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为什么公信力这个东西,越是在基层就越没用?
2023-01-20 20:48:38 来源: 天下爱国者


(相关资料图)

【本文来自《左玮:好好的政策传到基层就走样?一些干部道出心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shyao

问题实际上出在办事和选人的方法上。实践看来,刚出校门就进公门确实不适合在中层以上单位干事,再高学历也是白搭,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一句话在基层能分解成什么样子。也不认可专家出身的干部,很多时候他们长于指手画脚,但是短于指导基层实践,理论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基层听的云里雾里,到头来还是摊到基层拆分指标,结果不满意还得说一句落实情况不理想。他们适合作为智囊团,主要作用还是参谋、纠偏。

比如前几年,上面不知道是哪个掉书袋的,出了个报告模板,要求统计“上年度数据”,因为法规当中有这一条。这个报告,本身是来年编写总结去年工作,那你这个上年度,到底指的是站在撰写年度统计的上一年度也就是去年,还是站在报告年度统计再上一年度也就是前年,这个实际会造成理解争议,这么大的bug,直到出台2年后才被纠正。结果纠正之后的版本,还留了一个狗拿耗子式的数据统计项目。完全没必要。

从基层走上来的中层,和上层走下来的中层,以及生来就在中层的中层,办事上思维上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的。一个善于摊派转发的中层,肯定是一个标准的生来就在中层的中层。不知道基层的实际情况,只求任务布置完,工作落实好,报告写得出。古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是有道理的,而且所谓的基层工作,不是那些在基层洗了一遍澡的伪基层干部,而是真正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真的遇到高压,阳澄湖洗澡蟹和土生土长的阳澄湖大闸蟹,味道是不一样的。

当然我也承认,基层干部在依法行政理念上是欠缺的。因为实践中,解决矛盾,很可能根本不是法,因为相对人他就根本不懂法。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可能是一根烟、一粒糖、一杯酒。你看,法上面就根本没写,恰恰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法恰恰是最硬的标准,给了一粒糖解决的问题不合法,到了中上层就不能这么做,那就意味着这些干部,要放下用的最顺手的工具,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很多干部适应不了,还在道观念佛经,那结局一般也不好,就容易带坏风气。

从基层出来的,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会染上这类习气,先声明我绝对没有鄙视基层干部的意思哈,因为基层的事情比很多人想象中更加复杂,基层面对的不是人民群众这个整体概念,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非什么理性人经济人,群众之间也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基层干部不采用一些“接地气”的方法,而只会掉书袋的话,那基本上是办不成事的。

我之前说过,为什么公信力这个东西,越是在基层就越没用,因为基层办的事是没可能取悦所有人的,比如说基层干部帮群众A办了件实事,取得了群众A的信任,很可能会引起群众B的严重不满并失去群众B的信任。所以很多时候,基层组织不讲什么公信力,而是看能不能办成事,群众不会管你怎么把事办成的,只看你能不能办成。

责任编辑:zN_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