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看一下1945年获得抗战胜利的这一年,中国的工业基础在全球的位置。
由于那个时候并没有权威的工业增加值世界排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1945年工业品产量来进行判断。
抗战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不仅是获得了民族独立,国际地位提升成为名义上的五大国,收回了包括台湾在内大量国土,而且还获得了大量战利品--日本在占领区为获取中国自然资源支撑战争而修建的基础设施和重工业,其中尤其以东北最多。
(相关资料图)
日本在我国沦陷区建立的工业以资源型重工业为主,
因为中国有日本战争急需的煤炭,金属等资源,其中尤其是金属资源,日本在二战中极其缺乏金属,不仅是日本本土的寺庙僧人把钟,铜锣之类的都捐献了,甚至于日本还把北京故宫的60多个铜缸都运走用于制造武器。而这些资源型重工业,技术也牢牢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伴随日本战败和日本技术人员的撤退,产量随之迅速下降,日本人对中国人持有蔑视的态度,并普遍认为中国人不具备使工厂继续运行的能力。
国内网上十几年前(大约2007年)一篇公知网文中,说1945年由于欧洲日本因为战争一片废墟,所以我国仅东北地区工业产值就超过日本本土,位居世界第四,也就是说中国1945年就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工业大国,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工业大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情了,1945年的中国发展水平和西方白人国家有着巨大的甚至是看起来不可逾越的鸿沟,
1945年我们的工业产出不仅不能和西方大国比,还远不如瑞典这样的欧洲小国,也不如南非,波兰,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当时西方和世界其他地方差距大到什么程度,一个小小的芬兰都能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造成苏军20万人以上的伤亡,
而苏军在1939年在诺门坎和1945年8月在中国东北两次和日军作战,尤其是1945年规模更大,伤亡总数却远小于和芬兰作战的损失。
像1945年的瑞典铁路长度竟然能达到中国的76%,1945年发电量是中国的2.8倍,钢产量是中国的4.6倍。
从逻辑上讲,我国1945年的工业产出也是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我国在全国各地区接收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沦陷区的日伪工厂后并不能立即恢复生产,因而产量出现大幅下降,尤其是那些日本技术人员主导的工厂。
再加上1945年苏军还在我国东北地区拉走了不少工厂设备当战利品,使得本来应该是我国战利品的工厂设备损失严重。
实际上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一直到1952年才恢复并突破了建国前的历史最高水平(包括了建国前日本占领下沦陷区产量)。
如果我国1945年是世界第四工业大国,那前三位是谁呢,如果是美国,苏联,英国的话,那意思是1945年我国工业产值超过了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
像加拿大由于远离战场,二战时期可是盟军的军火制造中心之一,今天加拿大之所以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二战时期加拿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原因。
1939-1945年加拿大为盟军制造了超过4000艘登陆艇为主的军舰,1944年诺曼底登陆的登陆艇很大一部分就是加拿大制造的,大西洋航线的大量商船也是加拿大制造的,光是1940年加拿大就接收了来自英国的26艘万吨商船订单。
加拿大在战时还总共制造了教练机为主的一万六千多架飞机,其中英国对纳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的兰卡斯特重型轰炸机部分也是加拿大生产的,
加拿大二战期间还为盟国制造了超过80万辆各种军用车辆,其中超过四万五千辆是各种坦克装甲车辆。
再说德国吧,虽然德国1945年工业产量大幅下降,但也远远不是当时落后的中国可以超越的,下图是德国二战时期的海军舰艇产量,可以看出1945年仍然生产了139艘潜艇,尽管比1944年的258艘大大下降了,但仍不是我国可以企及的。
该截图来自以下雅典大学的论文:
下面这个链接有对二战时期德国军工产量的统计,以飞机和导弹为例子,
1945年德国仍然生产了4935架战斗机,6509枚V1导弹,1669枚V2导弹,
虽然比1944年的2.5285万架,23672枚V1和4128枚V2导弹的产量下降了一大半,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成就。
而且德国还在1945年生产了喷气式战斗机929架,比1944年的564架有所提升,因为喷气式战斗机是1944年尤其是下半年才开始量产的产品。
https://www.ww2-weapons.com/german-arms-production/
下图是1942年还在研制中的Me262 喷气式战斗机的原型机,该机在1945年达到了最大产量,不过几百架的产量根本无法抵挡盟军数万架战机的大规模进攻。
难以想象如此大的科技代差,我们是凭借生产了什么高科技产品在1945年工业产值超过德国的。
2000年—2014年是我国公知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在中国舆论场发表的各种言论非常多,但除了揭露中国的阴暗面,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之外,他们也制造了很多谣言,一些谣言在中国的网络上长久的不断传播,他们还宣传了一些崇外和自我贬低的价值观,不太对得起知识分子这个名号。
实际上1945年我国不要说跟欧美大国和日本比了,比起欧洲小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诸多不如。
1945年各种中高端工业品我国几乎都不会造,
仅有面粉,火柴,水泥,纺织品等产品自给率比较高,总体工业以日用轻工业产品为主。
不要说坦克,战斗机,轰炸机,潜艇,导弹,雷达这些高科技了,稍微高级一点的武器像大口径火炮我国也无法自行生产,解放战争时使用的榴弹炮都是美制的。
国共两党的军队使用的枪支和重武器大部分都是外国货,没有实现制式化。
实际上直到抗美援朝我军入朝作战,武器都还是万国牌,后来才逐渐换成进口和仿制的苏联制式装备,在建国后十年才逐渐实现了制式化。
至于汽车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船舶工业,化肥工业都是空白或者非常差,不要说坦克,拖拉机造不出来,连第一块国产手表还是1955年在天津造出来的。
即使是构造非常简单的自行车,1952年我国总产量也才8万辆。
连个系统级产品我国都这么差,就更不要说上游的各种零部件了。
按照价值分布倒金字塔理论,中高端工业品占据了大部分的价值,这就让中国丧失了大部分工业产值的参与空间。
今天我们可以看下1945年中国获得抗战胜利时的工业基础,体会下当时的我们和全球先进国家,尤其是和欧美有多么大的差距。
本文中中国的数据是全中国的统计,也就是包括1945年上半年还在日本占领下的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广大地区的数据。
首先我们看下铁路的长度,
本文数据都来自帕尔格雷夫的世界历史统计,由于铁路长度统计数据在1945年很多都是空白,因此我们看1949年铁路长度,
欧美大国的铁路长度,
英国1949年铁路长度为31500公里,法国41300公里,
德国在1939年的铁路长度就达到了61940公里,在1949年联邦德国的铁路长度为36930公里,民主德国没有数据,不过总计应该也是超过6万公里。
意大利21638公里,西班牙17969公里。
而苏联的铁路长度达到了惊人的11.6万公里。
至于北美就更加恐怖了,
加拿大在1924年的铁路长度就超过了8万公里,达到了84468公里,
而美国在1924年的铁路长度402587公里。
而中国1949年的铁路长度为2.18万公里,可以看出,我国作为面积辽阔的大国,两万公里的铁路长度不仅是远远不如美国,苏联和加拿大三个面积辽阔的国家,
也远远比不上德国(六万公里),法国(四万公里),英国(三万公里)。
像德国的铁路长度竟然超过6万公里,这就差不多是中国的三倍了。
而如果再跟全球发展中国家比较,列出数据之后我们很快就发现,
当时的世界全球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巴西,墨西哥,印度,阿根廷,波兰)铁路都比中国长,连南非这种小国的铁路长度都和全中国差不多,甚至朝鲜半岛的铁路长度都达到了中国的四分之一,我们都听过这句话,铁路修到哪里,帝国主义的魔掌就伸到哪里,他们非常喜欢在殖民地修铁路,其原因还是因为可以获得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市场,为列强发展高科技产业服务。
1949年的铁路长度:
印度54754公里;
澳大利亚44580公里;
阿根廷42838公里;
巴西35972公里;
波兰26078公里;
日本25380公里;
中国21800公里;
南非20106公里;
瑞典16533公里;
瑞士5171公里;
朝鲜当年无数据,不过1944年是5067公里。
仅从以上铁路数据可以看出,1949年主要发展中国家的铁路稠密度远远超过中国,墨西哥我没有查到1949年的数据,但他们早在1924年铁路长度就达到了20872公里。
由于1937年之后日本全面侵华,因此中国的自主铁路建设由于战争停滞,实际上我国军民还在不断的破坏华北的铁路线,以阻止日本运输我国的自然资源,到1949年东北地区铁路占全国大约50%,成为全国铁路最为稠密的地区,
但即使是中国东北地区,1949年的铁路稠密度也远远赶不上朝鲜,南非,印度,阿根廷,日本,只比面积八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巴西稠密度高,但巴西面积大部分是无人区,可比性不高。
由1949年的数据很容易推断出,1945年我国的铁路长度是没有进入世界前十位的。
当然到2021年我们已经追到世界第二了,仅次于美国,而且高铁化,电气化程度远超过美国,总里程以后超美国也问题不大,因为美国铁路长度已经减少到18万多公里了。
再说下石油工业,本文会看下基础的能源输入,因为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观察石油,煤炭和电力的产量是可以推断出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的,其中尤其是电力,石油和煤炭还可以用于出口,也可以从国外进口,但电力因为极少有跨国供电,都是本国消耗,所以是非常好的指标。
石油工业的价值不仅仅是自身产生的收益,而且直接影响到该国的汽车,化纤,塑料等工业产品的发展。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时,我们的石油产量仅有17.5万吨,主要来自玉门油田,这在当时的全球看是非常低的水平,甘肃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我国的石油工业在1956年靠着甘肃玉门油田和辽宁人造石油增产才首次年产突破100万吨,后来在50年代末发现了大庆油田,在1965年实现了产量突破千万吨的飞跃性突破。
其实光看石油工业的产量和消耗,就可以从侧面看出我国的工业增加值产出的水平,根据中国石油石化官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创办的《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的专题文章,
1954年11月17日中央在讨论一五计划时,
陈毅开门见山地说:“石油问题是个大问题,各方面都要油,但石油缺乏。”
薄一波说:“五年计划中我们已对许多东西做了平衡,有些东西受一定条件限制,
如棉花与纺织工业,钢的品种规格与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等在平衡上是有问题的。
但这些不平衡比不上石油供应的不平衡,石油是致命的问题。我们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坦克就是能生产了,但缺乏石油也开不动。
据计委材料1952年石油生产是43.6万吨,需要是107万吨,
到1957年生产201万吨,需要620万吨,1962年需要1300万吨,1967年需要2500万吨,相差很大。”
这天下午,陈云在发言中介绍了石油问题的现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石油问题,在开始研究五年计划时,请苏联专家莫谢耶夫专门研究过,那时已看到石油成问题。石油不解决是个严重问题。1954年已进口10万吨,今年还准备进口27万吨,明年要进口170万吨,运输是个极大的问题。石油只要找到资源,投资就满足它。”
他指出:“我们需要数量很大,光靠人造石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现在主要的办法是要请苏联派许多成套的人来,帮我们勘察。”
“这个问题在国防上、经济上都很重要。”
徐向前说:“石油问题很需要,要做好准备,不然打起仗来飞机飞不起来就要挨炸弹。现在苏联可以给我们一些石油。但打起仗来,苏联的石油运来就困难了,因此必须开采天然石油,搞人造石油。宁可在别的地方上节约,石油非搞不可,因为国防无保障,一切是空的。”
林伯渠支持道:“关于石油问题,对军事、工业等有很大影响,同意组织专门小组讨论。”
非常清楚的,1954年的中国在讨论三个东西的供给与工业产出的关系,
一是棉花与纺织工业的平衡,二是钢铁与机械和国防工业的平衡,三是石油与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坦克等工业的平衡。
这非常清楚的显示出了石油消耗量与一个国家工业增加值是有很大关系的。
按照当时我国的计划,是在一五计划完成后的1957年达到日本工业1937年的水平,而预估1957年需要消耗超过600万吨石油,而1945年我国的石油产量才17.5万吨,
由于缺少石油,所以那时候我国相应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坦克等工业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产出的,造出来没有油可以用。
同样在亚洲,1945年作为日本主要石油来源的印尼,因为日本战败石油产量剧烈下降到97.6万吨,
而在1945年的石油产量伊朗1711万吨,伊拉克460.7万吨,沙特287.2万吨。
有意思的是连日本的石油产量1945年都有22.1万吨,比我国高,估计主要是人造石油,连贫油的印度1945年都生产了31.6万吨石油,高于我国。
从印尼的石油产量来看,在日本在占领印尼后始终无法恢复荷兰时期的高石油产量,1939-1941年,荷兰统治下的印尼的石油产量分别为794.9万吨,793.9万吨和688.5万吨。
而在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后,当年印尼的石油产量下降到了303.3万吨,在1943年产量恢复到了620.3万吨,在1944年又下降到了285.9万吨,这应该跟美军的不断空袭,东南亚日军和本土的联系被切断有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亚洲的伊朗1945年石油产量竟然达到了1711万吨,其实伊朗由于在二战爆发前和纳粹德国有各种紧密的合作,尽管后面战争爆发后宣布中立,但仍在1941年就遭到了英国和苏联军队的联合入侵,把其强行纳入到盟国的范围反对德国,当然了伊朗的铁路线和石油也成为了盟国运送战争物资的资源,盟国援助苏联的物资中有四分之一经过伊朗。
伊朗生产的石油也成为了英国和苏联进行战争的重要能源来源。
然后我们可以看下其他国家的石油产量,
欧洲地区1945年苏联石油产量1940万吨,罗马尼亚460万吨,匈牙利70万吨,德国50万吨,奥地利40万吨。
然后是美洲,1945年的石油产量南美地区阿根廷327.4万吨,厄瓜多尔315.7万吨,厄瓜多尔34.5万吨,秘鲁182.7万吨,
不过南美最惊人的是委内瑞拉,1945年的石油产量竟然达到了4730.4万吨,是我国的200倍以上。
1945年中北美地区的加拿大109.1万吨,墨西哥623.1万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306.1万吨,美国石油产量更是惊人的2.3亿吨。
而非洲国家中埃及1945年的石油产量也有149万吨。
这里面应该说委内瑞拉,伊朗这两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无怪乎我们都能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价格暴涨时,伊朗人过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到1980年伊朗拥有小轿车141.9万辆,而中国直到1990年小轿车拥有量还只有162.2万辆。
而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竟然在1945年就超过了4700万吨,这个数字实在是惊人,尽管跟美国的超过两亿吨比起来又不算什么了。
从石油工业的产量也可以看出来,1945年我国的石油产量没有进入世界前20位。
石油产量的缺乏,不只是飞机,轮船,坦克,拖拉机,汽车这些工业无法发展,也直接导致我国在1945年几乎没有石化工业,
我国建国前就不能生产化纤和塑料产品,因为都需要石油作为原料,实际上我国塑料产量之低,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时,全国塑料产量才2000吨,
到了1957年一五计划都完成了,我国全国的塑料产量才达到1.3万吨,
而化纤在建国前我国是不会造的,纺织工业的原料就是棉花,化纤直到1957年才首次国产化,当年全国生产了200吨。
同样的因为石油工业不行,我国汽车产业也发展不起来,因为造出来的汽车缺乏油料,
一直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当年的汽车产量才达到7900辆,其中6200辆是载重汽车,也就是用来运货的。
至于石油化工工业的高级产品乙烯,1945年的中国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而到2021年,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石油消耗大国了,第一是美国,这和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工业国家是对应的。
我们再看下1945年的全球各国发电量,这也是一个核心指标。
欧美的大国在1945年的发电量,
意大利为126.5亿度,英国364亿度,
苏联432.6亿度,法国183.7亿度,
德国在1945年没有数据,不过1946年为335.4亿度。
而远离欧亚战场的美国和加拿大成为了大赢家,
加拿大1945年的发电量427.2亿度,美国更是达到了极为惊人的2712.25亿度,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可以看出,所有的欧美大国,即使是经历了战争的法国,意大利,意大利,发电量仍然在百亿度以上,这是建国前的中国从来没有达到的高度。
如果我们再看欧美大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话,1945年的发电量日本则是翘楚。
日本219亿度;
瑞典135.4亿度;
北欧的挪威也是发电大国,尽管1945年没有数据,但是1946年发电量为113.1亿度,挪威如此高的发电量,跟其境内丰富的水力资源有关系,挪威的水力发电量在2020年位居世界第七位,欧洲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挪威的电力大约97%都是来自水力发电。
瑞士96亿度;
南非83.29亿度;
澳大利亚68.39亿度;
朝鲜该年无数据,不过朝鲜从1937-1949年(除了1944年,1945年和1947年三年没有数据之外,其他年份发电量均超过中国,主要是日本将不少化工工业和水电站建在朝鲜。我之前已经写过文章对比过,中国直到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半岛发电量急剧下降,我们全国的发电量才超过朝鲜半岛。)
参见文章: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1949年我国发电量还不如朝鲜
中国48.76亿度;
捷克斯洛伐克44.6亿度;
西班牙41.7亿度;
印度41.16亿度;
比利时35.3亿度;
墨西哥30.69亿度;
阿根廷29.76亿度;
巴西18.99亿度;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1945年的工业化水平,
中国在1945年的发电量不仅是不如朝鲜半岛,只有南非发电量的58.5%,只有欧洲小国瑞士的二分之一,只有瑞典的三分之一,只有日本的大约五分之一。
简而言之,如果我们把发电量看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指标,则1945年的世界,
第一等级是美国,发电量在千亿度的级别;
第二等级是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瑞典,挪威这些工业国家,发电量在百亿度级别;
第三等级是发电量十亿度级别的,而在这个级别里面澳大利亚,瑞士,南非,朝鲜半岛的发电量都比我国高,其他国家像波兰1945年没有发电量的数据,但是其1946年的发电量为57.1亿度,超过了我国1949年及以前的最高历史年发电量(发生在1944年,中国全国发电量53.14亿度,包括日本占领下的伪满,华北,华东等地区),因此其实际发电量还是比我国高的。
其他像印度,西班牙,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这些国家的发电量和我国差不多。不过由于我国的工业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不如这些欧洲国家高端,因此即使发电量差不多,我们的工业增加值应该还是低于他们的。
总之1945年我国的发电量也没有进入世界前15位。
当然今天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我们再看1945年钢产量,
欧美大国的话加拿大的钢产量261.1万吨,美国7230.4万吨,
法国166.1万吨,德国1945年没有数据,不过1944年是1831.8万吨,而1946年是270.8万吨,
意大利是最差的,竟然只有39.5万吨,但也比中国高。
苏联1945年的钢产量则有1225.2万吨,英国1201.4万吨,西班牙57.6万吨。
在欧美大国之外,日本依然是全球产量最高的。
日本208.2万吨,这个多说一句日本本土二战时期的巅峰产量是1943年的782万吨;
澳大利亚141.3万吨;
印度138.8万吨;
瑞典120.3万吨;
捷克斯洛伐克99.3万吨;
比利时74.9万吨;
南非53.6万吨;
波兰48.8万吨;
中国26万吨;
卢森堡25.9万吨;
墨西哥23万吨;
巴西20.6万吨;
瑞士10.7万吨;
朝鲜2.8万吨;
阿根廷无数据。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因此也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1945年我国钢产量只有南非的二分之一,瑞典,印度和澳大利亚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八分之一。
实际上我国建国前历史最高钢产量(包括日本统治下的伪满,华北等地区)从来没有超过100万吨,一直在几十万吨的水平,这跟西方国家是完全没法比的。
就说几个欧洲中小国家的钢产量吧,就看1945年以前的历史最高钢产量,
比利时在1929年钢产量达到了411万吨,捷克斯洛伐克1944年钢产量254.3万吨,卢森堡1929年钢产量270.2万吨,波兰1943年244万吨。
即使在因为战争而大幅减产的1945年,
钢产量比利时为74.9万吨,波兰48.8万吨,捷克99.3万吨,卢森堡25.9万吨,除了卢森堡大幅减少到跟我国差不多,其他这些欧洲中小国家的钢产量仍然是我国的几倍。
钢铁产量更多的可以衡量重工业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看到,1945年的世界,
第一等级是钢产量千万吨级别的国家:美国,苏联,英国
第二等级是钢产量百万吨级别的国家:德国(当然德国其实也是千万吨级,只不过遭受严重战争破坏下降了),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瑞典
第三等级是钢产量十万吨级的国家: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中国,卢森堡,波兰,南非,墨西哥,巴西…
这里面除了卢森堡,巴西和墨西哥1945年的钢产量比中国低一些,其他都比中国高。
而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卢森堡,波兰这四个国家是因为1945年的战争影响钢产量大幅下降,其历史上都达到过100万吨以上产量的水平,其实应该列入钢产量百万吨的第二等级国家。
总之,1945年我国的钢产量也没有进入世界前15位。
今天也追到世界第一位了。
1945年的煤产量:
日本2988万吨,
印度2963.5万吨,
捷克斯洛伐克2710万吨,
中国2628.5万吨,
南非2355.4万吨,
澳大利亚1299.7万吨,
朝鲜半岛无数据,但1944年为704.9万吨,
巴西207.3万吨
墨西哥91.5万吨
阿根廷3000吨
中国连煤产量在亚洲也低于日本和印度,比南非多200多万吨。
顺手查了下1945年欧美国家的煤炭产量,可以看出欧美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亚洲的遥遥领先,体现在能源的大量消耗:
1945年法国煤产量3500万吨,
德国1945年东德地区没有数据,但是西方占领的西德地区煤产量为5980万吨,整个德国总产量很可能还是超过了1亿吨,毕竟德国1944年煤产量高达3.95亿吨,1946年东西德相加为2.16亿吨。
英国1945年煤产量1.86亿吨,苏联1945年煤产量为1.493亿吨。
当然最为惊人的是美国,1945年煤产量竟然达到惊人的5.24亿吨。
德国,苏联,英国,美国这些国家的煤产量在二战时期就已经达到了上亿吨的水平。
1945年中国煤产量也没有进入世界前十位。
今天我们也是到世界第一位了。
总之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1945年抗战胜利时的中国工业增加值,不仅仅是不能和美国,苏联,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比了,
像今天位居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的加拿大,1945年的发电量是我国的8.76倍之多。
不仅如此,我国比起欧洲的中小国家也是不如的,
1945年瑞典这么小一个欧洲国家,铁路长度竟然能达到中国的76%,1945年发电量是中国的2.8倍,钢产量是中国的4.6倍。
这可以看出当时的西方为什么是世界的中心,欧洲也是二战的主战场,生产力水平相对世界其他地区发达太多。
即使在欧美之外,
日本1949年的铁路长度是我国的1.164倍,1945年的煤产量是中国的1.136倍,钢产量是我国的8倍,发电量是我国的4.49倍,即使本土遭受狂轰滥炸,还挨了两颗原子弹,钢产量和发电量都出现大幅下降,像日本最高发电量是1943年的377亿度,到1945年大幅下降到了219亿度,下降了42%,1945年日本的工业产量也依然是全面超过我国的。
难以想象1945年我国怎么可能凭着相当于日本22%的发电量,12.5%的钢产量实现工业产值比他们高,除非我们能造出远超过日本的划时代高科技产品。
非洲的南非,
1949年铁路长度是我国的92.2%,1945年的煤产量是我国的89.6%,发电量是我国的1.71倍,钢产量是我国的2.06倍。
亚洲的印度,
1949年铁路长度是我国的2.5倍,1945年煤产量是我国的1.13倍,发电量是我国的84%,钢产量是我国的5.34倍。
我们隔壁的朝鲜半岛,即使只看北部的朝鲜,竟然发电量比中国全国还要高,直到朝鲜战争被美军空袭之后才低于我国。
高价值的石油工业方面,亚洲的伊朗,伊拉克,印尼,沙特,美洲的委内瑞拉,特多,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的石油产量也远远超过我国,伊朗和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石油产量竟然能达到1000万吨以上。
1945年我国的主要重工业产品产量和基础设施,包括发电量,煤炭产量,钢产量,石油产量,铁路长度,没有任何一个进入世界前十位。
其中代表当时工业化水平的标志性产品发电量,石油产量和钢产量,我国都在全球十五位以外,只有煤炭产量高一些,但也没有进入全球前十位。
1945年我国能产十几万吨石油,二十几万吨钢铁,重工业产品中只有两千多万吨产量的煤炭看起来数量比较大。发电量一年四十多亿度电。
基础工业品的产量排名都如此之低,再考虑到中高端工业品我国更是落后,电子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工业这些高端玩意儿都几乎没有或者份额极低。
用同样数量的材料,同样的能耗,别人能制造出更高价值的产品,意味着即使发电量低于我国但和我国相近的国家,工业增加值也是超过我国的,比如1945年发电量低于我国,但和我国都同样在40亿度+这个级别的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和印度。
因此总体1945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在全球在大约二十名左右的水平,是一个典型的轻工业国家,工业增加值中的大部分并不是来自于重工业,而是来自纺织业,面粉,火柴,烟草等轻工业产品。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
1945年对欧洲国家来说是因为受到战争影响而导致产量下降,他们的实际工业能力是强的,是掌握了相关技术的,因此后面能较为迅速的恢复产量。
但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在1945年的重工业产量下降,却是因为被“打回原形”,即很多工厂中国人并不掌握相关技术和工业能力,难以恢复生产。
就以钢产量为例子,
卢森堡1944年还有126.9万吨,而1945年因为战争大幅下降到了25.9万吨,但1946年就恢复到了129.5万吨。
波兰1943年钢产量244万吨,1944年钢产量195万吨,1945年钢产量48.8万吨,到1946年就恢复到了121.9万吨。
而中国1943年为92.3万吨(建国前历史最高产量),1944年为49.1万吨,1945年下降为26万吨,1946年竟只有1.6万吨了,
原因为大部分的钢产量来自日本人在鞍山建立的工厂,技术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中国虽然在战时西南大后方的钢铁厂训练培养了一批钢铁工程师,但是要接手这种更加现代化的钢厂,还需要付出学习成本,加上国民党不愿意投入资源,自然产量难以恢复。
因此,中国1945年石油产量,发电量,钢产量都排在全球15位以后,虽然这个排名已经很低了,但实际上仍然是一种“虚高”假象,因为前八个月很多工厂实际上是日本人在沦陷区运行的,我们的实际的工业能力比这还要低。
加上国民党对于战后的经济重建恢复工作并不热心,反而是忙着打内战,因此1945年-1949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处于不进反退,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出现继续下降的状态,
石油产量从1945年的17.5万吨,到1949年下降到了11.8万吨,排在全球20多位;
钢产量从1945年本来就很少的26万吨,到1949年下降到了15.8万吨,排名全球第26位;
发电量从1945年的48.76亿度,到1949年下降到了43.08亿度,排名世界第25位。
可以说相比1945年,1949年更能够体现建国前我国的工业世界排名,就是在全球二三十位的水平,在亚洲落后于日本,印度,在非洲落后于南非,在大洋洲落后于澳大利亚,美国,苏联,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这些欧美大国不用说了,也落后于瑞典,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士等欧洲中小国家。
从1949年我国发电量仅排在全球第25位就可以看出来,以我国的工业结构,同样的发电量我国很难做到更高的工业增加值。
网上有建国初(1949年到五十年代初)中国工业的世界排名说已经在世界前十位了,那个是用各国官方汇率去换算的结果,失真比较严重,看实际的能源消耗量和工业品产出才是真实的排名,1949年我国的发电量甚至还不如朝鲜高。
我们不可能凭着汽车,电子,航空,军舰等什么中高端工业品都没有,就凭着消耗了在全球二十多位的发电量,钢产量和石油产量,就让工业增加值进入世界前十。
当时我国产量较大的也就是纺织品,火柴,面粉,香烟,木制家具之类的日用轻工业产品,还有重工业中的水泥产量,以及军队使用的弹药(子弹,迫击炮炮弹,手榴弹等)而已,
而那些市场空间大,价值高的自行车,电话机,手表,风扇,钟,照相机,收音机,留声机,缝纫机,肥皂洗衣粉,塑料制品等日用轻工业品,以及轮船,飞机,汽车,火车,拖拉机,化肥,化纤等产品我国几乎都不会造或者产量极低。
详细可查看以下的文章:
中国工业史--查询了1952年的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
实际上从当时的工业品产量和能源消耗量两大指标看,我国1949年的工业增加值在全球就是二三十名的水平,到1952年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也就是全球大约二十名左右的水平,成为工业国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要克服巨大的困难才能成功。
-
今年来首现新股首日破发 “打新”更须关注性价比分析人士表示,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今年“打新”更须聚焦性价比。一方面,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是导致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
环球热资讯!银河证券:煤炭2023年预计供需双增 高景气度持续煤炭板块当前PE为6 3X,PB整体法1 5X,均位于历史低位,2023年预计供需双增,高景气度持续。
-
每日速递:公告信息语焉不详 基金经理增聘疑云重重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不该成为布满疑云的事件,基金公司应当与投资者进行充分沟通,让投资者了解基金经理的最...
-
滚动:基金经理“闪离”频现 投资者无所适从在沪上某基金研究人士看来,基金成立短短几天就变更基金经理,此举非常少见,但并不违背基金契约。“如果确实发生意外情况,...
-
全球热讯:3月份27款进口游戏过审 专家称版号发放趋于稳定3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2023年进口游戏审批信息,共计27款进口游戏过审。其中包含22款移动游戏、3款PC端游戏、1款双...
-
今年来首现新股首日破发 “打新”更须关注性价比
2023-03-21 08:21:53
-
环球热资讯!银河证券:煤炭2023年预计供需双增 高景气度持续
2023-03-21 08:42:53
-
每日速递:公告信息语焉不详 基金经理增聘疑云重重
2023-03-21 08:46:04
-
滚动:基金经理“闪离”频现 投资者无所适从
2023-03-21 08:27:48
-
全球热讯:3月份27款进口游戏过审 专家称版号发放趋于稳定
2023-03-21 08: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