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为何全国各地古镇相似度高达99%,有些就连“特色小吃”都一模一样?
2023-03-27 11:40:08 来源: 普通路人Y

光明日报在上周六的时候发了一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一下全国各地的古镇相似度极高的问题。

原文链接:《古镇“查重率”越来越高,怎么破?》


(资料图)

文章中提到,现如今绝大部分的古镇不仅装修风格高度统一,古镇的“特色小吃”也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臭豆腐、烤肠和甑糕。很多人都调侃称,很多地方的古镇不过是个“披着古镇外衣的小商品城”。

统一的小桥流水、青砖白墙绿瓦、红灯笼;无论哪个古镇都有卖丝绸的、卖钥匙扣的、卖手工首饰的;甚至连“特色小吃”都变得千篇一律,臭豆腐、烤肠、甑糕……不知何时起,古镇渐渐“长得”越来越像,古镇里的商铺和特色小吃也越来越像,相似性渐渐地取代了每个古镇的独特性,全国各地古镇的“查重率”甚至高达99%。

有网友调侃称:“古镇的商业化太严重了,基本上只要是条路,两边都是商铺,本地人不多,大多都是外来做生意的,就跟披着古镇外衣的小商品城一样。”与过度商业化的古镇对应的,则是“千篇一律”的古镇景观,甚至原住民在一些古镇里都是真空般地存在。

文章中的原文相关段落

文章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古镇过度追求商业化从而导致的结果。

说到底,游客去古镇旅游,本质上和去迪士尼度假区旅游没什么区别,都是在追求一种“沉浸式体验”,只不过体验的内容不同罢了。去迪士尼度假区,“沉浸式体验”的是童话世界,而去古镇,“沉浸式体验”的则是当地历史人文特色,也就是古镇的“古”。只不过这个特色,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特色建筑”之外,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

而一些过度商业化的古镇,让地方特色正在“褪色”。古镇本应该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建筑,但是现在作为旅游项目的古镇,鲜有旧时痕迹,而是根据现代化旅游和商业需求重新建的度假村,商业化气息重。

我们家在我大概是初中的时候,曾一度有过类似古镇游玩冲动,每到周末的时候家里希望能带老人出去兜兜散散心,于是每一次听说哪里的古镇开了,父母都会开车带着我和家里的老人到古镇上去玩,当时他们对于找古镇去溜达这种事情,真的可谓是乐此不疲。

为何这么说?因为我从逛的第三个古镇开始,我已经分不清这第三个古镇和第一个古镇到底有什么区别了。当时小时候懂得不多,但是在看到第三个古镇里,饭店旁边的桥的位置、店铺的位置,甚至是饭店里边的桌子布局和筷子摆放位置都和第一个古镇差不多的时候,我甚至感觉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有点夸大,但真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感觉)。

但每次当我提出质疑的时候,我妈都会以“这里的臭豆腐味道和第一个的不一样,买的东西也有一点点的区别”为由,很快就把我打发了。

再后来,因为几个古镇逛下来东西小吃基本每样都品鉴的差不多了,他们才慢慢打消了再去古镇的念头。

不知道大家平时出去旅游的时候,有没有去过目的地当地的古镇,你们有觉得那些古镇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吗?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