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关于教育的讨论
2022-11-11 06:34:34 来源: 联合竞技中心

甲:通识教育如此重要,为什么中国没有把通识教育纳入课堂中?


(相关资料图)

我发现自己在课堂学习生活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线性的,单一,单调的,慢慢长大之后,我才发现这个社会上很多常识性的东西我几乎不了解。并且我已了解的那一部分都是通过自己在上网或者是身边的人告诉我的,然而这些东西在课堂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举个例子,我现在已经20岁了,就连工作中要懂的五险一金也是我快要工作的时候才知道是什么东西。

并且我绝对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是这种情况,这么说中国的通识教育是不是失败的,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我认为是不言而喻的,那为什么中国没有把通识教育放到课堂上呢?

乙:通识范围太广,适合遇到问题后,在有独立思考意识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通过百度自学。辩证分析、讨论、再认识各种不同的观点,从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长常识。

甲:虽然说互联网给予了生活很多便利,有些东西一查就有解释,但是互联网上也有伪科学的存在,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分辨是非分能力,那么互联网对于学生来说就都是害处。

乙:有时候需要试错,犯小错免大错。光会听话不会思考没用,父母不可能保护你一辈子,也没有启发别人的能力。

从小就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关于某一事物、现象不同的观点(正、反面的),从简单到复杂,通过讨论启发他(她)的思考意识,逐步培养思辨能力。再大一点,也包括一些没有简单对错可言的复杂问题,分析各种有争议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如果家长本身这方面有欠缺,那就需要良师益友扮演这样的引导、启发角色。

甲:可以参考一下香港“港独教育”,就是从小被类似于“洗脑”的手段教育了,虽然说国内的互联网没那么夸张,但是还是要避免这类情况发生,并且我知道让孩子接触事物的正反面是好事,但是这一定要在孩子的三观成形之后教育,否则我不可能说我打了孩子一巴掌我还要教他慢慢接受。

在三观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你说的任何一件事情孩子都会相信,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自我探索的能力,也许这种能力像你说的可以锻炼,但是在锻炼之前先要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会受到损害。

乙:大人和孩子间首先是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孩子不傻,只是缺乏经验和锻炼。对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家长可以先去研究思考,然后再去引导孩子思考(遇到新问题可以再调查),在理性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加深认识。这样的三观更加经得起考验,空洞说教效果不佳。

个人认为启发有三层含义:除了对方观点带来的直接启发以外,讨论、辩论客观上能有效引导人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此外,“说出看法”的过程本身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从“客观角度看自己”的效果。

香港教材采取二元论的方式对比、夸大大陆的缺陷和西方的优点,误导青少年学生。法官被立场可疑的外籍人士垄断。等香港人冷静下来了,发现高度自治的香港和大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名义上的“一国”,经济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与大陆无关时,人们才会真正开始反思问题(比如对大陆偏见较深,歧视大陆游客;看待事情比较模式化,绝对化,没有与时俱进;产业总体上科技含量较低、泡沫成分大,抵御风险能力差等等)。

甲:你说的这种有耐心,乐意与孩子共同成长,有爱心,有教育思维的家长我认为在整个中国都是比较少的。

父母的作用,老师替代不了,但是老师的作用,父母也替代不了,不能只要求孩子要怎么怎么样,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不同角度看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说实话就连成年人也未必有,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就更加不能这么要求。

乙:这就是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之一。家长可以先问孩子的看法,然后陈述自己的观点。尽可能耐心地讨论。对于孩子(家长)一时无法理解又没必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以后有机会回过头再看,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孩子早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家长也省心。同样从平等的角度看,大人也需要继续学习、思考,有关教育原则是一样的。不愿意和孩子讨论,为维持权威怕暴露自己认识的不足,根源在于不能平等对待、尊重孩子。不过另一方面,家长也不能因为怕犯错而犹豫不决缺少必要的权威性(矛盾吧),遇到“近忧”可以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人孰无过,以后再解释道歉吧。

(插句题外话:以上观点对于“治国”是否也有启示作用?中西两位“大家长”在权威和民主这对矛盾上各有偏颇。那么,在有意识地去客观认识人的预见性和经验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这次疫情各国的表现,显而易见的“近忧”权威,有待验证的“远虑”民主,如何?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现代教育的重点不是教知识,而是如何自学感兴趣的知识;对于层出不穷的种种社会问题,老师长辈无法面面俱到把现成答案都喂给孩子,通过具体案例逐步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分辨力才是理智、可行的办法。

如果教育者(受教育者)如果没有敢于在理性指导下实践的勇气、经受“短痛”的耐心和承受力,将来很可能会有“长痛”。家长(孩子)需要尊重对方的独立性,注意人际关系的合理界限,保持适当的距离,给对方必要的成长(反思)空间和时间,否则将成为其“磨炼”的一部分。不过另一方面,也许人只有经历过必要的磨难,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即有哪些观念、习惯与客观现实和个人、集体、社会整体长远利益不符。

(飞船从206000公里的太空中拍摄到地球和月亮的照片)

相对来说[笑]。

感觉除了思想道德、马哲教育之外,了解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对于家长、孩子乃至社会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提高人的情商和心理成熟度,助你摆脱自发性或文化相关的自恋、自卑等心理误区,堪称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之一。这是我们以前教育的疏忽之处。

作为业余爱好者,我觉得学习心理学没必要死记硬背某人、某学说具体说了什么,而是重在分析实际问题,遇到疑惑可百度。心理学作用应该是帮助人客观认识自己(他人)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客观评价、接受完整的自己(他人),或者为遇到问题后的自我反思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理科基础教育具有一定优势,唯一的问题就在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意识和角度方面(这也是我们普遍性的弱点);相比起来,文科方面的一些人性、社会、哲学问题其实更加复杂,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对于思辨能力、交流、相互启发要求更高,思考开放性强的问题对于培养想象力的效果应该更好。如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重理论轻实践,(价值观上本末倒置)重理轻文的话,会导致受教育者人性退化,进而引起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成为只会按指令行动的“智能机器人”。

只有先学会爱(接受)自己,拥有追求精神自由与幸福的意识,并培养相应能力,才会热爱生活,才会自发关心、帮助别人(能获得精神满足和成就感,所以并非那么无私)。在基本生活、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幸福感主要来自对精神(而非物质)回报的追求。

责任编辑:zN_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