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天天时快讯】在该阳未阳之时
2022-12-14 15:24:54 来源: 作家毛利

上周末去看热门话剧,买票的时候仅剩角落位置,开场后我发现前两排观众如同老太太的牙一般,稀稀疏疏,不成样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怎么回事?

我问一个做剧的朋友,她比我还惊讶,你胆子这么大,还敢出去玩?

啊,这……不瞒你说,自从放开之后,我每天都浪在外面,周三读书会,周四看牙医看电影,周五看话剧,周六又是读书会,自然,还穿插安排着跟朋友们见面吃饭。

每天如此,晚上回家,总觉得喉咙有点痛,浑身肌肉有点酸,心中想着:我应该是阳了吧?

第二天起床生龙活虎,疑虑一扫而光。我没事,上海毕竟不是北京,空气里还没出现奥密克戎的味道。

不过这周一,我做了一个决定,去华山医院看眼睛。五年前因为眼底出血,在华山医院眼科打了两针,当时医生叮嘱我,你高度近视,年纪这么轻还出血了,半年来随访一次。

人很奇怪的,看病这个事只要不是箭在弦上,就想着我拖一拖。现在我拖不起了,大家都说医疗挤兑马上开始,趁着还没大规模爆发,赶紧去看一看吧。

自然,去医院的路上,身体微微颤抖,心里怕得不行。北京的朋友告诉我,她昨晚听了最新的张文宏讲话,说华山医院5号楼是阳性楼。

阳性,还是阳性聚集的地方……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心情让我瞬间变成了一个壮士,把车停在五原路,原来的巨富长现在一扫以前的小资氛围,路上甚至没有一个长得好看的年轻人,全是急匆匆走过的中老年选手。可能都跟我一样,临时抱佛脚去看看病。

看病很顺利,刚坐下来,医生翻着病历本,说:哟,你这五年了,才想起来要看看。

我搬出脑袋里想好的所有理由,生孩子去了,疫情了……

医生拆穿我的谎言:可是你五年了呀,疫情才三年,你这都是借口嘛。

我支支吾吾,只好岔开话题:啊呀都说以后看病难了,所以赶紧来看看,医生,我来这里很慌的。

医生:你慌什么,我天天在这里,也没事啊。不过今天真的人少了很多。

可不是,往常要在门口排队半天才能看上呢。

做完一系列检查,又得出一个半年后继续随访的诊断。我回家,这回上车就感觉不好了,喉咙痛,还咳嗽,完蛋了,医院的病毒果然厉害,应该是阳了吧?有没有这么快?

强大的心理暗示一波接一波,我甚至想,要不别回家了,在外面阳完了再回去。

这天下午,助理接了去澳门参加啤酒节的活动,定下次日机票。查好一圈澳门攻略,想到鲜虾云吞,想到艇仔粥,想到满大街唔该晒,我又好了。

第二天出发去机场,上一次来浦东机场,还是2020年的四月,那次从广州飞上海,是疫情后第一次出差。那时我怀着妹妹,全程带着n95口罩。

时过境迁,再次出关,日上免税店空空荡荡,好多柜台连个柜姐都没有,墨镜全是旧款,时光仿佛停滞在疫情前的夏天。

登机的时候,后面有个女生忽然说,“完了,我刚离开家,我女儿就开始发高烧了。”

我回头看了一眼,还好,她戴着口罩。

她的朋友们都在说,阳了吗?你阳了,我们大家都阳了。

不过,没有人取消行程,所有人都去了澳门。我猜大家都在想:管它呢。都被这玩意烦了三年,来吧,随便你怎么样。

在澳门时,又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当我忙着吃饭,逛街,买东西时,我把病毒抛在脑后,一点都想不起来。

只有坐下来,打开手机,看到所有人都在谈着阳了怎么办,没阳怎么晚一点阳,去哪里买药时,我才感觉,哦,奥密克戎还在身边,它随便要过来跟你发生一下关系。

打车去肥仔文吃水蟹粥,刚坐下来,进来几桌客人,发现每一桌说的都是上海话。

可能在这一场疫情中,看得最开的,就是上海人吧。

当下没有别的重要的事,在病毒没抓住我之前,我要敞开一切去吃,去玩,去体验真正的生活。不要打包的饭菜,不要网购的衣服,不要在家看电影,想要重新回到人群,回到跟陌生人互动的世界。

来澳门这两天,我开始慢慢熟悉以前的种种。

比如,飞机延误,比如,在餐厅伸长脖子等着上菜,并且拼命用余光去扫邻桌上了什么菜。比如,在服装店里,跟柜姐说:把衬衫都拿过来让我试一试……

你拼命拥抱着这些真实的生活,但是等买单结账,又规规矩矩带好口罩,像2020年初到处买口罩一样,在澳门街头到处寻找着退烧药。

我跟助理说:别买了,不吃退烧药,也能扛过去的。

助理白我一眼,她好像要重新拉我走回现实:那怎么行呢,有总比没有强。

该阳未阳,简直就像没怀孕的女孩,总觉得生小孩是走鬼门关。

谁跟她说,其实没那么可怕,她都不相信。

不同的是,此时大家都很羡慕已经阳过的人,已然是可以放心大胆行走江湖的前辈们。

操着港式普通话的出租车司机说:没事啦,大号感冒啦,大家都放心啦……

买不到退烧药的助理,经常拿出这句话,像念经一样祈祷:没事啦,大号感冒啦,大家都放心啦……

作者|毛利 分享生活,解答情感、家庭困惑,和有趣的人们对话,有机会一起午餐吧。

责任编辑:zN_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