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魔鬼斯基 微信公众号:老斯基财经
群众可能不懂经济学,但群众就是经济学本身。
(资料图片)
这两天,经济学专家陈文玲在论坛上,抛出了一套有关生育的高论,被挂在热搜上引发热烈讨论。
陈教授的观点是:年轻人不生小孩是错的,错到连经济学都不答应。
她认为,按照经济学家贝克尔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子女是能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
其价值,是远超你购买的其他消费品的。
通俗点说就是:
年轻人不生孩子,亏麻了!
陈文玲在多所高校担任博导和教授,学术造诣很深,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做财经科普,按理说大伙儿应该感激。
但斯基看了这番话,还是替陈教授捏一把汗,因为这段话里的逻辑是非常危险的。
按陈教授的说法,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
已知:子女是人,所以人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
已知:耐用消费品也有减值损耗,理论上属于广义的耗材。
所以这段话的逻辑是,人是……?
您这是要跟大伙儿摊牌了吗?
陈教授生于1953年,按理说是见识过时代潮流的人,知道说错话的后果可大可小。
一位经济学专家,在台上大大咧咧地输出这样的暴论,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陈教授,你怎么能拿西方的理论来生搬硬套我们?
既然陈教授搬出了经济学家贝克尔,咱们也可以掰扯掰扯这些枯燥的经济学理论。
贝克尔这位拿过诺奖的老学究,用了很多经济学逻辑,来解释日常家庭活动关系。
他把婚姻看作一种市场关系和市场行为:结婚、生育或离婚,是男女双方比较“成本”和“收益”的结果。
父母通过对孩子成长和教育的“投入”,换取从孩子身上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种“产出”。
通俗点说,养孩子和养汽车是一样一样的,子女也算一种耐用消费品。
理论上,陈教授引用贝克尔的话,从经济学角度还真不能说她错。
但是这套理论,当初是用来研究人家美国的生育问题的,“子女是消费品”只是一个学术意义的推论。
到了陈教授这里,扭头就拿“子女这种消费品”,去和生活中“其他消费品”做价值比较。
把“年轻人不生孩子”这种复杂的社会课题,简化为“对与错”的二极管评判。
这不仅是赤裸裸地夹带私货,也是将人彻底“物化”的极端言论。
更关键的是,人家贝克尔的这套理论还有另外一半。
他提到,一个家庭决定是否生育的最重要动机,就是要比较生孩子的“收益”和“成本”。
如果生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大于收益,则人们就会决定不生育;反之,则决定生育。
通俗来说,家庭经济状况不佳,首要削减的开支,就是子女一类的“耐用消费品”。
背书本记一半、忘一半,可以解释为陈教授年纪大了、记性差了。
但经济学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是探索和总结社会规律的。
当一位经济学家发现现实和理论不符合,不是去探究背后的原因,不是去修订和补充理论。
而是站在台上,去呼吁现实尽快向自己的那套理论靠拢,否则就是离经叛道、不识抬举。
当年“地心说”和“日心说”论战,有人跑去警告太阳好自为之、回到正轨的吗?
斯基觉得,既然专家们摊牌了,事情反而好办多了。
过去指责年轻人不生孩子的时候,总是没说几句话就要上价值。
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没有孩子的一生不完整”,什么“繁衍是人类本能”……
在这套话术里,生育是个体和家庭绝对的责任,不生近乎犯罪。
现在好了,你专家不是说“子女是消费品”吗?不是想让“消费品”去生产下一代“消费品”吗?
可以啊,那就别打感情牌,坐下来算生产账,经济学嘛,讲究极致理性。
咱们左手贝克尔的著作,右手拿着计算器,就按着“消费品”的投入和产出一条条地过,谁也别想打马虎眼蒙混过关。
一个孩子从生下到上学、毕业到工作,中间要多大花销?父母这笔投入到最后,能从孩子身上赚回多少?
这笔生育的开支会占用多少父母的消费、养老资金?会多大程度上增加父母法定工时之外的劳动时数?
咱们不喊口号、不扣帽子,大鸣大放,你不做人我也不做人,谁也别把人当人。
横扫一切温情脉脉和小清新,直面灵魂最深处,就看生孩子这笔账能不能算平。
如果这笔账能算平,你专家再去上价值,用对和错去评价不生孩子的年轻人。
如果这笔账算不平,那就必须要搞清楚:
子女这个消费品,究竟谁在生产,谁在消费?
人口话题一直是财经界的顶流,常有专家拿一些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去套生育话题。
2021年的时候,央行有一篇工作论文突然火出了圈,因为文中对人口问题直言不讳、尺度很大,一度影响了生育概念股走势。
在这篇论文里,不仅将老年人直呼为“净消耗人口”,也在反复提醒“人口红利还剩10年”,尤其是那句:
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
从平素四平八稳的央行口径传出,颇有点奔走呼号的画面。
这一时期,也有所谓学者在微博上发文,直接把人口生产当工业讨论,其中有两句话:
人口生产,也是一种生产,原理也是相通的。
搞起生产,咱们谁也不怕。
这种赤裸裸的“暴论”让当时的互联网一片哗然,细思极恐。
这些话不仅是对人性的极端漠视,也缺乏所谓的经济学常识。
专家把人口看作产品,群众就学OPEC,通过减产来维持可持续开采的利润。
专家把人口看作资产,群众就学比特币,通过边际供应减产,来保值增值,做大做强。
群众可能不懂经济学原理,但群众就是经济学本身。
很多时候,人口这个问题在专家的嘴里,可以是红利,可以是资源,可以是负债,也可以是软肋。
甚至可以是产品,是耐用消费品。
就是不可以是人。
不过斯基觉得,能做到专家这个位置的人,智商和情商不会太低。
他们有时候的话可能会惹咱们生气,可能他们也不太在乎。
是因为这些话,原本就不是说给咱们听的。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
23家上市银行拟现金分红5373亿元 11家股息率超6%最高达7.3%上市银行股息率表现尤为亮眼。以4月13日收盘价计算,有15家股息率(税前,下同)超过5%,11家超6%,最高达7 3%。受访业界人...
-
世界热点!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成绩单”出炉 新业务价值增速下滑总体来看,险企寿险业务承压,新业务价值增速普遍下滑,部分险企代理人出现“减员增效”。不过,险企也在积极布局2023年业务...
-
全球科技巨头身陷反垄断困局最近,全球科技巨头遭遇反垄断调查和罚款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不仅欧美继续积极推进反垄断进程,亚洲国家反垄断的力度也在加强。
-
【读财报】消费主题基金年报透视:2022年净值普跌 全年共亏逾280亿2022年,消费主题基金普遍出现净值下跌,其中,华泰柏瑞消费成长混合、天治新消费混合等8只基金回撤超过30%,实现正收益的基...
-
焦点简讯:鲁抗医药(600789):4月13日北向资金增持94.14万股4月13日北向资金增持94 14万股鲁抗医药。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增持的有4天,累计净增持268 55万股。近20个交易日中,...
-
23家上市银行拟现金分红5373亿元 11家股息率超6%最高达7.3%
2023-04-14 07:41:03
-
世界热点!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成绩单”出炉 新业务价值增速下滑
2023-04-14 07:39:11
-
全球科技巨头身陷反垄断困局
2023-04-14 07:40:48
-
【读财报】消费主题基金年报透视:2022年净值普跌 全年共亏逾280亿
2023-04-14 07:42:11
-
焦点简讯:鲁抗医药(600789):4月13日北向资金增持94.14万股
2023-04-14 07: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