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天天看热讯:为什么双体三体船最大缺点,是对船体刚度的要求高?
2022-11-07 19:45:17 来源: Leoxenzid

【本文来自《中国需要新一代护卫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晨枫

某种形式的模块化是必须的,垂发其实就是弹药的模块化。双体或者三体则不一定。


(相关资料图)

双体、三体的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最大的缺点是对船体刚度的要求非常高,在高海情下保持结构完好是不小的挑战。

任何船体在大风大浪里都有扭曲,双体、三体在连接的部位扭曲应力特别大,对战损也特别敏感。一直是“有潜力”,一直是“还有问题”。

为什么"最大的缺点是对船体刚度的要求非常高,在高海情下保持结构完好是不小的挑战。" 不明白,愿闻其详。

以我的理解,船壳大致是个细长条的家伙(长宽比通常在7:1左右),在船壳设计要考虑诸项强度要求中,总纵强度是首要的,满足了它,其他的如抗扭和抗水压强度也差不多能满足了。同时,在大风浪中操船,顶浪航行较安全,顺浪和侧顶浪次之,最忌横浪(最容易导致倾覆)。因此船体在波浪作用下最经常发生的也是最危险的变形就是取决于总纵强度的舯拱和舯垂。船舶在中间断裂的海难并不少见,即使到了今天。

双体或三体船相对短粗,比单体船更容易满足总纵强度。但船体宽了,抗扭强度要提高,不过好像也不至于比满足总纵强度还难吧(此处我不能肯定,存疑),另外扭矩还和壳体在水线附近的线型有关。

网上找到一幅三体船图,是个不错的例子。

两侧的船壳在水线附近比较宽大,与甲板的连接部更宽,这样的线型意味着两侧壳体在船舶横摇时的浮力变化很大,从而作用在连接处的应力变化也很大。现在我把两侧的壳体(的舯部横剖面)改成类似钟摆的形状,水线附近的壳体很窄,且不必贯穿整个侧壳体的长度,而把壳体(即浮力)的大头放在“钟摆”的底部。其浮力除了克服自重外,也贡献部分给全舰(姑且把两侧壳体理解为两面承重墙,在两侧支撑住从主壳外飘的甲板),如下图(红色部分是我的修改,但只是为了帮助表述我的意思,画得比较极端)

这样改的用意,是尽量减小三体船天生不足的影响:

1)按这个修改,舰艇在中小幅度横摇时,两侧壳体的浮力变化(壳体在水线面的平均面积X水线面起伏高度差)很小,作用在连接处的应力变化也很小,从而改善全艇的受力状况。

2)减少了兴波阻力(摩擦阻力不变)

3)舰艇的恢复力矩主要来自于近似倒梯形的主壳,摇摆(相对一般三体船型)较温和,对人员和设备友好。

4)较好的战损生存能力。水线以下是导弹经常瞄准的部位,因为两侧船壳在水线附近的部位提供的浮力很小,因此被中小型弹药击中后的浮力和稳性损失很小,大概率不会丧失浮力和失稳,两侧壳实际上反而起到了替舰艇的主壳“挡箭”的作用。

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责任编辑:zN_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