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其实我本来还挺期待阿凡达2,看看人类如何对付一个“活”的行星
2022-12-23 19:37:41 来源: 席亚洲

其实早在当初看到阿凡达2要有人类重返潘多拉星的剧情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寻思,会是怎样的剧情。

今天这样的剧情其实也是当时顺着白左思路当时大家大致寻思到的结果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是我从科幻的角度有另一番想法。

其实阿凡达结束的时候人类正面临着一个重大危机。

其实从阿凡达的周边设定集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里面的人类社会其实不算危机,已经有多个地外殖民地,既然已经是把生存范围扩大到多个星系的先进种族了,地球的环境按理说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但问题是没有,说明人类的主要问题是地球之外没有能够大量迁徙人口的理想目标。也就是说包括潘多拉在内的其他行星,也都不适合人类大规模迁移。

至于具体原因,没有说,我们姑且认为按照背景设定的笼统讲法,是因为人类文明未能实现统一,地球上仍然在进行各种战争,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地外行星的地球化改造吧。

那么人类要缓解这个问题,唯一希望是对一个足够接近地球环境的地外行星进行地球化改造。而这意味着彻底摧毁这个行星本身的生态环境。

所以人类正确的态度,其实应该是类似游戏《银河粉碎者》里那样,派遣一个具备足够强大武力的探索队,对目标行星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在上面设立一个足够大的基地,开始进行就地开采,进行地球化改造所需的巨量物资储备。

至于最后电影里演变成了在潘多拉主要是开采超导矿石,其实十有八九,我猜是探索任务在缺乏政府监管环境下,变了味——这和美国在中东那边折腾“民主”的过程颇为类似。

那么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地球化会在多大程度上重塑目标行星的环境,改造后的环境是否能够让人类安全宜居。

但是这些“本应该”全部在电影结尾,发现潘多拉本身的生态圈是一个超级的格式塔生物群落的时候彻底变了,有共享意识,而人类又出了若干叛徒,这意味着它们很可能会出现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

所以这是十分危险的情况。

任何保留潘多拉本土生态环境,以与之共存的设想都是极度危险的。

在电影末尾它已经威胁了,要用病毒摧毁人类。

那么在我的设想当中,其实人类在阿凡达2开头面临的是一个重大危机。

选项有二

第一,灭绝令,从轨道上向潘多拉地面投放大当量核弹,包括增强放射性的钴弹,彻底灭绝潘多拉星表面所有生命,避免伊娃复活。今后对该行星进行严密监视,只进行规模有限的采矿行动,并且只用无人设备进行地面作业。

这是最治本的方法,但也就让人类寻找宜居星球的大业只能推迟了。

第二,常规灭绝令,不用核武器,以燃烧武器为主进行大范围破坏潘多拉原生的森林,用次声炸弹之类的武器对海洋进行破坏。目的是打破潘多拉生物圈的生态循环,使之大范围灭绝。

但是这必须首先削弱“伊娃”的能力,可能需要寻找其隐藏于行星各处,具备巨大生物量的神经节点,比如第一部里的圣树。予以重点打击,逐步降低和破坏其统一控制星球所有生物的能力。

最终的目的依然是将其彻底破坏。

为什么不能共存呢?因为潘多拉有毒的大气是这个行星生物圈的产物,不论如何只要人类想要在潘多拉大规模移民,进行地球化改造,那么这个星球的生态圈必然要破坏。

问题只在于是用刀耕火种的传统办法呢,还是直接核弹犁地的激进办法——考虑到阿凡达结尾的威胁,其实纯理性的做法必然是将其彻底破坏才能安心——《异形2》台词:“这是唯一能安心的办法”可见卡梅隆对于核弹灭星也不是那么反感嘛。

所以我本来怀着某种想象,等着看人类如何一步步破坏潘多拉的生态,而纳威人和伊娃如何想尽办法的生存下去,但最终还是被消灭。

这也符合史实嘛。

反正找不到一条提升自身技术等级,对抗的办法的话,就只能灭亡,十多年时间,即使是以伊娃这种全球统一意志,恐怕也来不及建立起足够复杂的工业体系,所以即使直接通过吸取一些人类的记忆,获得技术知识,它也不会有足够的能力来将其转化为工业实力。所以最终完蛋的结局很可能就和印第安人一样不可避免。

人家都能跨越星际距离到你的门口来了,技术差距太大了,远比14世纪美洲人对欧洲人还大得多,很绝望的。

责任编辑:zN_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