抓“双区驱动”和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和产业化体系,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这是一个需要跳起摸高的目标,从深圳的具体现实出发,人才、平台是最亟需完善的产业基础。

在招才引智这件事上,深圳近几年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每年的11月1日定为“人才日”,专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一度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引进人才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广为流传,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奋斗者。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全市共有全职院士86人,高层次人才2.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9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662万人,累计引进海内外高精尖缺团队251个。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610466

但聚焦到生物医药的产业人才还不够。

分析人士指出,长三角地区有众多的高校、研究所,也开设了相关的专业,相比深圳,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储备更丰富。与此同时,产业集聚程度对人才的集聚也有相当的影响,因为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深圳相关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也会相对更弱一些。

科研人士这个群体,还遵循一个“独木难支”的逻辑。当引进诺奖学者这类顶尖的领军人物,地方需要有一批学术能力呈梯度性的科研人员去实现具体的研发、去促进成果的转化。这就好比一片森林,要有大树,也要有小树、灌木、小草,才能相互支撑、健康运转。

所以,肩负探索“全新机制”重任的SMART,在引才用才机制方面也有所突破。据《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介绍,深圳医学科学院颠覆了那些用人的“老规矩”——不定编制、不定级别,自主设岗,遵循理事会治理、学术自治原则,学术委员会是院内最高学术机构,尊重科研人才的稀缺性,实行市场化薪酬、社会化用人,有点像“企业化”运作。

此番颜宁回国,就是SMART体制革新的体现之一。以她的到来,让那些来自国内国际的科研人才,放下对于传统科研管理体制不适的担忧。

其实,SMART背后还藏着深圳更大的蓝图。看SMART的全称——Shenzhen Medical Academy of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这座科学院干的事情有两大类,一是做研究(Research),二是做转化(Translation)。

深圳医科院不只是埋头聚焦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还要在突破医学科技转化及应用瓶颈方面积极探索。深圳规划,建立一个“1+N+X”的临床研究及转化协同创新题,深圳医科院就是这个“1”,针对当前研究转化的瓶颈,建设一个国际化高水平转化医学中心。

产业化能力是科技落地转化和市场化的先决条件,是行业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坪山区的多次讨论会上,包括前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专家朱迅、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执行主任李子刚等人都曾提到,深圳应当建立一个公共研发转化平台,为做生物医药产业和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

眼下,人才的到来,SMART的建设,加上深圳这些年攒下的BT基础,都展现着产业方兴未艾的势头。也许,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当大家以后说起生物医药的大湾区,首先想到的就会是东半球的“这里”。

对于这座城市的梦想,用颜宁的微博发文来祝福吧——“行胜于言”。

文字 | 吴林静

来源 | 城市进化论

责任编辑:zN_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