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唐朝盛时是军国主义奴隶制文明,甚至跟今天的美国行为一样?此言真是令人吃惊
2023-03-26 12:39:09 来源: 张元生


(资料图片)

【本文来自《贞观时代唐朝国力为何支撑能够发动如此多战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唐朝盛时是军国主义奴隶制文明,甚至是跟今天的美国行为一样嗎?

西方朔先生的此言论真是令人吃惊,可以说是“奇文妙论”!

一,军国主义是“为了进行侵略,疯狂扩军备战,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的黩武思想、政策和制度。”(《辞海》1980第一版378页)二战时的日本和德国就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 你不论找任何一卷古今的唐史(或中国通史)来读,盛唐尤其贞观时代,它是实行这样的政策和制度嗎? 它是“自身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如火,武力压榨他国,军权极度分散,世界遍地驻军,打仗越打越富”嗎?你这完全是信口雌黄。:

唐太宗李世民是武德九年即位,八月北方突厥即“将兵百万”,其首领颉利可汗侵犯至渭水之北,威胁首都長安。李世民挺身而出,以计谋和妥协订立“便桥之盟”,使突厥退兵。 事后,他说“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 最初主要是指不进行对外战争,使百姓减少兵役负担。(《资治通鉴》卷191)。嗣后,他亲自主持“自古理政得失”的大辩论,确立了“为国者要在安静”和“民为邦本与静为农本”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安人理国”的四项措施:1.“去奢省费”,2.“轻徭薄赋”,3.“选用廉史”,4.“使民衣食有余”。唐太宗吸取了历代特别是隋亡的教训。他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贞观政要》卷一《君道》和《政体》篇)他还强调指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满而身毙,君富而国亡。”(《资治通鉴》卷192)这在封建君主社会是少有的开明君道观。贞观时代23年,虽然后期李世民有所懈怠,未能鲜克始终,但基本上是“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李世民采取的具体政策有“1,推行均田,奖励垦荒;2,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法。庸就是服役,规定受田户每年服役20天,不服役可以绢代役;3,不断派使臣官吏劝课农桑,不违农时。他明令“就田间劝励,不得迎送,若迎送往还,多废农业,不如不去。”(《贞观政要》佚篇,罗振玉校录。)4,设置义仑,救灾备荒;5,增殖人口,发展生产。一是赎回隋末战乱时流落边陲的人口。如不受突厥送的牛馬羊,令颉利归还所掳人口;开四夷为州县,让人口回归内附;贞观4年,以金帛购回流没突厥的人口八万,还其家属;党项羌前后内附30万口。总共赎回近二百万人;二是奖励婚嫁,生育人口。下诏规定以男二十、女十五为法定婚龄,匮乏之家资送以济,还把婚姻及户口增加,作为地方官员的考核。6,大力兴修水利。”唐太宗还以法律手段贯彻不违农时的政策,《唐律》规定“非法兴造、非时兴造及杂谣役,十庸以上以坐赃论。”他自已也带头做到不违农时。贞观5年,皇太子将行冠礼,这是国之大事。礼部官员以吉日择定二月,李世民“宁屈礼而贵农”,改定在农闲的十月。他喜爱狩猎,不忘武备,但都选在农闲的十、十一、十二月。

由于从各方面推行重农政策,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慢慢呈现繁荣盛世。首先是京畿之地的关东地区,然后是河洛山东等地,以至到岭表沧海。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卷七说, 贞观八、九年,频至丰稔,斗米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斗米值两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这在以农耕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确实是盛世大治。

先生说,盛唐特别是贞观时代,种地是细微末节,是靠打仗致富。你是无知还是夢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农业和手工业特别是冶铁业的发展,给养和兵器从何而来?突厥、吐谷浑、高昌等当时威胁和乱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大都是馬上民族,世居阴山、大漠和蒙古等蛮荒之地,能给大军以给养和资源?!和平之所以可贵,就是可以使国家安全、百姓安居、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足;而战争总是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和社会不安。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特朗普对卡特之问:为什么中国这些年比美国进步要快许多?卡特答复是:你去查一查这二十年美国在世界发动了多少次战争?又耗费了多少万亿美元,而中国又在干什么?打仗越打越富,这完全是子虚烏有,是你头脑里的幻想!当然, 如果谁要是侵犯边境、占我领土、害我百姓,我们也不得不打!唐太宗的统一边境战争就是这种性质的,我在下面再谈。

“一”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