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外交官今后仍应积极发声,那媒体就更没有理由畏首畏尾,绕着敏感的事情走
2023-04-25 14:46:54 来源: 胡锡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卢沙野大使的一段讲话在欧洲遭到围攻,原因之一是中国官员过去总体上说话太中规中矩了,稍微跑偏一点就会“友邦惊诧”。官方表态当然要准确,但是在电视对话和漫谈里中国外交官说出一点个人观点,增加对事情理解的信息量,得让老外习惯,不能他们一叫唤,我们的外交官就都缩回去了。

我更要强调的是下一点:国家对媒体谈论国际事务就更不该限制了,媒体说什么,那是新闻自由,让媒体多说,什么都说,捅捅对华不友好势力的肺管子,再怎么说也形不成卢沙野大使此次访谈面对的“危机”。所以以后真的应该更加相信媒体,放飞媒体,别什么事都与外交部发言人“对表”。媒体的观点丰富了,尖锐了,就会对拓宽外交官的话语空间产生促进和保护作用。

有的人可能看了法国记者与卢沙野大使对话的原始记录,看看他们的记者在对我们的大使提问时,问得多么尖刻,态度多么嚣张。我们的记者何时采访外国大使时如此咄咄逼人过?我们媒体的礼貌、温和换回了什么尊重吗?换回的只是他们对我们媒体“不自由”“没有战斗力”的轻视。

我想说的是,请各地各部门真应该放松对媒体报道和发声权的限制,全面恢复媒体的战斗力,这种战斗力将注定有利于增加我们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并且为增强中国外交官的对外舆论角色提供促进和保护。媒体不应该是官方表态的“复制器”,写什么话都从官方表达中寻找依据,它们应该创造性地为国家路线方针以及我们的对外政策摇旗呐喊,以舆论特有方式创造中国内部沟通和对外沟通。只要基本立场是对的,媒体就出不了大错,而且肯定惹不出官员表态才能带出的争议。如果说外交官今后仍然应该积极发声,不能出了这起风波就因噎废食,那么媒体就更没有理由畏首畏尾,绕着敏感的事情走了。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