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世界即时看!《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要虚构“改稻为桑”的剧情,大家又怎么看?
2022-10-27 19:43:29 来源: 谁在掌握遥控器

微博@沅汰:


【资料图】

看了一个电视剧,刚看了几集,明朝的,讲一件事“改稻为桑”,就是要把江南地区的水稻田都改了,改成种桑树的。

起因是因为要养蚕,蚕需要吃桑叶。多养蚕,蚕茧就多,就能多缫丝,就能多织丝绸,就能多做对外贸易,就能多挣钱。因为嘉靖的国库缺钱。

看得我一头雾水。对明史确实不了解。我就想着,国库的收入是有固定赋税来源的,应该有详细的账目吧?支出是不是也有明细?缺钱应该从收支上下手,怎么嘉靖还自己想办法挣上钱了?提前走资本主义路线了?

再说,挣钱就挣钱吧,怎么是织造衙门管这事?我一直以为织造衙门只管给内廷贡衣料,不管外贸的事。剧里演的是织造衙门和一个民间商人一起办这事。这个姓沈的民间商人自己有作坊,有织机,规模还挺大的。而且这个沈姓商人还要买水田种桑树。从种桑到养蚕缫丝难道一条龙都自己包了?据我从讲丝织业的书上看到过的,明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丝织业已经是空前发达了。发达的标志之一就是分工细化了。养蚕缫丝和丝织是两个行业是分开的。

故事的主题就是缺丝。解决的办法是多养蚕,所以认为应该多种桑树。故事的背景在杭州。明清时期湖州的丝最有名,据说“七里者尤佳”。明代王士性记载“浙十一郡,惟湖最富。”还有吴江震泽也是著名的产丝地区。这些地方的城镇乡村都以蚕桑丝织为业,是主要的家庭手工业,是主业,不是副业。那就从这些产丝的地方买丝不就好了?反正这些地方本来也不产米。据记载苏、杭、嘉、湖都是蚕桑丝织为主,稻作是副业,吃的粮食从两湖、安徽贩来。既然丝织业已经这么发达了,产业链是完整的,有利可图的事,人人争先,怎么会蚕没桑叶吃?还需要人为去改稻为桑,而且还弄得鸡飞狗跳,谁都不愿意?湖州那么富庶,例子在那儿摆着呢,照做不就行了?再说,改水田种桑树,我也不知道行不行?不说是桑种哪儿都能种吗?房前屋后,山上,都能种。

真缺钱,想做外贸,大洋航道的便利就是最好的条件。卖什么不行啊?也没必要非得只卖丝绸吧?

微博@幻想狂劉先生:

编这个情节就是因为做外贸,西班牙人弄来了美洲的金银,明朝银钞易位,需要更多的白银加速完成白银本位转换。这个思路不错,但大家想的不是把这个事干好,而是通过干这个事捞好处,出发点是高大上的国际贸易,最后兜兜转转真正搞的还是土地兼并,还是小农思路。

微博@秋山夕枫:

明代外贸因为宦官跟文官的政争中,宦官是主持外贸的,结果文官当政后,把船厂及船工都解散了。就经济角度而言,对外海贸需要国家层面组织,必然是皇帝亲信的宦官主持;这也是相对利益分散的文官集团所必然反对的,因为皇权如果外贸经济收入而强化,必然削弱文官集团的话语权。

微博@胖哥哥truth:

电视剧属于虚构。改稻为桑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民间商业自发行为,长三角抓住了外贸的机会。所以明清时期主要粮食产地已经从江南转移到长江中游。

微博@宝树:

所以《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都不能算是本格历史剧,对基本史实的虚构程度太高,只能算架空。

责任编辑:zN_2753