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上的电子东西越来越多了。新能源车狂飙突起后,电不仅用于驱动,车上能动的不能动的都电了。车上电子东西多了是好事吗?越来越多的人忧心忡忡,担忧电子东西发神经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汽车。丰田、特斯拉时不时传来的电子系统失灵的故事,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焦虑。
【资料图】
在某种程度上,车上电子灾难和新冠疫苗副作用一样,成为一种神话。一方面,确实有灾难性故障或者副作用的存在;另一方面,灾难性故障和副作用被大大夸张了。
肯定会有人说:我也知道是小概率,但发生在我身上,就是100%的概率。我不能接受。那这就和新冠与疫苗一样,你可以不接受,但不影响世界还是会继续按照你不接受的方向前进。地球不围绕你转。
车上电子东西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电子娱乐
2、辅助驾驶
3、汽车功能
这些东西是不是好事是一个问题,这些东西是不是碍事是另一个问题。必须说,电子娱乐能工作挺好,坏了也就坏了。恼人,但不影响开车。事实上,设计糟糕的电子娱乐和不必要的信息化有害驾驶安全,那些超大屏显示可以算入此类,车上播放DVD、网上直播更是毫无必要。人们对这些有怨言,有人直指智商税,但很少会有人为此而焦虑。所谓车机黑屏导致车开不了了,极少是因为车上娱乐系统出问题。当然,黑屏涉及到驾驶和操控有关部份,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汽车功能包括发动机、底盘、操控。发动机的各种电控已经很多年了,实际上也离不开了。纯机械的汽化器已经绝迹几十年了,纯机械的无助力转向和刹车也绝迹了。人们对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的可靠性从不怀疑,绝大部分驾车人可能都不知道还存在过汽化器这回事。液力助力转向和刹车也是作为“天经地义”的,其实液压系统也有可靠性问题,液压管漏油后,刹车就失灵了,失去液压助力,转向沉重不堪,很多人会觉得直接失控了。但一样,人们你对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并不怀疑。
说到底,这是对熟悉(包括自认为熟悉,其实还是一知半解)的东西的信任。对电子东西(尤其是新增功能)不熟悉,有天然的恐惧感,因此认为不可靠。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汽车功能电子控制,反正对驾车人是透明的,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机械的东西更可靠”,这是误解。机械的东西有松动,有磨损,有老化。模拟电子没有磨损,但有接触不良和老化。数字电子连接触不良和老化的问题都小多了。对比同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和模拟电子东西,数字电子的老化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问题在于数字电子的复杂程度通常远远高于机械和模拟电子。那这些是不必要的吗?在汽车功能层次上,通常不是。
首先,这些东西需要车规级认证。没事谁也不会是自找这个麻烦。其次,发动机电控、ABS、循迹防滑,这些都不是无事生非的东西。
不管从提高燃油经济性、控制排污,还是提高发动机运转平顺性、实现故障自检,发动机电控已经不可能离开了。
很多人从来没有体验过ABS或者循迹防滑,那是他们运气好,或者在大城市里反正开不快,也不遇到恶劣天气。在北上广深市中心开几十年车从来没有体验过ABS和循迹防滑的很常见,根本不会遇到那样的情况。
但这不等于这些是不需要的功能。也很少有人抱怨这些功能不必要,更没有人抱怨这些功能造成灾难性事故。
眼见心烦的还是与驾车人直接交互的辅助驾驶功能,尤其是各种自动定距巡航、自动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驾驶信息的全屏显示也可算一个。
这些功能要是全都可靠工作,也不会有人抱怨,但在现阶段,确实有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或者自作聪明的问题。要不做吃螃蟹者,进可以避开、不选购这些功能,或者关闭,这些辅助驾驶功能基本上都是可以关闭的。
可以想象,10年后,这些功能成熟了,人们也认为“熟悉”了,这些功能也会像ABS、液力助力转向一样进入舒适区。
另一个恐惧感来自车载电子的软件化。有些人有软件经验,有些人只听说过软件灾难,但谁都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感到恐惧。其实编软件的人自己也会感到恐惧,因为什么时候出点大毛小病,查错很头痛。但这不等于软件隐患遍地都是,不等于软件故障都是灾难性的。
软件的规范性、可靠性、可扩展性也是在不断进步的。软件故障经常来自于微小的疵瑕和不一致。在现有的计算机架构下,“差一点点都不行”,这是所有干过硬件、软件人的共同痛点。人工智能是非常火爆的话题,到底能走向哪里是更大的话题,但现有人工智能最大的成就在于能有效处理“近似情况”,在特定语境下,一点点偏差不影响正确判断。这在未来软件研发中能起什么作用还有待观察,但很值得期待。
车上电子东西多了是好事吗?蒸汽机刚开始的时候,也有机器吃人的争议。现在人们接受了机器不吃人了,机械的反而成为高可靠性的代名词了。现在变为软件吃人了。其实是一样的。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的纠结与其说是对这些功能的合理质疑,不如说是对不熟悉的事物的天然恐惧感。事过境迁后,可能也就是晒然一笑。
-
去年四季度基金销售机构非货基金保有规模普遍下降中基协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基金销售机构的非货基金保有规模普遍下降,头部机构也不例外。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的相...
-
ChatGPT概念持续火爆 私募提示警惕炒作风险ChatGPT技术的落地将会是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其中涉及到技术、法律等各方面的配合,短期行情的过度火爆会让板块泡沫破裂的风险...
-
世界观察:【财经分析】信贷“开门红”超预期 补足韧性仍需提振消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信贷向好的趋势得到明显巩固,市场预期转变、经济景气水平显著回升,后续政策或关注改善“对公强、零售弱...
-
56只个股成为北交所首批两融标的股票2月10日晚,北交所披露首批56只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名单,诺思兰德、华岭股份、科达自控、三元基因等公司入选。
-
环球简讯:热门中概股2月10日多数下跌热门中概股2月10日普遍下跌。
-
去年四季度基金销售机构非货基金保有规模普遍下降
2023-02-11 13:32:38
-
ChatGPT概念持续火爆 私募提示警惕炒作风险
2023-02-11 12:41:31
-
世界观察:【财经分析】信贷“开门红”超预期 补足韧性仍需提振消费
2023-02-11 12:26:17
-
56只个股成为北交所首批两融标的股票
2023-02-11 11:26:27
-
环球简讯:热门中概股2月10日多数下跌
2023-02-11 11: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