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植树造林有用,但沙尘天气本就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生态圈的有机组成部分
2023-04-16 05:35:02 来源: Dave

【本文来自《沙尘暴又来了,植树造林不管用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先说结论:植树造林有用,但没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有用!

http://www.weather.com.cn/zt/tqzt/304033.shtml


(资料图)

因为临近人口聚居区沙化土地的植被大规模恢复,确实能够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并可以大幅减缓降低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轻度浮尘、扬沙天气的频度与强度。然而,对于阻挡从远处沙源地吹起的高空沙尘,甚至在亚洲内陆广大沙漠地带形成的沙尘暴,仅靠高度一般只有10-20米高的防护林阻挡既不现实,实际上也无能为力。

因为根据观测,当强沙尘暴形成时,如果风速达到30米/秒(11级风),那么粗沙(直径0.5~1.0毫米)会飞离地面几十厘米,细沙(直径0.125~0.25毫米)会飞起2米高,粉沙(直径0.05~0.005毫米)可达到1.5公里的高度,粘粒(直径小于0.005毫米)则可飞到更高的高度。

这就像长城,的确在大多数时间阻挡住了绝大多数游牧民族的骚扰性进攻,但却根本无法阻挡能够改朝换代的骑兵大军。

所以标题中的“管用”很容易引发歧义。

更何况“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30多年来,就算在重点防护地区的覆被率也只有3%左右(国内近年大部分植树造林增加面积其实都在湿润的南方地区)。要想靠这一点植被覆盖来彻底防治沙尘暴,无异杯水车薪。借用此前讨论中引述国内权威专家的意见,纯属“无稽之谈”!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135/20230214/163143101343900.html

另外,沙尘天气本就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生态圈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既无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将其根治。

根据最新公布的《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截至2019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都处于年降水200mm以下的干旱区。加上外蒙的70多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成为了东亚地区沙尘的主要来源地。

由于极度缺水,上述地区绝大部分其实也很难大规模恢复植被。

近几年,因为前期建设中缺乏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规划,目前很多地区的三北防护林由于选择品种失误、育种技术落后等原因已经进入过熟期,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和防护效益普遍有所下降。某些地区因树龄超过生理期、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防护林出现大面积退化甚至死亡现象。

因此,就像目前主流舆论将气候变暖大部归因于人类的工业化倾向一样,也要防止片面夸大沙尘暴形成与防治中的人为作用。尽可能避免为了某些“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就仓促下结论。否则与支持西方推出“环保少女”图腾的脑残粉就没什么两样,在长期宣传熏陶形成扭曲的“人定胜天”狂热下,甚至被部分地方利益团体内外勾结利用来攫取政策补贴和常态化财政转移的手段。

这一点其实在最近关于“孙国友事件”的讨论中就屡见不鲜。

http://geoscien.neigae.ac.cn/CN/abstract/abstract9079.shtml

而且受到全球气候周期性变化影响,沙尘暴的强弱变化也存在周期性波动。前些年的减弱只是处于一轮下行周期,而目前很可能已经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了。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面对沙尘暴只能“无为而治”。

毕竟沧海桑田寻常事,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雨带北移是有利于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趁着沙尘暴减弱周期,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加快在相关地区植树造林(主要是草和灌木,高大乔木无法适应干旱地区),扩大当地的植被覆盖率,降低下一轮上行周期的沙尘暴强度与频度,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才是理性之举。

在上个月底的中国气象局举办的媒体通气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丁婷就透露“从统计结果看,2018—2022年期间我国北方平均的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都比2013—2017年平均多。”

所以所谓“下一轮沙尘暴加强周期”很可能已然悄悄来临了。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843496

而且就像1998-2001年的上次“三重拉尼娜事件”后出现的沙尘暴高峰期,在2020-2023连续三年的“拉尼娜事件”加速向“厄尔尼诺现象”转变之际,按过往的经验,大概率也会增加强沙尘暴的发生频度与强度。

随之扩散加速导致禽流感的高发形成全球性流行病疫情的概率升高,也须密切跟踪观察其对人类社会经济等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