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天天即时:温州医院见闻,刷新了我的认知。
2023-01-19 11:36:23 来源: 茶狐看世界

这几年,每次回温州,我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一方面,温州制造业的萎缩。不仅肉眼可见,而且有据可查。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最近几年,温州的经济衰退了,越来越不景气。但另外一方面,温州的基础建设日新月异,新城区的高楼拔地而起,各种公园遍地开花,大街上的豪车密度,也不比杭州、宁波低。


(资料图)

虽然横向比较,温州的发展水平,不如浙江省内的宁波和杭州,但纵向比较,和过去的温州比,却一直在发展。

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脑海中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温州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浙江属于中国极少数财政净上缴的省份,靠中央的支付转移,显然不可能。如果温州只能靠自己,那么经济的增长点,究竟在什么地方?没想到,前段时间温州的医院见闻,让我开阔了思路,刷新了认知。

温州制造业的没落,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观察,首先,肉眼可见,其次,有据可查。

先说肉眼可见。

曾几何时,温州的城乡结合部,有大量的工厂,每次路过,都可以看到一片繁荣的景象,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街上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如今,开车路过曾经的工业园,几乎都是人去楼空,大街上的人气也越来越低,完全是一派萧条的气氛。

再说有据可查。

让我举两个最典型的例子。皮鞋和打火机,两者都是温州过去的拳头产品。

皮鞋

2001年,温州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鞋都”称号。这是温州鞋的高光一刻,也是产业成熟的标志。但从那以后,新闻里就充斥着,温州制鞋业没落的消息。

2008年4月15日,《温州鞋业之冬:5年间消失2000多家中小企业》。

温州鞋革行业协会在2008年时做过一个统计,该行业外迁的企业超过1000家。而其中最大的是奥康集团,尽管它的总部仍在温州,但奥康在重庆璧山县投资10亿元,设立占地2600亩的“西部鞋都”工业园,并吸引90多家配套厂商入驻,产值45.7亿元。

2014年6月10 日《温州制鞋业优势逐渐丧失面临全面洗牌时刻》。

打火机

曾打败日韩,销往全球的温州打火机,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

上个世纪末,温州打火机制造产业的发展达到鼎盛,仅生产打火机的企业就高达2000家,占据全球打火机市场的80%。辉煌一时的日本打火机产业,被挤压得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令人遗憾的是,温州打火机产业的繁荣只维持了十年。原因很简单,温州打火机一直徘徊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段,一旦成本上升,就失去竞争力。

如今,低端打火机的制造中心,已经迁移到成本更低的湖南。目前,湖南邵东拥有114家打火机制造企业,2021年,实现了65亿元的总产值,每年生产全球70%的一次性打火机。

总而言之,温州制造业,早就进入“产业空心化”的阶段。

10年前的2011年3月4日《浙江工人日报》的一篇文章提到:1998年,温州外迁的企业只有93家,而且多为小企业,但到2007年,温州市外迁企业总数达到2000多家,整体迁出的有500家。涉及的行业有低压电器、眼镜、针织、服装、灯具、家具等。

在传统产业衰落的同时,新兴产业也看不到希望。那些高大上的网络科技巨头,和温州完全不沾边。前几年,温州诞生了一个所谓高科技公司——威马电动车,但这几年也几乎消声灭迹了。虽然号称沿海城市,温州却没有真正的港口,至于大型重工业,也几乎为零。

在浙江省内,省会杭州有大量的高科技网络公司,宁波有全世界最大的港口和大量重工业,相比之下,温州看起来一无是处。

现状

以前工业兴旺的时候,温州的建设很一般,市区像一个小县城,毫无规划,抠抠搜搜才建一座瓯江大桥,公路也是坑坑洼洼,江湖人称,温州到汽车跳。然而,现在工业衰退了,基础建设反而日新月异。

去年温州的「瓯江北口大桥」通车,这是“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上层为甬莞高速,下层为国道228,上下各6车道,一共12个车道,这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大手笔。大桥全长7.9公里,投资高达91亿元!

这样的桥梁,虽然在中国不算什么,但放在国际上,那可是世界级的建设。我以前在美国开车,路过好几次旧金山金门大桥,号称美国的象征,只不过是双向6车道。可能有人会说,「金门大桥」都什么老黄历了,还拿出来说。

那好,让我们说新的「奥克兰海湾大桥」,全长7.2公里,投资72亿美元,让这座新桥成为美国史上最昂贵的工程之一,号称是美国21世纪的骄傲。但新桥也不过双向10个车道,还不如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的12车道。

让我们比较一下关键数字

瓯江北口大桥,7.9公里,12车道,投资91亿人民币。

奥克兰海湾大桥,7.2公里,10车道,投资72亿美元,相当于500亿人民币。

指标更低的美国大桥,造价几乎是我们的5.5倍。

「瓯江北口大桥」代表了典型的中国式发展路径,国家推动基础建设,在建设的同时,拉动了内需,建成之后,满足了当地的交通需求,交通得到改善后,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作为投资方,这样的桥梁成为日后的摇钱树,作为消费者,虽然付了过路费,但和过去相比,省下的油钱,就远超过路费,而且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可以说,这是双赢的局面!但形成这种局面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车辆和交通需求,归根到底还是经济要发展,老百姓要有钱。有了钱之后,才能有新的需求,产生良性循环。

除了高速公路,温州的高铁建设也非常出色,虽然是沿海城市,却拥有四个方向的高铁,分别为,甬台温高铁、金温高铁,温福高铁,杭温高铁也很快就要投入运营。放眼全世界,这也是非常奢华的铁路系统,远超过东京、柏林、伦敦、巴塞罗那……总而言之,现在温州的基础建设,完全就是世界级水平,很多国际大都会,都只有羡慕的份。

又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温州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前段时间一个长辈去温州一医做肺部结节切除手术,整个过程刷新了我的认知。

病房

最基本的配置是三人间,有独立卫生间,环境比以前老医院好多了,干净卫生。

红包

以前,手术间旁边有一个谈话室,麻醉师喊家属进来谈话签字(过去的潜规则是,在这个房间递红包)。

但在温一医,我的长辈没有这个谈话过程,手术前一天,已经在医生办公室,完成术前谈话和签字。同时讲解了手术流程:手术、术中送检(半个小时95%的准确率)、缝合、复苏、送入病房、样本送检。

一年前,另外一个长辈也在这个医院做手术,听他说,他做手术的时候,谈话的是副主任,家属递红包,副主任直接说「我不收,你要么找人把我换了,要么把红包拿回去」。

后来知道,这边的医生不准收红包,风气也很好,我又问了好几个护工阿姨,她们都说现在她们也不收红包。

我当医生的亲戚说:

现在的手术,跟送不送红包以及重不重视无关,没有医生会不希望自己手术漂亮有成就感的,再说手术室那么多人都看在眼里。网上说医生手术时故意祸害患者,基本上是胡说。我们去挖外科医生首先打听的就是手术室,问这人手术水平怎么样?收了红包心中不坦然,万一出事,有的家属会反噬,那此医生口碑一下子就完了,口碑是外科医生的命根子啊,甚至会吊销医师执照。

护工

护工真是一个神奇的编制外职业。有经验的护工,除了没有资质,和一般护士几乎没有区别,但他们的待遇和地位,却低了很多。

一医的护工,一般是湖北、江西这类地方的农村妇女,以前在温州工厂打工,如今,工厂倒闭了,他们经过培训和筛选,进医院当了护工,和病人同住病房,伙食由病人负责。

陪护服务主要包含的内容为:全天24小时陪护,包括翻身、擦洗身体、及时更换尿袋、引流袋等。护理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光有孝心是不够的,有时候家属过多参与,反而帮倒忙。

现在,温一医的陪护已经形成一个流水线式的服务,比如,带住院病人去拍CT,全程并不是同一个人陪护,但完全无缝连接,高效流畅。

几年前,我也在医院接触过护工,那时候,完全是散兵游勇,没有统一的制服,素质参差不齐,收费也比较混乱。

如今,统一制服,明码标价,服务专业。一天收费两百多块钱,真心不贵,长辈住院前后四天三夜,最后给了900,其中多出的几十块钱就算小费了,护工非常感激,再三道谢。

护工费用占整个手术住院费用的比例非常低,所以,请一对一的护工,有助于术后恢复,是一个非常划算的选择。这种服务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富国,劳动力成本太高,不可能普及,穷国,劳动力素质不够,没有能力提供这种服务。

护工,作为一个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令人非常意外。

另外,现在护工的工资,也让我非常疑惑。就算一个月不休息,满打满算也就7000块钱,当然可能在不同病人衔接的过程中,多收一天的钱,就算这样,一个月也就最多一万。这可是全天24小时的一对一看护,虽然体力负担不大,但责任不小,一步也走不开。也许还有其他收入,我不得而知。

不过,如果在全世界范围内比较,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包吃包住,一个月能稳赚1万人民币,那也是非常不错的待遇了。

我在墨西哥曾经遇到一些墨西哥人,从墨西哥到美国打工,因为墨西哥入境美国排队时间很长,每天通勤5个小时,一个月也就赚2000美元。这样的收入,在墨西哥也算人人羡慕的高薪。

2022年9月30日,香港劳工处宣布,本港外籍家庭佣工(菲佣)的「基本月薪」为4730港币,只相当于4077人民币,即便如此,大量菲律宾的女大学生,依然蜂拥而至,来香港当全天候的住家保姆。

如今这个世界,在贫穷国家,还有四五十亿的人口,包吃包住1万人民币的月薪,简直就是他们的人生梦想!

手术效率

肺部结节切除微创手术,在腋下开一个孔,就可以切除肺部的肿瘤,作为一个外行,感觉这技术也真是厉害!

术前准备、麻醉、手术、复苏、拔管,总计2小时出头。

住院时间为四天三夜。从医院挂号,到出院,不超过7天。

全过程的效率非常高,比起过去的就医体验,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式住院前,有一个预住院状态。病人做完所有检查,然后在家等候,医院会提前1-2天联系家属,最后再住院接受手术 。

负责开刀的温一医主任说, 这类微创手术,一医的年手术量为4000多例,如果病灶位置比较好,术后2-3天就可以出院。

根据我外省的医生亲戚说:这类手术,通常术后4-5天,基本上就要出院了。回去静养并等病理乃至基因检测结果。现在医保局和医院的结算是按病种和手术核算的,化太多钱医院反而会亏本的。正常住院大概也是这个节奏,只是这样安排说明温医一院的管理水平的确比较高了,业务也忙。这样一比,他们医院真是落后太多了!

在浙江省内,前五名医院,杭州占前两个,温州第三和第四,分别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可以说,温州的医疗水平,在浙江仅次于省会杭州。

温州的地理位置非常有特点。在浙江省内,整体实力远不如宁波和杭州。但在浙南闽北却还是老大。福建整体就不如浙江,而且福建的医疗资源,主要还集中在南部的厦门,而不是福州。

所以,温州的医疗产业具备辐射浙南闽北3000万人口的潜力。3000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号称世界一流的台湾省医疗,全部市场也就2300万人口。

作家格拉德威尔曾经提出「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同理,所谓常规手术的水平,其实拼的就是经验,做多了,就成为名医!唯手熟尔!

只要人口基数大,有一些罕见病都可以成为非罕见病。正巧,我今天看到一个台湾新闻,题目很抓人眼球:台罕见病童赴陸續命,藥費省近900萬 - 《聯合報》。

台湾11岁女童小沂,一岁时被确诊为「脊髓肌肉萎缩症」(SMA),新药一针人民币约50多万,首年要打4针,总药费近人民币约200多万,病童母亲前年公开向台湾当局请命,盼救女儿一命,结果却是石沉大海。今年一月十四日,广东省东莞市卫生局微信发布讯息,小沂于东莞完成第一年4针疗程,每针自费人民币3.3万元,四针人民币13万多。相当于,第一年就给小沂省了200万人民币。

对此,台湾方面的健保署署长李伯璋说,常有病友抱怨「罕见病及癌症等新药纳入健保速度太慢或条件太严格」,这也是健保署心中的痛,台湾健保负担沉重,资金捉襟见肘,实在是爱莫能助。

我作为外行,斗胆猜测,大陆因为人口多,就算罕见病,在中国大陆也不那么罕见。只要病例多,治疗经验丰富,规模一大,就平摊成本,导致费用降低。所以,在号称医疗水平宇宙第一的台湾省,看不起的病,在大陆却费用低廉。

台湾网友的留言很有意思,值得大家过目。

想知道为什麼大陸一針只要15萬台幣,台灣一針要230多萬,健保局可以為大家解惑嗎?

先不管兩岸合不合,在相同的沒有健保的条件下,为什麼對岸醫藥費用能省那麼多?台灣不是自詡醫療先進?還是健保體制的内幕有多不堪?

當台灣自豪健保~世界一流的醫療~~~ 結果呢.....連自己一個小女生,都還要去你們恨之入骨的中國大陆~來救命...... 真丟臉!?

费用

在医院四天三晚,一台手术,还有各种检查化验CT等等,全部费用合计3.5万,医保报销了2万。其余部分主要包含一些自费项目,如果节省一点,不用一些贵的药品,费用可能更低。

整个过程,服务基本满意。作为一个公立的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能到这个程度,我也是有点意外的。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公立医院,几乎都是低效的代名词。

我去过几乎所有欧美国家,他们医疗大概就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欧洲加拿大的免费医疗,但效率极低。一个手术,让你等半年,都算是高效的。一周之内完成手术,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另外一种,就是美国的全商业模式,费用很高,效率也高一些。但完全不可能像中国这么高,别的不说,在美国的诊所,做一个血常规,都要等一个礼拜,才能出结果。做一个B超,动辄一个礼拜的预约时间。至于手术,那就更复杂了。

2016年一个网络热帖,可能大家还有印象。杭州一所小学的校长,趁着暑假,带妻儿去美国自驾,结果儿子脱臼了。

马上去全美排名第六的洛杉矶儿童医院。诊治脱臼花费上万元,耗时4小时(其中,3.5小时是等待时间)没有住院,没有用任何的仪器,也没有配药,只是简单的徒手复位(技术粗糙,小朋友哇哇叫),结果,10天之后收到的病历有40多页的A4纸,然后就是账单,500多美刀+2596美刀(约17300元人民币)!

亚洲最大医疗单体建筑

温州第一医院新院,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号称亚洲最大单体医疗建筑,床位3300张,日门诊量预设2万人次,年门诊量就是700万人次。

号称地球第一大医院的郑大一附院,一万张病床,年800万+门诊次数,28万手术台数,当之无愧为地球年诊治患者最多的医院。2021年,郑大一院收入合计218.77亿元。

郑大一附医的「营收/床位」是公认三甲医院里面比较低的,那么温一医的3300张病床,相当于「郑大一附医」的三分之一的规模。按照比例,温一医的年营收可能达到100亿人民币。这还只是医院的账面营收,各种周边产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规模。别的不说,一对一的看护,就好几千人了。另外,还有外地来的病人家属,也带动大量消费。

100亿人民币是什么概念?

温州打火机产业转移到湖南邵东,当地从业人员10万余人。2021年的总产值约为65亿元。也就是说,全球最大的打火机制造基地,10万人的总产值,还不如温州一院,而温州一医的现有在岗职工才6480人。

淘汰了打火机制造业,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单体医疗建筑,用500亩土地,0.6万的人口,就创造比10万人还多的经济规模。

制造业薪水偏低,工作不稳定,而医疗服务业是一个培育高薪岗位的行业,有稳定的增长预期。医疗产业,不仅没有污染,还具备经验累积的不可替代性。带动一大批高收入人口,这些人也是支撑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举个例子。我亲戚是南方某省的省呼吸医学中心的领导,据他说,心胸外科手术好的医生很俏,他们出200万安家费,全国到处找了一年了,还就是招不到合适的人。

表面上看,温州的经济萧条了,但实际上,温州用更少的土地,更少的人力,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换句话说,这是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

写在最后

后工业化时代,高端服务业才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举个例子。都说郑州的发展是由富士康带动的。那么,富士康的规模有多大呢?厂区面积为560万平方米,最多的时候,郑州富士康有30多万工人。

富士康2021年的营收高达1870亿美元,不过净利润却微乎其微,约合43亿美元。也就是说,富士康的净利润率不到2.3%。数据显示,通过Lightning接口授权,苹果每年能赚50亿美元。富士康有几十万员工,一年的净利润,还不如苹果一根数据线授权!

总而言之,富士康虽然规模很大,但只不过是一个装配车间,不掌握技术,品牌,渠道。富士康创造的就业,多数都是低技能、低收入的岗位。不是说富士康不重要,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决定,还需要富士康这样的企业。但富士康模式,不是我们未来的方向。同样,温州曾经的打火机、皮鞋产业,也不是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一方面,加强真正的高附加值的本土制造业。另一方面,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增加高收入人口,还可以切实提高人民幸福感。

我小时候,周围去世的老人普遍都是六七十岁,而如今,普遍七八十岁。以前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现在,九十几岁的老人也不稀罕了。统计数据也符合我的直观感受。1990年,中国预期寿命68.6岁,2021年,78.2岁,几乎提高10岁,虽然我也吐槽医疗服务,但也必须承认,最近几十年,医疗服务的进步有目共睹。

我上次写了一篇文章,对比欧洲和中国的民宿服务业:探索法国城堡,体验中西方的深层次差异。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中国的高端民宿连锁企业,经营水平远超欧洲。现在回头看,我们一直吐槽的医疗服务业,可能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成为世界领先的产业。

就上面所说的「肺部结节切除手术」,综合「价格、水平、时效」来说,中国提供的医疗服务,可能已经是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具体原因,大概有三个。

首先,我们有全世界最吃苦耐劳的医生护士。

打个比方,我们的医生,一年做500台手术,美国的医生一年200台,欧洲的医生一年100台。工作量大,除了牺牲了医生的休息时间,其它好处非常多。经验积累加速了,技术水平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也高了,同样的CT,我们的利用率可能是欧洲的好几倍。最后的结果,就是成本低了。

其次,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

医术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经验,病人看多了,什么稀奇古怪的症状都见过,心里有谱。

发达国家的人均医疗资源多,对病人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医生经验积累来说,不一定就是好事。比如,温州一医辐射范围内有3000万人口,这在发达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一个温州医生,5年之内看过的病人,可能比一个欧洲医生一辈子看过的病人还多,你说,你是信赖温州的医生?还是欧洲的医生呢?

再次,我们有最好的服务意识。

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市场经济这个体系,几乎就是为东亚儒家社会量身定做的。我们这一群用筷子的民族,有三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勤奋、内卷、爱钱」,只要这三个特点不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总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只要有钱赚,我们会设计出「最高效、最廉价、最人性」的服务模式。

若干年后,我们一定能看到其它国家的病患,组团来中国看病的现象。其实,疫情之前,已经有了,只不过还是少数而已。

我也一直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别的不说,就医疗这一块,潜力就非常巨大。

责任编辑:zN_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